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那海洋般的美味

2015-09-10 07:22韩良忆
南都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葡萄酒沙丁鱼巷子

韩良忆

为了吃这顿饭,我足足跑了三回才如愿。

头一回是迷了路,怎么也找不着佛罗伦萨烹饪班老师特别推荐的这家小馆。也难怪我迷路,威尼斯水道纵横,街道走向又没有一定的章法,曲径小巷有如迷宫,人走着走着,常常不是走進死胡同,就是走回原处。加上这里的地址并不标路名,只写区名和门牌号码;没去过的地方,单凭简单的地址,连当地人都不见得找得到,何况我这个外地游客。

鬼打墙似地摸索了好一会儿,肚子饿极了,决定放弃寻觅,就近找家咖啡馆,喝杯威尼斯人最爱的汽泡白葡萄酒,吃份清淡的水牛奶酪西红柿夹面包,消暑充饥,再作打算。

下一个目标是距离不远的美哉圣母教堂,向咖啡馆老板问清方位,拐进貌似并未走过的僻静巷子,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家原本怎么也找不着的餐馆,就在巷子的中段。

我站在门口好奇张望,店内座无虚席,从顾客的穿着打扮观之,多半是本地人。看来确是好吃的餐馆,可惜我已经酒足饭饱,没法再吃第二顿午饭,当下决定一定要找机会再来。赶紧走到巷子另一头,看看巷口是什么模样,我得把地理位置牢牢记住,可别又迷失方向。

第二天中午,生怕去晚了没座位,十二点半不到,就兴匆匆重返旧地。走到门口,厚重古旧的木头门板上,却挂了意大利文告示,上书“打烊”。哎呀,我真是胡涂,一心悬念着美食,竟忘了查查今天是不是人家的公休日。二度怅然而返,更不甘心了。

接下来几天,我暂别水都,去他处访友。终于回到威尼斯时,已将近下午两点,而意大利的餐厅多半在下午两点半或三点就准备休息,不收新客人。我赶紧拉着顺便来威尼斯办事的朋友,从火车站直奔始终无缘的小馆。

“今天非要吃到不可。”我郑重表示。

顶着初秋微热的阳光,按正常步行速度至少得花上二十分钟的距离,我们只花了十五分钟就走到,两人这时皆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朋友在进门前开玩笑地“警告”我:“最好真的很好吃,值得我像疯子一样,陪你在大街上奔走……”

店里只剩两张空的台子,我们被领到靠门口的一张。沿着吧台而摆的木桌上,搁着一大碗新鲜的蔬菜水果,红彤彤的西红柿、翠绿的节瓜和金黄的甜椒,在赤陶大碗上堆得老高,浴在午后斜斜射进室内的秋阳里,光看都令人垂涎欲滴。

吧台上的景象更教老饕期待,放置着一盆盆冷开胃菜,虽然因为时候不早,大半盆皆已空了,但浸在橄榄油里的烤沙丁鱼、油醋拌章鱼蔬菜,还有黑亮的渍橄榄,看来真是可口,我的肚子更饿了。

午餐的菜单是张象牙白的纸张,油印着手写的菜名,菜式不很多,泰半是威尼斯本地菜。我和朋友合点一份集合吧台上每样小菜的什锦开胃菜,再要了地方特色菜洋葱烩牛肝,外加西红柿生菜色拉,还点了瓶白葡萄酒。

开胃菜随着面包很快送上,我举杯向朋友敬酒,慰问他伴我一路狂奔的辛劳,随即举起刀叉,把第一口油渍炙烤沙丁鱼送进嘴里。新鲜无比的鱼肉十分油润,尝来有天然的甘甜味。我又吃了一口盘中佳肴,感到方才赶路的狼狈,总算有了回报。

掌柜的银发大叔腰间系着围裙,朝我们这一桌走来,操着口音很重的英语,微笑地问我们这两位生面孔顾客可吃得惯。

我也笑着回答说:“何止吃得惯,滋味如海洋一般,美极了!”

时隔多年,大叔那笑呵呵的模样历历在目,海洋般的美味更犹在唇齿之间。我,又想去威尼斯了。

猜你喜欢
白葡萄酒沙丁鱼巷子
沙丁鱼
花巷
轻视的代价
大鱼吃小鱼
印象成都——宽窄巷子
抢钱的破绽
白葡萄酒过滤汁与自流汁发酵进程及酒质的比较
法国白葡萄酒涨价或殃及国内市场
死于胜利的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