牢记抗日苦痛 珍爱国家富强

2015-09-10 07:22李凤平
党史文苑 2015年15期
关键词:战地服务团抗日

李凤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个偶然机会,我们发现当年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驻新余的成员还有老战士健在。为了抢救难得的活史料,新余市史志办一行四人远赴湖南衡山脚下洣水河畔的衡东县,拜访抗战女兵林曼萍。

2015年5月13日,在古树参天、书声琅琅的衡东一中,我们见到了林曼萍的儿子——70多岁的彭老师。在彭老师的引领下,见到了我们的采访对象林曼萍。初见林曼萍,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原想,一个近百岁的老人,不是坐在轮椅上就是步履蹒跚,采访能进行到什么程度还很难说。可眼前的老人却是笑脸盈盈,步履轻健,不停地招呼我们,一会儿给我们塞糖,一会儿给我们拿零食。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眼力甚好,腿脚麻利,反应灵敏。在我们的询问下,老人回忆道:“我是1917年正月出生的,湖南醴陵人,是李立三的侄女。胡兰畦带领战地服务团到湖南的时候,因躲避战乱我正好从师范学校回来待在家里,暂时没有工作。当时我看服务团的成员都是跟我一般大的年轻女孩子,和她们又相处得来。我就向家里提出要去当兵。家里人也知道战地服务团的团长胡兰畦和我的姑父李立三是好朋友,就同意了。我成为服务团中唯一的一名湖南籍女兵。”我们一算,老人今年虽已满98岁,但所述的史实跟我们所掌握的基本相符,不由得对老人的记忆力大为钦叹!

林曼萍在服务团服役的两年多时间里,其中有一年多的时间是在新余度过的。新余给老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我们是1939年3、4月间驻扎到新余珠珊的横板桥村,很快我们就与那里的老百姓打成一片。在村里我们进行了很多抗日活动,办了儿童团、妇女识字班、医疗所、剧团。因为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就到妇女识字班当老师。当时识字班有个班长叫丁秀英,我们俩感情最好,既是师生也是姐妹,这些年来我常常会想起她。回去的时候,希望你们去找找她,我有个礼物托你们带给她。”说着,老人把一个裹着红绸的纪念品郑重地递给我们,嘱咐我们一定要带到。

当得知我们采访组大部分都是新余人之后,老人非常高兴,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她说:“新余人对我们太好了,在横板桥无论到哪一家,老百姓都会拿出糖片、花生、蚕豆等食物招待我们,年纪大一点的都把我们当女儿看待,我们也管她们叫‘妈妈’。到新余的时候正是春天,经常下雨,我们每天出去衣服淋湿干不了,房东和村里的女人们就烧火帮我们烤衣服,让我们每天都穿得干干爽爽。”

“我们服务团并不仅仅是在后方发动老百姓做抗日宣传,我们也到过前线。上高会战中,一场战役打下来,血流成河,尸体成堆,我们被派到前线去收拾尸体。当时条件很差,我们没有任何防护,连个口罩都没有,秦秋谷她们四个人染上了病,其中周文南就牺牲在那里,当时刚满18岁。”说到这里,老人心情沉重,低头不语,仿佛在回忆76年前的那段时光。为了调节老人的情绪,我赶紧递了一张纸条给老人,“请您讲讲当年在新余的趣事”。老人很快恢复了神采,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我在分宜落星湖驻扎的时候,我的妇女识字班里有个小姑娘叫王桂英,长得很漂亮。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的叔叔罗伯麓到识字班闲逛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姑娘,要娶回去做小老婆。他悄悄到女孩家里,逼迫女孩嫁给他。女孩家里跑到服务团告状,大家听了都很气愤。我们队长胡瑞英找到罗卓英夫人,结果罗卓英夫人说:“你们肯定搞错了,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十九集团军部队纪律这么严,他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做这种事啊。”胡瑞英见罗卓英夫人想将这事糊弄过去,又找到总司令罗卓英,罗卓英查实后大发雷霆,立刻将罗伯麓调离部队,赶出了新余。

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老人有问必答,谈兴十足,并特意戴上军帽为我们行了一个军礼,得到满堂喝彩。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的采访预案已经完成。为了不打扰老人休息,我们便打算告辞。临出门前,老人欣然提笔留言:“牢记抗日的苦痛,珍爱国家的富强。”

在老人的目送下,我们告别了这位对新余怀有深厚感情的抗战老兵。我们非常庆幸,能为新余的抗战历史抢救到这段鲜活的史料。我们更在心里默默地祝福林曼萍老人健康长寿!

责任编辑 彭月才

猜你喜欢
战地服务团抗日
在“试点”上为科技服务团“搭台”
抗日小英雄杨杨
战地女豪杰
“战地玫瑰”养成记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梁家河活动
省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安康活动掠影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战地黄花
爷爷的抗日
战地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