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2015-10-10 05:43张红叶吴万秀王文彬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苏玉响水县郑单

张红叶 崔 岭 吴万秀 杨 力 王文彬

(1.响水县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600;2.响水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224600;3.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0)

夏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张红叶1崔岭1吴万秀2杨力3王文彬3

(1.响水县粮油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600;2.响水县农业干部学校,江苏盐城224600;3.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0)

为了筛选出适合响水县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水平,对已有一定种植面积的苏玉23、苏玉29、苏玉30、伟科702和郑单958共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苏玉23、苏玉30和伟科702产量表现较高,苏玉29产量最低,苏玉23植株较高,抗倒性差;苏玉30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但后期叶锈病较重,较郑单958果穗小。

夏玉米;品种;适应性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作物,响水县常年种植夏玉米1.27万hm2左右。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新品种,为本地区玉米新品种的更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对生产上推广的5个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

本试验共有5个参试品种,分别为苏玉23、苏玉29、苏玉30、伟科702和郑单958,其中郑单958为对照品种。

1.2试验设计

各品种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200m2,四周设立保护行,实行大小行人工点播,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5cm,密度4 446株/667m2。

1.3试验相关情况

试验地在双港镇腰庄村,面积0.4hm2。土质为黏壤土,肥力较高,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为小麦,于6月10日收获,6月25日拉线人工点播夏玉米。施肥情况:基肥于播后行间人工深施,施45%复合肥35kg/667m2;苗期施平衡肥15kg/667m2尿素;展开叶9片时重施穗肥,施尿素30kg+40%复合肥15kg/667m2。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玉米褐斑病、纹枯病及大小叶斑病的防治工作。

1.4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

试验期间,总的气候条件为低温寡照,特别是抽雄授粉期间没有极端高温、台风及连续降雨,保证了夏玉米良好授粉条件。6月25日播种结束,由于播前降雨,田间墒情较好,出苗较好。7月中、下旬降水少,出现了旱象,通过及时抗旱,同时7月25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出现降水,8月1、2日普降大雨,缓解了旱情。8月6日至11日开始抽雄,期间未出现极端高温,有利于授粉受精,8月7日和8月13日,2次降水达70.8mm,也满足了玉米临界期的水分需求。8月20日至9月底灌浆结实期,期间积温少于常年,降雨相对多于常年,累计积温885℃,较常年低21℃,较上年低28℃;日照时数153h,较常年少128.6h,较上年少86.3h;阴雨增多,降雨日为19d。后期低温、阴雨天数多,造成2014年夏玉米成熟期略推迟,千粒重略低于上年。9月26日至10月1日成熟,收获期较上年推迟5~7d。

2 结果与分析

2.1产量情况

5个品种籽粒产量510.3~608.2kg/667m2,与对照郑单958相比,苏玉23产量最高,苏玉30次之,伟科702第3,苏玉29低于对照。苏玉23由于有较高的穗数和粒数,产量极显著高于苏玉29和对照,较对照增产14.32%;伟科702和苏玉30产量显著高于苏玉29和对照,分别较对照增产8.35%和12.08%;苏玉23、苏玉30和伟科702这3个品种之间产量有差异但不显著;苏玉29由于粒重较低,较对照减4.08%(见表1、表2)。

表1 不同参试玉米品种产量

表2 不同品种籽粒产量差异显著性

2.2农艺性状

例句:Whenever I have to speak in public, I get 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

播种期间墒情较好,播后出苗快、苗齐、苗匀,但由于长期低温寡照,生育期相对延迟,各品种生育期在97~102d之间,苏玉23最迟,郑单958最早,苏玉23比对照郑单958迟熟5d左右,其它3个品种生育期也均迟于对照,见表3。

各品种农艺性状及变化情况详见表3和表4,株高236~285cm,以苏玉23最高,对照郑单958最矮;穗位高108~127cm,以苏玉23最高,对照郑单958最矮;穗长17.9~21.1cm,以苏玉23最长,对照郑单958最短;穗粗5.15~5.5cm,以苏玉30最粗,以苏玉23最细;秃顶长1.4~4.45cm,以苏玉23禿顶最长,可能在授粉期间遇阴雨天气,伟科702最短;每穗行数14~17行,苏玉30穗粗,着生行数较多;每行粒数31.2~35.2粒,变幅较小;千粒重287.3~324.0g,对照郑单958最高,苏玉29和苏玉23最低;出籽率82.5%~86.4%,变幅较小。

表3 不同品种生育期

表4 不同品种植株性状

表5 不同品种抗性

2.3抗逆性表现

各品种玉米粗缩病均未发生;玉米茎腐病亦未发生;由于2014年玉米生长期间雨日较多,纹枯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变化在6.3%~24.6%之间;大小叶斑病的病叶率也较高,病叶率变化在16.7%~41.0%之间,苏玉29较为感病;苏玉30生长后期叶锈病较重;各参试品种在生长后期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见表5。

3 品种评述

3.1苏玉23

3.2苏玉30

折合产量596.3kg/667m2,居第2位。全生育期99d,比郑单958晚2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叶片窄而上冲,花药黄色,颖片浅紫色,花丝青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6cm,穗位高126cm,成株总叶片数20张,穗长18.4cm,穗粗5.5cm,穗行数平均17.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88g,出籽率84.0%;大、小叶斑病较轻,抗倒性较好。

3.3伟科702

折合产量576.4kg/667m2,居第3位。全生育期98d,比郑单958晚1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浅黄色,颖片绿色,花丝浅紫色,叶片窄而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56cm,穗位高126cm,成株总叶片数20张,穗长18.7cm,穗粗5.3cm,穗行数平均15.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果穗秃尖小,千粒重322.7g,出籽率83.4%;纹枯病一般,大小叶斑病较轻,抗倒性一般。

3.4苏玉29

折合产量510.3kg/667m2,居第5位。全生育期101d,比郑单958晚4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红色,叶片窄而上冲,花药红色,颖片浅红色,花丝红色;株型紧凑,株高268cm,穗位高121cm,成株总叶片数21张,穗长19.6cm,穗粗5.17cm,穗行数平均14.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87.3g,出籽率82.5%;大、小叶斑病较重,抗倒性较好。

3.5郑单958

折合产量532.0kg/667m2,居第4位。全生育期97d,叶片浅绿色、叶片窄而上冲;株型紧凑,株高236cm,穗位高108cm,成株叶片数19片,穗长17.9cm,穗粗5.25cm,穗行数平均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果穗秃尖小,千粒重324.0g,出籽率86.4%;抗倒性好,抗病性一般,适应性广。

上述5个参试品种中,苏玉23、苏玉30和伟科702产量表现较高,苏玉29产量最低,苏玉23植株较高,抗倒性差;苏玉30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只是后期叶锈病较重,对照郑单958果穗较小,产量不高。苏玉23、苏玉30和伟科702产量表现较高,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应进一步试验示范;苏玉30在生产上可以进行小面积推广示范,观察其生育特性,探索其栽培技术,然后再大面积推广。

2015-02-10

2014年玉米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项目[2014(苏部)(玉米)028]。

张红叶(1973-),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

猜你喜欢
苏玉响水县郑单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
响水县全力推进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响水县成立不锈钢产业商会海外调解中心
不同地点玉米品种郑单958产量及相关性状研究
玉米新品种展示筛选试验初报
2019年东台市夏玉米品种适应性种植研究
会宁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期试验研究
Then and now
转继承
北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