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与“利他社”

2015-09-10 22:38蒋黎
红岩春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冯玉祥社员陶行知

蒋黎

冯玉祥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可敬的民主斗士,中国共产党真挚的朋友。在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中,他反对帝制,御侮救亡,为民请命,为国效劳,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他一生中有许多不平凡的事迹,“利他社”就是其中之一。

发起成立

抗战时期,冯玉祥在重庆生活和战斗了8个春秋。在这期间,他奔走于城乡各地,呼吁团结战斗;经常在各种纪念会上发表讲话或到电台广播演说,动员全民团结,一致抗战。

抗战全面爆发后,沦陷区一带许多企业迁至后方,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随之迁入重庆,地方商同政府组织了一个妥善的管理机构“迁川工厂联合会”,推选精明能干、颇有威信的沈天灵担任负责人。沈天灵随后与冯玉祥有了接触,从此冯玉祥同在渝的各工商厂矿企业的资本家代表、爱国民主人士建立了联系,并经常请“迁川工厂联合会”和“国货工商联合会”的爱国资方人士到他的官邸“抗倭楼”吃便饭,了解一些生产情况,并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次席间,沈天灵代表冯玉祥向大家征求意见:冯先生准备组织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聚餐会”。大家听后一致表示同意。“聚餐会”既然是一个组织,总得有个名称,冯玉祥便把他所经历的一个真实故事讲给大家听:一次,我在北碚受王荫槐邀请到“兼善”餐厅赴宴。席间,王荫槐向我一一介绍桌上丰盛的菜:这是四川名菜,那是重庆风味,还有北碚的土特产……说得天花乱坠。还说有的菜,只有“兼善”独有,在重庆没有别的厨师弄得出来。我好奇地问:哪位厨师能做这么好的菜?王荫槐起身便对我介绍说:就是这位王师傅。顿时,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便邀请王师傅来一起用餐,王师傅婉言道:我还要弄菜。并谦虚地说:菜弄得不好,请指教。我品尝了桌上的菜,味道确实不错,由此感慨,厨师弄这么好的菜让我们吃,他本人却不来吃,还谦逊地说“请指教”,这种谦逊和先人后己的精神很难得,这是一种利他主义精神,值得我学习。从此,利他主义精神成了我的座右铭。今天我把这个真实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其目的是提出“利他”精神,并推而广之地解释“利他”两字的含意。“利他”并不只限指厨师先人后己,而是说“利他”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有其特殊的含意,例如目前我国正处在国难当头,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则是团结一致、支持抗战。那么,我现在所提出的“利他”就是利“大他”,“大他”也就是指国家。一切保家为国的行为都可称为“利他”精神。平时我们说“利小他”,不过是指随时随地帮助别人的行为。

听了冯玉祥一席话,大家觉得言之有理,“利他”两字含意丰富、意义深远,认为把以前的“聚餐会”改为“利他社”更为合适有益,于是一致通过将“聚餐会”改为“利他社”(又名“利他聚餐会”),推选冯玉祥为主持人,沈天灵为总干事,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利他聚餐会”于1942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会址设在重庆基督教社交会堂内;有社歌,由冯玉祥作词,陈仁炳谱曲;还有社章,由汤受湖起草章程,其宗旨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支持抗战救国,为社会做好事。并颁布三项社规:1.促进民主团结,在“利他聚餐会”开会时,邀请社会名流和进步人士作报告;2.扶植文化事业,提高社员文化思想素质;3.推行献金运动,要求社员支持节约献金救国,并提倡节约办婚、丧、寿宴招待,将节余费用作为捐献。其主要目的是宣传抗战意义,让大家认清形势,戳穿蒋介石的阴谋诡计,把“利他社”发展壮大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与蒋介石抗衡。

发展壮大

“利他社”还规定:每周五聚餐一次。建社最初只有十几人:沈天灵、沈天敏、冯子源、陈汉清、陈容贵、陈祖先、陈丰镐、胡振文、陈绍云、张树声等。随后大家互相介绍,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到300多人,其中不乏知名人士如李公朴、陶行知、许士骐、刘汉堃、查济民、黄凉尘、樊陶斋、毛吟槎等。对新入社的成员,冯玉祥总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人一生应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国家,应多为社会做好事。同时还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一个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要为社会多做贡献,有利于国家和人民,所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冯玉祥在“利他社”还经常举行时势座谈会,讨论抗战及国际形势。“利他聚餐会”成员后来已发展到500多人,社员主要来自工商界、教育界、医卫界、艺术办、宗教界,其中以工商界、医卫界为主(约占半数),参加者多为中青年,他们都是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责任感,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人生的道路而入社的。

