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好前奏,佳曲天成

2015-09-10 12:59李俊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导学案

李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导学案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预习作业是导学案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性的预习作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以高中政治为例,分析如何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

关键词: 导学案 预习作业 工作设计

新课改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有较严格的要求,导学案作为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载体,应该在设计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所增益。导学案的设计由预习、梳理、训练、反思四个部分组成,其中预习的环节可以说是教学课堂的前奏部位,对往后的教学环节的进行有积极的推进作用[1]。

一、导学案预习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实际,缺乏新意。预习作业在课堂开始之初,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符合学生实际生活体验与新颖的作业问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的预习作业大多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问题古板、老套,对于中学生而言,难以引起其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氛围不足。

(二)无梯度感,体现不出学生的水平。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梯度性,有高也有低,开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向更高的阶梯前进,稳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目前的预习作业环节问题设计较为简单,无法体现学生的能力,如照搬课文,学生翻看课文即可找出答案无需思考;无梯度性,题目都差不多的难度,无法促进学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因此,此类预习作业失去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题量过大,孤立教学。此外,预习环节还存在题量过大的问题。预习作业问题在于精而不在于量,过多的题目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与疲惫心理,失去学习兴趣。过多的题量也会挤占另外三个环节的进度,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设计有效的预习作业

(一)阅读性作业。在政治考试中,材料题的占分比重相对较大。材料题中的内容相对较多,且题目中大多隐含解题的关键信息,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预习作业中要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审题、找线索的能力[2]。在阅读作业的设计上可采用材料、表格、提纲式内容阅读的方式进行。如为材料阅读,则指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之后,画出材料的框架图,便于学生理解材料。此外,不断训练学生对阅读作业的概括、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将能力延伸至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理解。

(二)梯度性思考作业。梯度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在作业中对自身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向更高的能力前进。梯度性作业表现在作业问题的难度、深度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3]。可进行如下设计:①推导预习作业,根据设计的情景及已学的理论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出新的理论,通过学生自行推导,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如新课内容为“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可从上一课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中进行推导。人们民主专政的本质如何体现,就是要给予人民一定的政治权利才能体现人们当家做主的实质,因此进行到新课时、新理论的学习。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出新课的内容。②讨论式:可根据新课内容设计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如“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可以行使什么权利?你又要遵守什么义务?”等具有发散性答案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演练性作业。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也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预习环节不能仅仅为单纯的理论学习,要适当增加实题练习[4]。可设计一些题目,如在对“正确的消费观”的学习中,可设计一段关于不同人的消费观的材料题,由学生对材料中观点进行分析等方式开展实题演练。尝试性地用新观点、新理论进行解题、辨析,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及学生的自查。

(四)调查性作业。有效的作业要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如在“正确的消费观”的学习中,消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此,可由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性作业,统计本组学生压岁钱的用途,形成结果之后讨论哪种消费方式更合理与科学。通过调查性作业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点。此外,调查性作业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验证。

(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预习作业。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教学中,可联系班上学生的文化、习俗的差异性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一天之中大多的时间是在一起的,因此学生对于班上成员情况较了解,此类作业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预习作业的案例可选取近段时间内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材料,如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国举行的广受关注的阅兵式、被曝存在卫生问题的绝味鸭脖等具有较高关注度的事件,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

三、结语

预习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在预习作业的设计环节,老师要根据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高预习的高效性。在作业设计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材料、案例的理解能力,提高其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阅读性作业,提高学生观察、审题、解题的能力;梯度性作业,照顾每个不同水平段的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演练性作业,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检验,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开展调查性作业,培养学生发展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有效的导学案预习作业,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谱好作业预习这一前奏,奏一曲高效性的学习乐章。

参考文献:

[1]党晶.导学案“三驾马车”拉启活力课堂—研学后教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5(21):173-174.

[2]孙冬芳.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J].学苑教育,2013(08):15.

[3]徐法兵,杜启达.高中政治导学案“问题设计”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5(19):66-67.

[4]任芳.谱好前奏,佳曲天成——导学案预习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赤子,2015,(02):241-243.

猜你喜欢
导学案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刍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方法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