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切口修复微小唇裂

2015-09-28 06:06李永林陈龙金张明军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唇裂红唇患侧

毋 磊,李永林,董 斌,陈龙金,张明军

(郑州市第一人民整形外科 河南 郑州 450002)

短切口修复微小唇裂

毋磊,李永林,董斌,陈龙金,张明军

(郑州市第一人民整形外科河南郑州450002)

微小唇裂又称隐性唇裂,是唇裂中畸形最轻微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为白唇皮肤及黏膜没有裂隙,白唇条索样纤维组织,红唇切迹,伴或不伴鼻畸形[1]。因其畸形较轻,患者要求更高,常规的手术方法行自鼻底到红唇的皮肤切口,遗留术后皮肤瘢痕,修复效果满意度低,医生在修复此类唇裂患者时会感到非常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短切口修复微小唇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选取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个月~20岁,平均年龄2.5岁,均为单侧微小唇裂患者。

1.2方法

1.2.1切口设计:按照常规唇裂手术设计定点,在唇部标记双侧口角点1和2,健侧唇峰点3,患侧唇峰点 4,裂隙近中侧唇峰(近中唇峰)点5,裂隙最高点定点6.鼻小柱基底分别定点7(健侧)和8(患侧)。测量点7-3和点8-4的长度,若大于1mm,则在点6-4间设计一小三角瓣以延长患侧唇高(如图1)。

1.2.2手术方法:局部注射肿胀麻醉,沿定点切开,沿红唇凹陷两侧切除部分红唇粘膜至前庭沟处。在黏膜下两侧分离口轮匝肌,将鼻小柱基底和鼻翼部的异常肌肉彻底分离解剖复位,将健侧口轮匝肌和患侧的口轮匝肌与患侧鼻翼基底固定,形成鼻底肌肉环,矫正鼻翼畸形。其他部位口轮匝肌做褥式缝合,重建患侧人中山脊。湿唇黏膜处做“Z”改形皮瓣,修复红唇凹陷。若患侧鼻孔较健侧大,可在鼻底做小的三角形切除,矫正患侧鼻孔过大畸形。

图1 手术设计 

图2 术前

图3 术后1周 

图4 术后3个月

2 结果

15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唇部未遗留明显的瘢痕,鼻畸形得到明显的矫正。与传统的完全切开方法相比,该方法白唇瘢痕明显减小,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3 典型病例

某男,8岁。诊断:先天性左侧隐性唇裂。全麻下行短切口唇裂修补术,术后7d及3个月随访(如图2~4)。

4 讨论

微小唇裂又称隐性唇裂,是唇裂中病变最轻微的一种,传统的完全切开修复的方法,虽能够完成解剖上的复位,但遗留了较大的切开线,一旦出现瘢痕增生或挛缩,则出现严重的外观畸形,甚至比原有的外观畸形更为严重[2]。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尹宁北提出了口内切口修复微小唇裂的方法,该方法不在白唇做切口,术后不遗留明显的瘢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该方法有一定的限制性,只适合两侧唇峰差距较小的病例,对两侧唇峰差距较大的病例,不附加白唇切口很难到达理想的修复。参考尹宁北提出的方法[3],本研究采用白唇短切口法修复此类唇裂,不将患侧的白唇完全切开,仅切开部分白唇及红唇,在口内做口轮匝肌的分离复位。根据Fisher的理论,若两侧唇峰差别小于1mm,可以直接拉拢缝合,若差别大于1mm,可以在患侧沟状线设计一三角皮瓣,以降低患侧唇峰[4]。

该手术方法操作的几点体会:①缝合后白唇远端的轻微猫儿畸形不用过多处理,避免切口过长,通过肌肉的折叠缝合,多余的皮肤可以形成人中嵴的结构;②肌肉的分离要到位,仔细的皮下分离并将异位附着的肌肉分离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侧唇峰,完成口轮匝肌的功能性修复;③将患侧的小三角瓣尽量设计在沟状线上,以恢复沟状线的连续,注意该三角瓣必须附带口轮匝肌以确保血供;④该方法将切口减小,以较少术后瘢痕增生的风险,所有的操作步骤和传统的完全切开方法比较没有减少,以确保术后的效果。

采用短切口的方法,避免了手术后过长的切口瘢痕,同时达到了畸形的修复,相比传统的完全切开的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但短切口方法操作相对困难,尤其在口轮匝肌的解剖复位上,易出现修复不到位的情况,需要仔细的操作和练习。

[1]Desrosiers AE 3rd,Kawamoto HK,Katchikian HV,Jarrahy R. Microformcleftliprepairwithintraoralmuscle interdigitation[J].Ann Plast Surg,2009,62:640-644.

[2]Reddy GS,Webb RM,Reddy RR,et al.Choice of incision for primary repair of 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a comparative study of outcomes in 796 patients[J].Plast Reconstr Surg,2008,121:932-940.

[3]HaidongLi,Ningbei Yin,TaoSong.Newtechniquefor correction of the microform cleft lip using trans/intraoral approach[J].Indian J Surg,2013,1:1-4.

[4]David MF.Unilateral cleft lip repair:an anatomical subunit approximation technique[J].Plast Reconstr Surg,2005,7:61-71.

编辑/何志斌

2015-04-03

2015-05-28

猜你喜欢
唇裂红唇患侧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曼妙红唇
恋恋红唇
不一样的红唇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小儿唇裂术后系列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妒人的红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