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诗歌教学

2015-10-12 12:37李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李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19-02

现代诗歌的教学价值究竟何在,有哪些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解读能力领略诗歌魅力。笔者现简单谈谈这个问题,希望能举一反三,有所启悟。

一、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

(1)新时代感受新思想新内容。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诗歌为学生对这段文学史提供了一个眺望的窗口,通过这扇窗,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思想的风貌。

(2)新体裁感受语言新魅力。现代诗歌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形成了独特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这些对语言的运用方法所营造出来的独特意境和语言风格,为汉语语言的魅力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培养了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对民族语言的热爱。

(3)现代诗歌学习能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现代诗歌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相比古诗更容易写作。高中学生正值花样年华,情感处于发育期,情丝细腻,感触敏锐,热爱生活,观察力和感悟能力都比较强,对现实的关照兴趣很高,因此需要适合自己抒发与表达的方式,相对于篇幅较长的散文、议论文,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很受学生青睐,所以重视现代诗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激发了他们进行诗歌创作的动力。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

(1)灵活设计导语,为教学做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地设计情境,带领学生进入特定的意境中,引起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渴望。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了启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首先从学生的情感积累中谈古今中外人生中的各种离别开始,有宋代柳永与恋人酒洒长亭的《雨霖铃》,有电影中为保卫家国而舍儿女情长的《魂断蓝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我们从对自己母亲的热爱开始设计导语,把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母亲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诗人艾青面对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的烧杀抢掠、对我国领土的肆意践踏,眼含热泪、怀着诚挚的感情,对祖国母亲唱出了一曲爱国主义恋歌《我爱这土地》!

(2)热情朗读文本,为正确把握情感态度做好准备。现代诗歌的学习理解离不开学生从初读感染到再读感受到多读感知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①朗读时,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字词的读音问题,诗歌简单词句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前应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做好字词句简单障碍的清扫工作。②诵读时,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诗歌写作背景,创作时的特殊情境,以及完成诗歌内容的理解,特殊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情感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出诗歌魅力,读出作者感情色彩,读出自己的体会,达到作者和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和交流。③颂读时,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按照颂读的规律,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把握诗歌中的节奏和语调,纠正重读和轻读,气韵的紧张与舒缓,还要注意诗歌中重章复沓的手法,叠字叠句的运用都与作者特殊的情感宣泄有着直接的关系。

(3)感时生情,知人论世,领略风景。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探秘他的现在和过去。借用诗歌里的说法,叫做感时生情,知人论世。所谓“知人”就是在阅读诗歌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思想倾向、风格流派及创作动机等;所谓“论世”就是指要联系与该诗有关的时代背景去考察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诗评家称之为“感时生情”。一首现代诗歌无论是关注社会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诗歌产生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影响会在作品中以隐讳的意象来间接地透露给读者。所以解读现代诗歌,了解写作背景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4)分析基本意象,逐步把握诗歌的主旨。诗歌是一种借助意象委婉曲折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文学体裁。“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思想的客观事物。意象是构建诗歌的基本元素,又是区别诗与非诗的基本特征。解读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意象的解读,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情绪、理解、思想等主观意图,这些意象有机地营造形成意境。现代诗歌虽然使用的是浅近的白话文,但仍然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因为它打破了现代汉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习惯,赋予现代汉语新的内容和附加意义,大量的意象,有的写实,有的象征,有的甚至很荒诞,这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和了解诗人的性格经历以及诗歌整体情感特征的前提下,仔细分析意象的具体含义,意象的情感特点,意象和诗歌主题之间的关系,由整体到局部,再由细节到整体来回反复揣摩理解,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对诗歌的把握。

(5)关注结构安排,体会意图,把握核心。任何文学作品都有一个总体安排和整体构造,使得内容和形式各种要素形成最合理的有机体,现代诗歌也是如此。从结构上看,每个部分在全篇中的作用往往是不同的。在形式上,有主有次,也有的趋于一致,达到平衡,这样就形成了多元的结构。但我们也要注意,看结构不仅要看其表层结构,还要注意深层结构。两方面结合,从形式和内容上抓住关键所在。

诗歌毕竟是诗人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是最精粹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教学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现代诗歌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其教学的技巧和规律还有很多,这依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会观察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积极调动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阅读兴趣,读得多了,理解也更容易。教师用课堂生动的教学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老师教转变为自己去发现,去理解,这必定会带来关于现代诗歌教学质的飞跃。

(责任编辑 全玲)

猜你喜欢
现代诗歌意象诗歌
英语现代诗歌对物的观照及其诗意生成
“不”与“无”的奥秘——评王学东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体验的真挚与表达的超越——王学东《现代诗歌机器》观察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玉人”意象蠡测
现代诗歌教学新探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