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黄芪多糖在胃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

2015-09-11 13:16留佳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23期
关键词:毒副反应化疗

留佳等

摘要] 目的 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在胃癌术后患者化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方法 90例胃癌术后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4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并总结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经验。 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辅助化疗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化疗的毒副反应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得当的处理,90例胃癌术后患者均完成6~8个周期化疗,没有因处理不当引发的问题。 结论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可以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毒副反应临床护理得当,能够保证患者化疗周期如期顺利进行,促进医患和谐,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关键词] 注射用黄芪多糖;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3-0101-03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in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toxicity treatment after chemotherapy

LIU Jia LIANG Xiaomei ZENG Jing WEI Miao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shui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of adjuvant therapy after in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the toxicity of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drugs. Methods Ninety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46) and the teatment group(n=44) arrang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the chemotherapy and toxicity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were compar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ase-control,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in handling of chemotherapy toxicity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better i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treatment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was lighter i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treatment group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6-8 cycles of chemotherapy were completed in 9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ith proper clinical nursing,there were no questions which were caused by improper clinical nursing. Conclusio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for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surgery and reduce th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Toxicity in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was clinical nursed properly, which can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and ensure that patients were planned to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hemotherapy.

[Key words]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injection;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Toxicity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之一,高发年龄为50~60岁[1],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外科手术切除和放化疗,其中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3],但化疗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治疗肿瘤受到人们日益的重视。注射用黄芪多糖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分离、纯化所得有效部位,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现将胃癌术后患者在进行化疗时,同时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治疗,以及化疗药物的特殊毒副反应临床处理的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38~75岁,平均(57.1±3.5)岁,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手术方式: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42例,远半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48例;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29例,高分化腺癌25例,高分化鳞癌11例,中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7例,肝样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临床病理分期、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黄芪多糖治疗组 一般情况下,在术后第14天开始行化疗方案,化疗次数总共为8次。术后开始化疗时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化疗方案采用口服卡培他滨片+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针(XELOX)方案。具体剂量与疗程:口服卡培他滨片1250 mg/m2(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2周,停药1周,3周为1个疗程,术后一般需要化疗8次;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加入到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每个疗程只用1 d。注射用黄芪多糖的具体用法:使用注射用黄芪多糖之前需先做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使用时将注射用黄芪多糖250 mg(天津赛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86)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 mL中,每天1次,7 d为1个疗程。化疗期间同时给予抑酸、保肝,并给予托烷司琼针等止吐等对症治疗。每化疗2个周期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同时记录各种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毒副反应。

1.2.2 对照组 治疗措施和观察指标均相同,但不用注射用黄芪多糖。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1.3.1 疗效评价 肿瘤变化情况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2000年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好转(MR)、稳定(SD)、病变进展(PD)。总有效(OR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1.3.2 毒副反应 包括胃肠道毒性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血液系统毒性反应(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神经系统毒性(即以外周为主的感觉神经病变,如手脚感觉轻度麻木或发冷),以及肝肾毒性,并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分级标准[4],通常分为0~Ⅳ度,严重不良反应指Ⅲ度以上,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睡眠良好,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体力恢复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化疗开始时间<2周比例为79.5%,对照组为4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n(%)]

2.2 两组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比较

化疗周期完成后,两组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癌患者化疗疗效比较[n(%)]

2.3 两组胃癌患者化疗后毒副作用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主要毒副反应为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治疗组较对照组化疗后毒副反应轻,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化疗药物特殊毒副反应的处理

90例患者均完成了6~8个化疗周期,化疗8个周期的23例,化疗7个周期的40例,化疗6个周期的27例。在整个化疗周期期间,两组患者都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和适当临床护理后,都可以继续完成整个化疗周期。现将卡培他滨片和注射用奥沙利铂的特殊毒副反应护理总结如下。

2.4.1 手足综合征处理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一种皮肤毒性,是卡培他滨片其较独特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依据加拿大临床试验组国家癌症研究所(NCIC)制定的常见毒性反应分级标准(CTC),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手足综合征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往往导致停药,最终影响疗效。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呈进展性,且具有剂量累加的特点,因此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化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手足情况,注意保持卫生,避免接触冷水、防寒防冻,洗衣粉,肥皂等化学洗涤剂;也可用维生素B6、维生素E等药物配合治疗。出现2级反应,在上述反应护理基础上,同时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本研究中共有54例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其中2级手足综合征14例,没有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给予上述对症治疗及适当护理后,患者继续按计划完成化疗。

