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TIA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5-09-19 02:18黄海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肝素

黄海涛

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启东 2262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以局灶性脑组织缺血导致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通常由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粥样硬化微小斑块脱落导致动脉阻塞造成的短暂性血供不足,一般持续性发作数分钟,1h内患者可完全恢复,但发作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作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并进展为脑卒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1-2]。阿托伐他汀作为TIA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调节血脂、血浆脂蛋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血栓形成、影响斑块结构稳定性的作用。本组实验为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 的临床效果,对比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对TIA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09—2014-09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均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疾病分会制定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治指南(2007版)》[3];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无精神疾病病史。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异常,血液系疾病患者;药物漏服2d以上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4~65岁,平均(51.3±3.1)岁;前循环系统TIA 21例,后循环系统TIA 29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69岁,平均(52.9±3.9)岁,前循环TIA 19 例,后循环TIA 31例;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10例。2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2组收治入院后均接受基础治疗及护理,应用丹参20mL+250mL 生理盐水静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行降血压、血糖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大连辉瑞)20mg,每晚1次,持续21d。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U 治疗,每间隔12h皮下注射1次,连续应用7 d。本组实验21d为一周期,间隔3d后进行下一周期,治疗期间发生漏服无需补服,漏服2d者排除本实验。应用我院YDA-4型血液黏度检测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并应用毛细血管法检测红细胞压积,克劳斯法检测纤维蛋白原。

1.3 评价标准[4-5]显效:治疗后无发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且基本正常,随访2个月无TIA 复发;有效:治疗后无复发,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善,随访统计TIA 发作次数<2次;无效:治疗期间TIA 仍发作,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无改善,随访复查TIA 发作次数>5次。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研究组比较,#P<0.05

?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一般持续性发作数分钟,但1h内基本可完全恢复,且无明显遗留症发生[6]。但对于发作后2h未恢复的患者常遗留有轻度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且多次发作可进展为脑卒中,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8]。TIA 临床治疗核心目标为调节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液黏稠状态,通常选用常规治疗加用他汀钙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从目前临床观察分析可知,常规疗法短期疗效尚可,但长期疗效不佳,易发生TIA复发等 症状[9-10]。

本实验结果表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同时研究组2个月随访复查显示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TIA 的主要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微小血栓斑块的脱落是导致动脉阻塞、供血不良、脑组织灌注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控制血栓稳定性是治疗TIA 的主要目的[11]。临床研究证实,降低患者血脂指标对于早期TIA 患者缓解及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高选择性竞争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HMG-CoA 还原酶及胆固醇在肝脏中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脂指标的目的,同时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的作用[12];低分子肝素为普通肝素解聚制备的一种低分子量肝素,较普通肝素具有抗凝血酶活性低、出血不良反应低的特点,且低分子干预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及剂量效应的预测性,其与血浆单板非特异性结合力较低,通过与血管内膜结合促进内源性氨基多糖的释放,进而间接起到抗血栓的疗效,抑制血栓扩大。同时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进而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对促进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具有重要意义[13-14]。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纤维脂蛋白是评估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液黏稠度的主要指标[15],本文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纤维脂蛋白具有显著改善,表明联合应用对患者血液黏度及血栓控制效果较好,其应用可行性较高。

因此,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度并促进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较常规疗法更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1] 马福静,沈梅.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45-47.

[2] 李国前,蔡俊颖,杨小霞,等.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8):574-576.

[3] 张冬萍.舒血宁联合桂哌齐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66-68.

[4] 王震宇,禹同生,王健,等.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8):1 684-1 688.

[5] 吴丁烨,冯健,尤华彦,等.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内皮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1):52-56.

[6] Sun W,Dai J,Xiong Y,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ABCD,ABCD2scores and craniocervical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Eur Neurol,2013,70(5/6):333-339.

[7] Wang Y,Wang Y,Zhao X,et al.Clopidogrel with aspirin in acute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13,369(1):11-19.

[8] 于甜甜.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水平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8-10.

[9] 杨柳三.阿托伐他汀联合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1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4):83-85.

[10] Purroy F,Jiménez Caballero PE,Gorospe A,et al.Recurrent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and early risk of stroke:data from the PROMAPA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3,84(6):596-600.

[11] 果春雨,韩佩华,王东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知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3):42-43.

[12] 周向东,万大国,史改景.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29-30.

[13] 莫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35-36.

[14] 刘若华.澳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81-182.

[15] 杨金凤.丹参川芍嗦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3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0-51.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肝素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