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离不开的亲人

2015-09-10 07:22许美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社会性基本功教研

1982年7月,许美琳从北京幼师毕业,被分配到和平街幼儿园。一进大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八个大字就强烈地震撼了她,她感到了这八个字的分量,也感到了作为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好老师。

但是成为一个好老师并不容易。第一次园长听课,许美琳就上“砸”了。心里难受,她却没气馁,而是下定决心苦练基本功。

许美琳练基本功的过程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什么课拿手就上什么课。有挑有选,练就单科教学基本功。

第二步:赶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不挑不选,练就全科教学基本功。

第三步:把每天都当成观摩课来,让每天的活动都精彩。

正是凭着这股子执著和韧劲,工作几年后,许美琳对各科教学及半日活动的组织得心应手,还获得区教师半日评优特等奖,接待外埠、市区级观摩上百余次。

1996年,许美琳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她牢记着师傅经常说的话:“因为专业,所以从容。”“把书读薄,把人做简,把事做实。”为了达到师傅的要求,她一方面从每个老师身上学习好的做法,一方面抓住所有空闲时间读书。教育家蒙台梭利著的《发现孩子》,让她从全新视角解读孩子;王蒙的《老子的帮助》让她站在更高的角度解读人性;路易斯·海的《生命的重建》,让她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学到了还要分享。发现了老师们的好方法,她会利用集体学习时间进行分享;自己读了好书,她也常常分享给老师们。

1999年,许美琳调入朝阳区教研中心,承担学前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在一次和老师的聊天中,她听到这样的反馈:“每次幼儿园有检查、视导,我们的压力特别大,怕专家指出很多问题,领导会不满意,挨批评,在同事面前丢面子,其实我特别希望专家对我们多鼓励多表扬。”这次对话触动了许美琳的心,她想:在验收、视导、考核中,我提出的教育问题,分析的教育现象,也许正让老师产生挫败感,好老师也是需要表扬和肯定的。于是,她调整和改进教研方式,采取“理解、服务、共研”的教研支持策略,“群体问题群体反馈、个体问题个体研究”。

基于这样的思考,许老师带领教研团队创造性地研究园本教研方式,研究出10种适合幼儿园教师特点、喜闻乐见的集体教研方式和15种非集体教研方式,带出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精良的园本教研团队,推动了幼儿园园本深入开展。

在长期的教研工作中,许美琳老师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幼儿社会体验学习方法”,研究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验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盲人生活”、拜访“太阳村”等多种体验活动中,学习关爱、尊重、理解等社会品质,获得社会性发展。她带领老师们进行“在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总结出136个指导策略,为教师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性提供可借鉴的策略。围绕未来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许老师带领教师们寻找适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120个行为基本点,编制了上百首琅琅上口的儿歌,引领孩子们“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根据朝阳区区域国际化特点,许美琳主持“双名工程”骨干教师研究项目——幼儿园社会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从孩子们身边生活入手,适当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饮食、礼仪、服饰、建筑等文化,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为孩子们从自然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幼儿园园长这样评价许美琳:“我钦佩许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她无论人品、还是指导水平都值得我们佩服,她是幼儿园离不开的亲人。”

30多年的打磨,使许美琳从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先后出版了大约1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未来,她还要把这“美”丽人生、发挥得“琳”漓尽致,与学前教育工作者们一道,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猜你喜欢
社会性基本功教研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练好“四干”基本功 争当人大出彩人
练好基本功,提升维修能力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