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林天然更新调查

2015-10-05 02:20刘永金陈世清孙丽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林分杜鹃树种

刘永金,陈世清,袁 银,孙丽芳

(1.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广东 深圳 518004; 2.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林天然更新调查

刘永金1,陈世清2,袁银1,孙丽芳2

(1.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广东 深圳 518004; 2.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林天然更新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在毛棉杜鹃林更新能力排在前12位的树种中,更新能力良好的有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亮叶冬青Ilex viridis;天然更新等级为中等的树种有华鼠刺Itea chinensis、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天然更新为不良等级的树种有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光叶山矾 Symplocos lancifolia、毛棉杜鹃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吊钟花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粗叶榕Ficus hirta。在6块标准地中,仅有2块标准地内发现毛棉杜鹃幼苗,所有标准地没有发现苗高<30 cm 的毛棉杜鹃幼苗,且株数密度低,属于天然更新不良的树种,不能依靠天然更新来保持其地位和观赏特性。

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天然更新

小梧桐“十里杜鹃”的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是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的特色景观,每年花开季节吸引着深圳市乃至省内外的广大游客。近年来对毛棉杜鹃的研究颇受关注,如吴志等[1]报道了毛棉杜鹃林林分结构特征;孙敏等[2]开展其成花及生理特性研究;熊友华等[3]报道了其繁殖技术;还有许多学者报道了毛棉杜鹃栽培管理和引种研究[4—10]。这些研究为毛棉杜鹃的栽培利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然而,实地调查发现,在梧桐山毛棉杜鹃分布最集中的万花屏林内极少见到其实生幼苗,毛棉杜鹃林的天然更新出现了危机。为了实现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文从森林经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毛棉杜鹃林的可持续管理。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概况

研究地位于深圳市中南部的梧桐山风景区,处于113°17′~114°18′E,22°23′~22°43′N之间,海拔90~800 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热资源和雨量充沛。风景区内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景观类型丰富,其中由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短序润楠Machilus breviflora、黎蒴Castanopsis fissa、毛棉杜鹃、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亮叶冬青Ilex viridis等树种构成的阔叶林景观最为丰富;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景观,主要由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等树种构成。风景区内还少量分布有竹林景观、树林草地景观、灌丛景观、草地景观和果园景观等其他景观类型。

将毛棉杜鹃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 5%以上(含 5%)的林分定义为毛棉杜鹃林。深圳梧桐山毛棉杜鹃林主要分布于海拔400 m以上的7个小班,分别是0201101040121(1.8 hm2)、0201103030204(10.3 hm2)、0201103030205(5.8 hm2)、0201103030209(11.1 hm2)、0201103030213(4.3 hm2)、0201103040217(12.6 hm2)、0201103030211(7.1 hm2),总面积53.0 hm2。

1.2标准地与幼苗样方设置

于2014年7~10月,根据《梧桐山风景名胜区风景林区划与调查报告》[11],按毛棉杜鹃蓄积量所占比例将毛棉杜鹃林划分为3个类型:类型Ⅰ,蓄积量≥35%;类型Ⅱ,蓄积量15%~35%;类型Ⅲ,蓄积量<15% (表1)。在每个类型中各设置2块20 m × 30 m固定标准地,每个标准地中再设6个10 m × 10 m小样方,每个小样方的4个角落和中心点各设置1个2 m × 2 m小样方(共5个),即每个标准地设置30个小样方进行天然更新调查。

(1)乔木层样方调查:对样方内胸径(DBH) 3 cm以上的乔木记录树种名、胸径、树高(H)、冠幅及生长状况等。

(2)更新层样方调查:调查样方内所有木本植物更新幼苗(H≤2 m)和幼树(H>2 m且DBH<3 cm)种类、株数、高度和盖度等。

表1 毛棉杜鹃林天然更新调查标准地基本概况Table 1 The basic situations of regeneration investigation sample plots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1.3天然更新能力评价标准

采用国家林业局2014年颁布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中天然更新等级评定标准评价毛棉杜鹃天然更新能力(表2)。

表2 天然更新等级评定标准(单位:株·hm-2)Table 2 Natural regeneration grading standards

2 结果与分析

2.1毛棉杜鹃林结构特征

2.1.1树种组成经调查,梧桐山风景区不同林分类型的毛棉杜鹃林树种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常见种类有浙江润楠、短序润楠、亮叶冬青、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羊舌树 Symplocos glauca、密花树Myrsine seguinii、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马尾松、华鼠刺Itea chinensis、吊钟花Enkianthus quinqueflorus等。其中类型Ⅰ林分中,毛棉杜鹃为林分的优势树种,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类型Ⅰ各标准地树种组成式分别为:(P1) 5毛3短1亮+鸭+罗+浙;(P2) 4毛2浙2亮1短1罗-香。类型Ⅱ和类型Ⅲ林分中,毛棉杜鹃为林分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浙江润楠优势度明显大于其他组成树种。其各标准地树种组成式分别为:(P3) 3浙2毛1亮1罗1短1羊+鸭+密;(P4) 7 浙2毛1亮+罗-短;(P5) 3浙2亮2罗1毛1短+香+马+华-吊;(P6) 9浙1毛-亮-罗。梧桐山毛棉杜鹃林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5%以上的树种有毛棉杜鹃、浙江润楠、短序润楠、亮叶冬青、罗浮柿、羊舌树,这些树种在不同类型的林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说明毛棉杜鹃的密度对其他树种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

