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不能看脸

2015-09-10 07:22龚斯宇
廉政瞭望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工身份证聚会

龚斯宇

周末,朋友带上两瓶龙舌兰酒去参加聚会,每瓶酒净含量为700ml。之前听闻,针对携带含酒精的液体乘坐地铁的行为,当地曾出台相关规定,但携酒当天已记不清规定的上限是多少。虽然心里有些“打怵”,可出于“碰碰运气”的想法,她还是带酒走进了地铁站。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地鐵站工作人员像检查普通液体一样,只是让朋友把酒从包里拿出,看了看外包装,就放行了,连身份证也没有查。

见面后听她说完,我想起大约两周前在同一条线的另一个地铁站见到的一幕:几个民工模样的人被工作人员拦下,原因是他们其中一人手里拿了瓶白酒。那几人被告知,不能带酒进地铁,“说情”也没用,只好揭开瓶盖,每个人轮流喝了一口,并把那瓶酒交给了工作人员。我注意到,他们进站时,眼睛还望着那瓶酒。

我隐隐觉得这是一种歧视,而朋友成了规避了某种“规则”的人。

聚会结束后,上网查看携带酒精液体上地铁的新闻,更加强了这种感觉——当地规定乘坐公交和地铁,都不能超过500ml,且须出示身份证登记。

记得在一本书里看到过,酒这种饮品,对于不同阶层或群体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在很多媒体报道和文学作品中,一个固化的印象就是,穷人爱“酗酒”,中产阶级爱“品酒”,富人爱“藏酒”。

媒介塑造了我们关于各个阶层生活的想象,而评判个体的时候,我们却常常将那些想象投射到个体身上。为什么相同的规定,在民工身上就是“死”的,而在朋友身上就是“活”的?难道仅仅因为她们穿得干净一些,胡子和头发比他们整洁几分?

我想,这不仅涉及规定是否合理的问题,而主要是执行是否落实的问题。那些轮着把白酒喝了一口的民工,他们所面临的执行歧视,远比制度上的歧视要重得多。

猜你喜欢
民工身份证聚会
都有身份证
不聚会少出门外出做好防护
辣椒也有身份证
快乐的聚会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生日聚会
谁更老实?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身份证里的“X”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