“利他社”每次聚餐,都要讲一个专题:宣讲抗日形势,宣传持久战的道理及革命人生观等,由冯玉祥或请其他名人讲演。冯玉祥演讲生动,有的放矢。他常说:“古不如今,旧不如新,我要新而又新。”毛泽东曾称冯玉祥是“言人所不敢言,为人所不敢为”的有识之士。冯玉祥还邀请知名爱国人士陶行知、郭沫若、李济深、邓初民、屈武、卢作孚、王芸生等莅会演讲;邀请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爱国志士马寅初前来演讲。马寅初在抗战时期,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顾国家民族利益搞投降卖国的独裁政策,以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利用权势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大发“国难财”的罪恶看得十分透彻,他当众无情地一一揭露;对蒋介石一党专政的法西斯统治,作有力地抨击。马寅初的演讲感人肺腑,扣人心弦,使社员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赢得了台下雷鸣般的掌声。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教育家、“利他社”成员陶行知为弘扬祖国文化、培育人才,在重庆北碚草街子(今属合川区)办起了一所新型的学校——育才学校。陶行知同情流亡的孤儿和难童以及沦陷区的学生,收容这些孩子免费学知识受教育。陶行知同冯玉祥过往甚密,冯玉祥竭力给陶行知办学以支持。冯玉祥经常到育才学校视察,了解学校存在的困难,常募捐支持学校,解决学生的生活费用。当时陶行知的生活也十分清贫,勉强维持着最低的生活。为了培养下一代,他节衣缩食,呕心沥血。他是一个真正的利他主义者。可是,国民党反动派视陶行知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派特务来捣乱,陶行知最后被迫害致死。冯玉祥赞誉他为“伟大的教育家”。

为了援助抗日救国,冯玉祥还发动全体社员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所能”的原则,每月自愿认捐,以表示支援抗战到底的决心。认捐活动深得全体社员的拥护,纷纷行动。李济深曾对“利他聚餐会”社员的行为进行赞扬:“利他社”的全体同志,能长期不断地捐献,充分体现了抗日爱国的赤胆忠心,使我深深地敬佩。

1945年,“利他聚餐会”正式定名为“利他社”,成为公开组织。组织扩大,机构更加完善,推选冯玉祥为名誉会长,李义铭为理事长,冯子源和陈锡章为副理事长。随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利他社”社员大部分迁回南京、上海等地,从此“利他社”成员分布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重庆等地。由于形势变化、工作需要,按地区成立了几个分社。

“置身民主,功在国家”

抗战胜利后,国家急需和平团结,建设一个新中国。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期间,冯玉祥为了让社员了解国共两党谈判的真实情况,特邀中共谈判代表王若飞来“利他社”作报告,由李公朴陪同来到青年会3楼。参加会议的听众除“利他社”全体成员外,还有闻讯而来的群众约300多人。青年会堂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就连窗口、过道都挤满了人。王若飞讲了抗日时期苏联出兵中国击败日本关东军的过程;介绍当时国共双方的军事情况,特别是东北四平战役后东北军事的有利形势。他最后讲道:“我们希望国内和平,不愿打内战,但是蒋介石实在要我们打,我们也不怕。”通过这次报告会,大家更加认清了蒋介石是破坏团结、制造分裂、挑起内战的罪魁祸首。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国民党派遣大批军警特务捣乱会场,打伤了来参加会议的代表和群众。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发生后,冯玉祥立即召开“利他社”紧急会议,向社员们报告了“较场口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这次事件的严重影响。社员们听后义愤填膺,立即推选社员唐来伟、冯子源、沈天灵、承烈武、陶晓友、万芸、陈丰镐等为代表,购买了鲜花、水果等慰问品,分别到郭沫若、李公朴、施复亮、章乃器等人的住处和医院进行慰问。

1946年除夕之夜,社会大学高悬冯玉祥题写的“利他堂”匾额,社大师生集会庆祝,校长陶行知在会上讲话,他说:“新春佳节,除旧迎新,象征我们前途的光明美好,但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奋斗,方能迎来政治上的春天。青年人要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现实的斗争,去做一切有利于国家,争取和平民主的事。”会上,冯玉祥对题写“利他堂”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题写此匾赠送给社会大学师生,其目的是希望青年们,不要利己要利他,去做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齐国侵略鲁国时,在战场上烧杀掠夺无辜百姓。一次,齐国一将军看见鲁国有一妇女怀抱自己的孩子在逃难中,见邻居有一小孩在哭泣,这位慈祥善良的妇女,忍痛将亲生儿子放下,抱起那个孤儿逃命。这位齐国将军目睹此事,触景生情,认为鲁国有如此深明大义的百姓,其军必不可胜。于是,将军立即下令撤军。这位妇女崇高的利他行为感动了齐国将军,也拯救了鲁国。故事讲得非常生动,师生们听了倍受鼓舞。

1947年,蒋介石撕毁“国共和约”,发动内战。正在美国考察的冯玉祥在美国各地街头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发表演讲,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罪行,指责蒋介石是封建头子、帝国主义走狗,痛斥美国政府授蒋打内战。1948年7月31日,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乘苏联“胜利号”轮离开美国,途经苏联转道回国。船航行到黑海时突然起火,冯玉祥与女儿晓达不幸遇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致唁电给冯玉祥夫人李德全,表示沉痛哀悼,并赞誉冯玉祥“置身民主,功在国家”。噩耗传到“利他社”,社员们无比悲痛。

新中国成立后,沈天灵代表“利他社”致函李德全,希望她出来领导“利他社”。李德全回信:“现在解放了,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冯先生生前的愿望实现了,我们大家就在各自的岗位做好工作,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吧!”

从此,“利他社”再没有单独地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存在了。

(作者单位: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田荻)

猜你喜欢
冯玉祥社员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冯玉祥提倡俭朴
让文学激扬青春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陶行知夜归
人民公社女社员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冯玉祥写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