2.1.2林分密度表3显示,毛棉杜鹃林郁闭度都在0.8以上,株数密度都在2400株·hm-2以上,说明林分密度较高,导致林内光照不足。从毛棉杜鹃在林分中的分布来看,即使在类型Ⅲ林分中,其株数密度最低也达到767株·hm-2,说明毛棉杜鹃株数较多。

2.1.3林分质量调查显示,梧桐山毛棉杜鹃林三种林分类型的林分平均胸径与平均高都较低,6块标准地中有5块标准地的平均胸径比全国林木平均胸径13.6 cm还小,但蓄积量有4个标准地比全国平均水平89.79 m3·hm-2高出45%以上(表3)。这说明梧桐山毛棉杜鹃林虽然平均胸径小,但株数密度大。

表3 毛棉杜鹃林结构特征Table 3 The st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2.2毛棉杜鹃林下苗木与其天然更新能力评价

通过调查,毛棉杜鹃林有乔木树种多达40余种,其中天然更新能力排在前12位的树种是浙江润楠、亮叶冬青、华鼠刺、短序润楠、密花树 、香叶树、豺皮樟 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鸭脚木、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毛棉杜鹃、吊钟花和粗叶榕Ficus hirta。

图1显示,在6个标准地中都有幼苗分布的树种是浙江润楠、亮叶冬青、华鼠刺,在5个标准地中有幼苗分布的树种是短序润楠、密花树、香叶树、鸭脚木,在4个标准地中有幼苗分布的树种是粗叶榕、豺皮樟、光叶山矾、吊钟花,而毛棉杜鹃幼苗仅在2个标准地中有分布。苗高分布齐全的树种有浙江润楠、亮叶冬青、华鼠刺、短序润楠、豺皮樟、香叶树,其天然更新能力强。数据表明,这12种树种中,天然更新等级为良好的有浙江润楠、亮叶冬青;天然更新等级为中等的有华鼠刺、短序润楠、密花树、香叶树;天然更新等级为不良的有豺皮樟、鸭脚木、光叶山矾、毛棉杜鹃、吊钟花、粗叶榕(表4)。

表4 毛棉杜鹃林12个树种天然更新能力评价(单位:株·hm-2)Table 4 Evaluation of natural regeneration ability of 12 speices in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2.3毛棉杜鹃林下幼苗及在不同标准地中的分布

调查表明,梧桐山毛棉杜鹃林三种林分类型中,仅在类型Ⅱ的标准地P4和类型Ⅲ的标准地P5发现实生毛棉杜鹃幼苗,且数量少,在其他4个标准地中没有发现毛棉杜鹃实生幼苗。在标准地P5中仅见高30~49 cm幼苗,其密度仅为83株·hm-2,属于天然更新能力不良的等级。在标准地P4中有高30~49 cm以及≥50 cm的幼苗,但其密度都是250株·hm-2,也是天然更新能力不良的等级。总之,在调查的所有标准地中均未发现苗高在30 cm以下的幼苗(图1),说明梧桐山毛棉杜鹃种子在林下萌发和幼苗生长不良。由于毛棉杜鹃天然更新不良,因此,毛棉杜鹃种群的优势不稳定。如不进行人工干预,毛棉杜鹃在林分中的地位会逐渐被亮叶冬青、浙江润楠等树种代替。

图1 6个标准地主要更新树种幼苗苗高分布Fig. 1 Seedlings height distribute of main succession regeneration species of six sample plots

3 讨论

吴志等[1]和本研究均揭示了梧桐山毛棉杜鹃存在天然更新障碍;魏依娜等[10]揭示了毛棉杜鹃幼苗在弱光条件下生长不良,说明光照不足是影响林下更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毛棉杜鹃林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今后应进一步从种子生产力、生物颉颃、病虫害制约等方面研究毛棉杜鹃天然更新的障碍机制,为维持与提高毛棉杜鹃天然更新能力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对梧桐山毛棉杜鹃可持续管理提出以下对策。

3.1明确管理目标,完善森林区划

可持续管理就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平衡以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管理[12]。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属于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国际上自然遗产管理目标已由“为保护而管理”转向“为社会经济而管理”[13]。毛棉杜鹃林作为深圳梧桐山风景区的特色景观,应以“为社会经济而管理”为目标,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养生、审美的需要进行管理。因此,维持毛棉杜鹃林健康与活力是梧桐山毛棉杜鹃林可持续管理的目标。