2.4.2 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处理 奥沙利铂针与两种神经病变相关,急性、可逆性:为早发型,通常发生在给药的数小时或1~2 d,在14 d内消退,进一步给药会频繁复发,暴露于低温或冰冷物体可加速或恶化这些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手、脚、口周围或咽喉一过性感觉异常、感觉迟钝和感觉减退,也会出现下颌痉挛、舌头感觉异常、构音困难、眼痛和胸部压迫感;还有一种是持续性(>14 d):常见症状为感觉异常、感觉迟钝、感觉减退,但也可能因本体感觉缺失影响某些日常生活(如书写、解纽扣、吞咽,并因本体感觉损害导致步行困难)。化疗期间,应仔细监测奥沙利铂针的感觉性外周神经毒性,每次治疗前都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定期复查。并且注意给药速度,如果在2 h内滴注完,患者出现急性喉痉挛,下次滴注时,应将滴注时间延长至6 h。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痉挛,应该告知患者在给药期间或给药后数小时内注意保暖,避免暴露于冷环境中,避免进食未加工的/冷的食物和(或)冷饮。本研究中共有60例患者出现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所占比例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除此,同时使用细胞保护剂,氨磷汀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广谱的正常细胞保护剂,可作为肿瘤放疗或细胞毒性化疗的辅助治疗剂,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5]。

3 讨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是从中药黄芪中提取、分离、纯化所得有效部位,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药理学实验表明[6],本品可增加正常小鼠、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7];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提高空斑形成细胞的溶血能力及碳粒廓清能力;增强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以及对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生作用[8];黄芪多糖能够增强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pDC)的功能,并促进其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化和成熟[9]。黄芪多糖可协同白细胞介素-2(IL-2)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和增殖的刺激作用[10];黄芪多糖注射液还能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或脾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成熟,并促进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回升[11]。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黄芪多糖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的疗效,并且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XELOX方案中,卡培他滨作为新一代氟尿嘧啶类口服细胞毒药物,能够模拟持续输注5-Fu并能利用肿瘤组织中高浓度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以获得在肿瘤部位的优先活化,获得细胞毒性,相当于模拟5-氟尿嘧啶持续性滴注的给药方式,2008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卡培他滨所引起的手足综合征虽然不是太严重,也不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其导致的不良后果会影响化疗的按时如期进行,甚至因此停止化疗[12-15]。因此,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控制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以及发生后采取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同时辅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保证患者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胃癌术后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可以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毒副反应临床护理得当,能够保证患者化疗周期顺利进行,促进医患和谐,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 外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6.

[2] Cunningham D,Allum WH,Stenning SP,et al. Perioperative chemotherapy versus surgery for resectable gastroesophageal cancer[J]. N Engl J Med,2006,355:10-20.

[3] Sakuramoto S,Sasako M,Yamaguchi T,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gastric cancer with S-1,an oral fluoropyrimidine[J]. N Engl J Med,2007,357:1810-1820.

[4] 孙燕. 内科肿瘤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4-997.

[5] Capizzi RL.The preclinical basis for broad-spectrum selective cytotoxic therapies by amifostine[J]. Semin Oncol,1999,26(suppl 7):3.

[6] 张亚莉. 黄芪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J]. 临床合理医药杂志,2011,4(2B):151-152.

[7] 高旭,李丽芬,刘斌钰.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26(4):43-44

[8] 项杰,王育斌,徐涛,等. 黄芪多糖在宿主抵抗李斯特菌中的作用[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741-743.

[9] 许杜娟,陈敏珠.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03,7(6):418-419.

[10] 邵鹏,赵鲁杭. 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26(7):637-640.

[11] 张晓明,苗榕生,唐岩,等. 白细胞介素2和黄芪多糖对人NK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37-39.

[12] 廖荣伟.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适形放疗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5336-5338.

[13] 高彩霞. 替吉奥胶囊与紫杉醇联用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5,22(9):133-134.

[14] 胡绍育,傅向平,潘连生.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现代医院,2013,13(11):58-59.

[15] 冷霜,任芳,郭艳辉.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老年胃癌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综述,2013,19(24):4577-4579.

(收稿日期:2014-12-24)

猜你喜欢
毒副反应化疗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跟踪导练(二)(3)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探讨希罗达单药治疗晚期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对缩窄型食管癌临床疗效观察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毒副反应与临床疗效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榄香烯注射液在肺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及化疗后毒副反应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