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防生任职培训期间责任意识培养的思考

2015-09-10 12:59张缙贾德宇
考试周刊 2015年99期
关键词:国防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张缙 贾德宇

摘 要: 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国防生责任意识出现弱化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查找国防生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国防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对军校任职培训期如何培养国防生的责任意识提出对策。

关键词: 国防生 任职培训 责任意识 培养策略

责任意识称为责任心或责任感,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的心理特征。习主席指出:“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又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这一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当代军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国防生是国防力量的重要支柱,他们一般前四年在地方大学学习文化知识,而后在军校进行一定时间的任职培训,如何培养和提高其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当前国防生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自我意识浓重,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国防生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地方大学学习,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过于个人主义,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该享受时就要享受、该潇洒时就要潇洒;也有人认为责任是一种束缚,限制个人自由,阻碍个性发展;有的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在生活中不能迁就别人,在工作中不愿多干一点,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主,牵涉利益时不能吃亏。部分国防生入伍动机存在偏差,参军入伍的目的不是献身国防,而是将其视为享受部队优惠政策,或者转业到地方获得稳定工作的跳板,不能认清身为军人,就要保家卫国,就要履职尽责,缺乏担当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2)感恩奉献意识不足,角色责任弱化。

部分国防生身在军营,心还在地方,没有从地方大学生转化到军校学员的角色中,没有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作为在军校学习期间的任务和责任。有的没有把人生的价值定位为奉献,没有把军校期间的磨炼看做进步成长的阶梯,忽视培训学习和自身锻炼,对加强自身能力素质不热衷,不能用担负的学员责任督促自己,存在学风不浓、厌学现象。有的认为部队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地方才有大好发展的平台,把部队提供的成长环境和优厚条件视为理所当然,自己喜欢的就去干,不合兴趣爱好的就有挑三拣四的想法,不懂得感恩,不太愿意回报。有的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艰苦奋斗不以为然,吃苦精神不够好。

(3)纪律意识偏弱,军人意识不强。

国防生成长生活环境宽松,外界约束少,习惯畅所欲言和展现自我,从相对自由的地方大学到纪律严明的部队,对部队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殊要求认识不够深刻,服从意识不强,纪律意识相对淡薄。有的对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和“绝对服从命令”感到压抑、不适应,甚至内心抵触;有的对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日常管理中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存在逃避心理,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对上级交代的任务谈条件,找借口推托或拒绝。由于军人意识不够强,因此国防生在军校的军政训练效果存在欠缺,部分人在训练场上应付对待、消极抵触,而在训练场下眉飞色舞、活力四射,对训练任务不能百分之百地落实。

2.当前国防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内因——个人心理不成熟。

国防生一般已进入青年的中、晚期,心理正处在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行为处于他律阶段,思维活跃,但情绪容易激动、偏颇,缺乏应有理智、客观、谨慎,对一些复杂问题认识简单、片面。由于生活环境优越,不少为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受过独立能力培养和必要的挫折教育,产生无忧无虑的思想,缺乏紧迫感、责任感,缺乏应有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着一些国防生,导致思想意志出现动摇,对自身肩负的责任产生质疑、认识不清。

(2)外因——院校培养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社会和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责任感培养,学生从小就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上,缺乏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认识。军校在国防生培养中对科学文化素质及军事技能素质较为重视,在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出现“短板”,强调更多的是工作能力,忽视责任意识对一名军人的重要性;在军校期间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分数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利于责任意识培养;不少国防生在校期间没有骨干任职经历,对责任的认识比较薄弱。

3.培养国防生责任意识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

强化国防生的责任意识,首先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军校要在重视专业知识、军事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国防生思想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作为一名军人担负的特殊职责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引导国防生认识到自己是国防力量的重要支柱,强化军人意识,自觉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踏踏实实地积蓄本领,牢记责任在肩,从我做起,从具体工作干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为实现强军目标作贡献。

(2)发挥骨干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责任氛围。

利用军校校园活动,把培养责任意识贯穿国防生在军校期间的始终。从管理着手,积极营造责任意识环境,灌输责任的重要性;积极给予国防生锻炼机会,增强责任感。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旦责任概念在学员中形成了认同感,责任意识的培养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中可以明显发现,当责任意识氛围浓厚、骨干责任感强、榜样作用明显时,每个人的责任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挥。要选拔个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国防生骨干,通过一言一行感染和影响整个群体,增强骨干榜样作用,带动国防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责任意识。

(3)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牢固的责任意识。

实践锻炼是责任意识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大对各种锻炼平台的摸索与建设。积极拓展实践基地,通过参观、现地教学、实习锻炼、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形式培养国防生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运动会、篮球比赛等活动都强调团队协作,是对国防生进行责任教育的良好途径,要定期组织此类活动,让国防生在参与过程中经历失败与挫折、成功与喜悦,锻炼自己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在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中尽量给国防生任职机会,以岗定责,在岗增责,有效提升其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4)强化责任制度建设,保证责任意识提高。

良好的责任制度是培养国防生责任意识的保障,可以督促国防生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履行自己的责任,满足国防生渴求在集体中得到价值肯定的心理需要,提升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结合国防生日常管理、生活、学习训练等方面表现开展综合评定,完善督促及激励机制,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国防生的日常生活。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确立一种良性责任导向,可以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让国防生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军队的各种责任。

4.结语

责任是使命的召唤,责任意识可以促进国防生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军校要将国防生责任意识培养与任职岗位需要、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国防生学员不仅具有合格的军事技能,更能主动投身工作岗位,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国防建设奉献力量。国防生要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到扎根军营,勇于担当,报效祖国,在努力履行当代革命军人历史重任中强化实现强军目标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冰,范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王瑞霞.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路径探析[J].才智,2014(3).

[3]林秀青.军校学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J].军事电子教育,2011(9).

[4]王世臣,马永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M].解放军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国防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心理检测对招收国防生质量的影响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