梧桐山毛棉杜鹃林主要集中分布在7个小班,其他小班仅有零星分布。然而,即使在毛棉杜鹃集中分布的 7个小班内,其分布也不均匀。因此,应根据毛棉杜鹃林的观赏性、观赏的便利性,以及梧桐山景观空间分布,确定毛棉杜鹃林的空间格局;同时应结合现有毛棉杜鹃林的分布,在当前森林区划基础上,将毛棉杜鹃蓄积量占林分总蓄积量5%以上的地段区划出细班,为毛棉杜鹃林可持续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3.2划分管理类型,优化林分结构

在完善森林区划的基础上,从打造与维持景观特色需要出发,通过划分管理类型,优化林分结构。按照各细班采用的措施不同,将毛棉杜鹃景观林组织为观赏质量抚育类型、景观改造类型、管护类型。

3.2.1观赏质量抚育类型将长期维持毛棉杜鹃的细班组织为观赏质量抚育类型。除维持与提高毛棉杜鹃林健康与活力外,重点是维持其更新能力,可以适当采用卫生伐、透光伐或间伐等措施。

3.2.2景观改造类型将因景观价值不高的非毛棉杜鹃细班调整为发展毛棉杜鹃的细班组织为景观改造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工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逐步将其改造为毛棉杜鹃林。

3.2.3管护类型根据景观林调整方案,将观赏性不高、观赏不便利的毛棉杜鹃细班组织为管护类型。重点是在维持与提高毛棉杜鹃健康与活力的前提下,不施行其他人工措施,由其顺应自然进行演替。

3.3建立梧桐山景观林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景观林及其环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及时了解与掌握景观林及其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是进行景观林可持续管理评价的基础与依据。因此,尽快建立以固定样地或遥感技术或互联网技术为信息源、以GIS为平台的景观林与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景区监测、评价、预警、管理一体化科学监控以及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平台[14],对促进景观林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吴志,刘念,王定跃,刘永金. 深圳市小梧桐毛棉杜鹃种群现状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5): 69—72.

[2] 孙敏,谢利娟,康美丽,田自华,李永红. 毛棉杜鹃成花与土壤因子和某些生理特性的相关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6): 7392—7395.

[3] 熊友华,吴志,王定跃,刘念,刘永金,徐涛. 毛棉杜鹃嫩枝扦插繁殖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11): 106—108.

[4] 袁军辉,任继文. 甘肃高山杜鹃花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 2005(2): 14—39.

[5] 康美丽,李永红,谢利娟,孙敏,田自华. 毛棉杜鹃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7389—7391.

[6] 廖菊阳,闫文德,朱颖芳,黄滔,刘艳. 湖南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引种适应性初探[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1): 45—49.

[7] 蔡国荣,柳芹. 杜鹃属植物的驯化栽培[J]. 林业实用技术, 2011(9): 49—50.

[8] 鞠学勇,王莉,刘清益,周莉,何利群,秦秋婕.亚高山杜鹃低山化的适应性生长驯化研究[J]. 中国植物园, 2011(15):139—144.

[9] 李文华,贾彩娟. 毛棉杜鹃繁殖研究[J]. 吉林农业, 2012(2): 164—165.

[10] 魏依娜,庄雪影. 毛棉杜鹃幼苗的光适应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 20—32.

[11] 华南农业大学林业规划设计院,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 梧桐山风景区风景林区划与调查报告[R].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森林经理研究室, 2008.

[12] Gruber J S. Key principles of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 synthe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identified effective approaches for managing the common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45(1): 52—66.

[13] 吴承照. 可持续管理—风景管理的科学之路[J]. 中国园林, 2011(7): 68—71.

[14] 吴承照. 风景观、可持续管理与风景区理论建设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6): 73—78.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in Wutong Mountain of Shenzhen

LIU Yong-jin1, CHEN Shi-qing2, YUAN Yin1, SUN Li-fang2
(1.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Wutong Mountain National Park, Shenzhen 518004, Guangdong China; 2.College of Forestry,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The re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by sample plot method. It wa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2 species with larger amount of seedlings in the unders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pulation of Machilus chekiangensis, Ilex viridis had great regeneration ability; the population of Itea chinensis, Machilus breviflora, Rapanea neriifolia,Lindera communis had medium regeneration ability; the population of Litsea rotundifolia var. oblongifolia, Schefflera octophylla, Symplocos lancifolia,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 Ficus hirta had bad regeneration ability. The seedlings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ad only been found in two sample plots among the six sample plots, and no seedlings lower than 30 cm. Besides,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forest had low forest density. So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cannot keep its landscape sustainable.

Shenzhen Wutong Mountain;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natural regeneration

10.3969/j.issn.1009-7791.2015.01.008

S718.54

A

1009-7791(2015)01-0042-05

2014-11-18

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科技项目(4400-H14195)

刘永金,硕士,教授级高工,从事风景园林研究。E-mail:13902993105@qq.com

注:陈世清为通讯作者。E-mail: sqc@scau.edu.cn

猜你喜欢
林分杜鹃树种
杜鹃红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树种的志向
杜鹃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