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5-09-10 12:59彭华花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游戏教学信息技术

彭华花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已经在中学普及,但在中学尤其是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本文主要思考利用任务驱动、游戏教学法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游戏教学

爱玩是人的天性,中学生正处于最爱玩的时候。我国儿童教育家胡书异在《小学游戏教学法》中指出:“儿童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游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国内外实践证明,合理科学地采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对教学大有裨益。游戏教学法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具有极强的优越性。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在这堂课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活跃主动,设计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占据了课堂一半的时间,学生很开心,也很积极地参与,但在游戏中学生已经忘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因为这个游戏的设置里只有很少的知识点。同时课堂有点稍显混乱。有时候教师为了追求效果而忘记了初衷。游戏教学首先要由教师事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设计,然后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同时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讲清楚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和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生年龄大都在13到17岁,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同时这个阶段学生专注力不够,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上,他们有更好的条件接触网络,心思更容易分散。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如果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安排一些任务,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和游戏中,并且对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则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现在,教育部门在不断推行游戏教学法,如何将游戏、任务安排到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时不仅仅是游戏,还需要任务,需要安排学生动手的环节,下面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1.设计任务和游戏(操练游戏)

采用任务和游戏进行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对任务、游戏的选择和设计。在任务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教师单独讲解收到的效果好很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在设计时一定不能脱离教学,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把任务放到游戏当中。比如键盘的练习,可以设计打字比赛,评出打字最快的,比赛结束后让第一名的学生说说心得,之后老师讲解键盘的操作指法。最后布置键盘练习的任务,让学生打开金山打字通练习。这里,在最初的游戏设置时让学生的情绪高涨,然后根据游戏结果进行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优化任务布置,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愿意练习。

2.合作性游戏

这样的游戏属于小组游戏的一种,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竞争性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作品展示。八年级信息技术课里有几章是关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的,在进行一定的教学之后,给学生分组,让学生一起进行比赛做课件,要求学生将所学习过的内容都应用到,小组之间竞赛,由学生做评委。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兴趣浓厚,并积极动脑动手。因为让学生做评委,这是对他们的观察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电视、媒体中的游戏推陈出新,电脑游戏吸引大部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游戏还是传统的,就比较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游戏设计时,应利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使课堂成为学生真正乐玩的游戏。但需要注意不能滥用,避免学生的疲劳,注意时间的安排,避免顾此失彼,丢失课堂的真正意义。

总之,游戏教学法具有教育的科学性和实际教育的实践性,是一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课质量的好形式。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游戏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