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2015-10-09 21:52夏优
科技资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语文教师

夏优

摘 要:在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过程中,提问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提问达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督促学生积极思考、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该文紧紧着眼于课堂提问这一着力点,并以之作为有效的工具促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从而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活动中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课堂主人”的快乐!

关键词:高中语文 问题教学 学生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c)-0171-02

科技的发展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的支撑力量,知识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教师也发生着划时代的变革。课堂由此也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在一个教师与学生自由互动、毫无羁绊的课堂环境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提问是使这一目的得以达成的最为直接的教学手段。

1 理论基础

1.1 主体教育理论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得到强化,教师只是起到指导的作用,课堂问题教学模式较好地反映了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这是因为高中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首先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地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将问题进一步延伸,继而在分析问题的环节,力求在小组活动中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使之能够借助于团队的力量获得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解决问题环节也同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教学的最终的对象是学生,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1.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在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就否定了智育的唯一性的作用,这就为学校的教育指明了一条相对于明确的道路。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要依靠自己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在发展着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却往往忽视到这一点,只是强调学生在智力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

2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问题

2.1 课前预设不足导致提问趋于主观化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着将语文教学等同于单纯识记的学科,大部分的语文教师与家长只是把学生得了多少分作为评价语文教学是否高效的唯一指标,尤其是在教学的方法运用上,强调知识的灌输高于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讲解优于学生的活动。在这种“以考定教”主导意识的支配之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教学的模式被弃之一边而无人问津,这一错误的导向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提问教学的实践。

2.2 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提问低效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传统的提问思维与模式依然占据一定的“市场”。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46%的教师认为提问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至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则作用甚微,19%的教师承认自己还没有个性化的提问策略,如何提问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改变利益相关者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领导的认可、社会的支持是高中语文实施课堂提问教学的原动力,当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直接性的原因,教师是高中语文提问教学的实际操作者,如果他们不创新思路、改变固有的提问教学的模式,就不会使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2.3 片面追求“高效课堂”导致提问对象的分化

提问策略的运用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巧妙地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能动性,使得课堂不再成为优秀生的天下。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在日常的高中语文的课堂上,基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许多教师并不情愿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会主动地采取提问的教学模式,但是毋庸置疑,公开课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表演课,许多教师在此类课堂上施教的目的并不是要“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为了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基于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有意识设定不同类型的问题,当然,问题的设定具有极大形式化的意义,难度不大、照顾面广、这就达到了公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3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实效性策略

3.1 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

创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鼓励学生通过问题的设计对课文内容创新,就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固有模式,以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设计的乐趣,并在此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程中来,在这里,多元化的提问方式不拘一格,诸如自主性提问、探究式提问、互助式提问等都可以成为提问可选择的方式之一,多元化提问方式的运用,将会促进问题课堂形成互相竞争、积极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

3.2 教师做好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个相对困难的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关注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至于难易程度、问题的来源,以及问题的指导都不需要去考虑,因为这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在问题涉及的实践中担当起来“幕后英雄”的角色,灵活而有效地控制问题的难易、进度与解决,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其效果。问题课堂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堂,在这里,不存在墨守成规的问题,不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可能遭遇到不可预料的问题,在这里,如何将看似一盘散沙的课堂控制住,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施教就成为考验一位高中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由此来说,教师就要在教法的运用方面进行研究,使之既能够为学生所接受,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又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

3.3 针对学情开展课堂提问

研究清楚问题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有意识将学生群体予以细化,并把设计的问题融合到学生发展实际中来。学生主体不是整齐划一的,基于思维模式、知识结构的不同会产生差异化的问题设计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问题的设计时有意识使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可选择性。所谓的开放性就是指,问题预设与随机相结合,教师在问题预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度与理解程度,以有层次性的提问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所谓的层次性就是指重视课文内容的层次性、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学生个人差异的层次性这三个方面,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使随机出现的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避免出现问而不答尴尬局面。

总之,该文主要是就课堂问题教学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问题,该文立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取实践调查、文献研究的方法,既为论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着力于对课素质教育大背景之下问题教学问题予以分析,从而使得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因此说,抓住了现实高中语文课堂上问题教学所面临问题这一关键点,就等于掌握了提高课堂提问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陈银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J]. 内蒙古教育,2010(6):11-13.

[2]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34-37.

[3] 罗爱志.感悟文本碰撞生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案例[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245.

[4] 刘纯耘.语文课堂提问常见的几种失误及消除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0(9):49.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最美教师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