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常用解法

2015-09-10 07:22何华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

何华

摘 要: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做探究性物理习题是很重要的。毕竟,在各种检测中,包括中考时,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形式还是笔试。本文主要从物理实验型的探究题型及解决常见探究性习题的方法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习题有哪些类型,在具体解题的时候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探究题 常用解法

解题练习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个主要部分,指导学生如何解物理题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探究性教学,如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必然需要考查学生解探究性题目的能力。无论在平时的各种测试中,还是在中考试卷里,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探究性题目,因此,培养学生解物理探究性题目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这不是题海战术,也不违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是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物理实验型的探究题型

1.各种测量方面的题目。测量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是学习好物理的基础,不会测量,无从谈起学习物理,即使叫学生做探究性实验,也因为测量的错误而研究不出问题。因此,各种测量方面的题目属于最基本的探究性习题。必然,测量长度方面的,有的学生常常不会估读。此外,还有密度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机械效率的测量等,这样的简单探究题不少。解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按照一个物理原理,不能粗心大意。

2.实验研究性的题目。这方面的题目,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学生做实验才能研究出来,只用脑子思考常常是无法解决的,因此这类题目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是很好的。比如,研究单摆的摆长与周期的关系;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系;同样质量的物体吸收热量与物体的颜色有没有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平时作为学生课外的好作业。解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做实验才行,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动向。

3.实验操作型的探究题。这种题目就要求学生慢慢操作,并在操作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然后分析得到需要的结论。比如,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研究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等等。

二、解各种类型探究题的方法

1.测量方面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这类型的题目都是按照测量工具的使用原则考查学生的,比如,考查学生读温度计的方法,看学生知道不知道视线的要求;考查长度测量题,一般考查学生会不会估计,有没有记录单位;考查天平知识的时候,多考查学生会不会调节天平。解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仔细看清题中的图。

此外,对测量工具的制作原理考查也是测量类型的探究题,这些题目常常出现在填空题或者选择题中,如,弹簧测力计的制作,要求学生知道其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表明此时受到的拉力大小。假如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时,要懂得这是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得来的,需要注意的是:拉力的方向与弹簧自然伸长方向一致。否则就测量不准。老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需要向学生讲清楚原理,并简要说明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及步骤,这样能使学生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

2.间接测量方面的题目。间接测量题是常见的探究性习题。在历年的中考中会发现,测量密度、功率、电阻等实验性探究题几乎是必考题。有的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有这样的一道题目:现有食盐、水、天平、量筒、玻璃棒等器材,要求学生测量一颗大豆的密度。不少学生认为用天平测大豆的质量,再用排水法测量大豆的体积,这样可以用密度公式计算,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天平无法测出一颗大豆的质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既然无法直接测量,就考虑间接测量:先调节食盐水,将大豆悬浮在食盐水中,此时说明大豆的密度与食盐水的密度一样,再用天平、量筒等器材测出食盐水的密度。

还有一些实验型探究题是缺少器材的,需要学生进行思维转化,比如,通常是利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电流表测量电阻的,现在缺少了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如何进行实验的设计,并写出实验步骤与最后的电阻值的表达式。这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

3.探究性的实验题。这类题目具有研究性质,是各种物理考试的重点题目。它考查学生的研究性未知问题的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于这样的题目,主要采取归纳的办法进行解题,但具体解题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灵活使用不同的物理原理进行测量。比如,测量浮力的方法就有好几种,有先计算排开液体体积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的方法,也有根据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与液体中读数差测量浮力的,对于悬浮与漂浮的物体还可以直接用天平测质量,再根据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计算浮力,因为此时的浮力就等于重力。

(2)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手段,否则无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各种实验的控制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控制相同的电流,不是用滑动变阻器,而是用串联的办法;控制速度,不是控制拉力,而是采用放在同样高度让其下滑的办法;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研究中,通常是利用同样的滑轮控制额外功的。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这些实验技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探究性实验的关键,分析得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探究的成果,假如分析的数据不正确,那么,就可能失去到手的成果。不同的实验,分析的方法也不一样,但主要用到归纳与总结的方法。比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关系的时候,可以通过数据看出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是成比例的,因此得到成正比关系的结论。但在研究物质密度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就是同种物质,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这个固定的值就代表了物质的某种性质。

总之,物理探究性习题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题型,它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改变。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逼着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学物理,死记物理原理的现象,而且能有效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正勇.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河北教育出版社.

[2]王前进.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行为变化.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
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动力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小议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试分析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打造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