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2015-10-12 08:20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课程标准岗位

吕 丹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昌 430079)

基于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

吕 丹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 武昌 430079)

室内设计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是人类为了美化自身生存环境进行的活动之一。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之间存在的脱轨情况,并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应对措施的研究性工作。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技能;对接

一、国外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

正如建筑大师普拉特纳认为的,比设计容纳的室内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的是室内设计。欧洲一些室内设计杂志的专家认为,改变空间是室内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设计使空间环境舒服方便。这就需要设计师通过硬性和软性的处理手法来增加其空间感,让室内看起来休闲、舒服、宽敞和实用,并且将其理念延伸至了室外,注重室内外自然环境的和谐、注重邻里关系、注重返璞归真、环保等。

二、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

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家许多大专院校设立了室内设计专业,各种职业院校也相继开办,为中国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室内设计发展迅猛,整体呈现出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专业细分逐步成型的趋势。这一特点呈现在设计公司的发展态势上便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公司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企业发展道路。但是能够看到的是我国室内设计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设计风格单一、缺乏对主体关注;设计师的价值和地位没有得到尊重;理论建设比较薄弱;教学在观念、师资、教学、教材等方面和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从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分析

我国室内设计的行业标准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这里主要针对软装配饰方面分析):

(一)O2O的线上线下模式

这种的软装产品很多,可以随意搭配组合。针对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有生活品味但经济能力稍弱的人群,多以年轻人为主。

(二)单类产品的整合

例如武汉市场做的比较好的窗帘公司核心郁金香、布艺;家具公司美克美家,米开朗琪罗等。这几类公司都有自己的主打单品,对外也称整体软装,但其他的产品都是整合其他公司的产品。这样的好处是客户不用再单独去搭配其他的产品,能给客户节省时间,品质和质量也能保证。

(三)整体软装品牌

这类公司就是真正意义的整体软装,他们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都是自己的公司。这种被称为全产业链,产品就涉及所有软装产品。适合人群多以中高端客户。客户只用针对自己喜欢的风格就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就行。

四、我国高职教育的学生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习的盲目性。职业院校由于其三年制的学制安排的限制,必然会造成很多课程在学时安排上相对紧凑,加上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课下复习,就会产生很多环节看似上了但学生的收获很小。

五、我校室内设计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

我国在室内设计职业教育方面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课程名称有时不同,或同一课程名称教学内容不同的现象比比皆是。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在结合已经毕业的学生定期反馈的情况以及在校学生的情况分析,制定了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室内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学年 课程内容一年级说课;绘画基础;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CAD入门;设计风格史;中外建筑鉴赏。快速表现、室内设计原理、CAD(2)、透视;建筑考查;3dmax入门;设计构成。二年级设计专题(一);CAD施工图(一)、3dmax效果图;photoshop、coreldraw;装饰材料与预算。设计专题(二);CAD施工图(二)、3dmax(二);室内陈设设计。三年级 设计专题(三);CAD、3d综合表现;毕业设计。

从表格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针对学时短的情况,把专业课程进行了打包设置,把相关理论课程与电脑软件和手绘课程进行相应的融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六、综合整个室内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

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之间在对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由于一些课程的限制,阶段性的学习会产生软件知识掌握不牢,与市场联系的密切性不强;各类高职院校的定位性不够明确,“翻版”本、专科的课程设置,忽略了高职院校本身培养学生的目的性,造成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学术化”,高职教育的“去职业化”倾向;课程内容无法贴近实际生产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针对高职院校学术的“实践性知识”未被重视;校企合作、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执行情况分工不明确,未达到预期效果。

七、高职院校室内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是达到预期高职教育课程目的的关键

课程是选取需要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一般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一)专家论证,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举办室内设计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研讨会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对职业岗位工作进行分析和论证,从若干岗位任务中取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这是对接的关键。

(二)依据室内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协会、企业负责人和教师团队共同分析研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并参加制定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确定设置课程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点,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课程内容。

(三)定期更新课程内容

定期举办沟通研讨会,由协会、企业负责人、教师和学生代表对前期教学做阶段性总结,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或改进,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八、高职院校室内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现阶段已解决的问题、待解决的问题及其他方案措施

(一)已解决的问题:

1.通过邀请企业负责人

参加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定期做好反馈与总结。

2.积极申报“一系一品”、专家工作室等科研工作

密切联系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共同探讨课程的整体性工作。

3.对有关课程进行项目引入的教学手段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对项目的整体流程有清楚的认识,在课堂上安排相关课时让学生上台阐述自己的设计,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

4.开展设计师讲座、职业规划讲座等专业性公共活动

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意与实践活动。

(二)待解决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落实

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而室内设计行业也大量需要一批技术性强的专业基础人员。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在学习期间,实际接触企事业单位,了解行业走向、行业动态,行业的要求,有目的地去完善自身的学习情况。但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质性成果不理想,存在“大单位不愿合作,小单位进不来”的局面。

2.“双师型”教师的短缺现象严重

室内设计专业在特定的课程上需要结合实际的材料、经验来讲授课程,但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留校的年轻教师,在实战经验方面比较匮乏,学校在对待师资培训上的扶持力度不够,在专业上和授课上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短缺。

(三)解决方案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

使用“岗位”这一参照点进行课程开发,把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对接。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发展变化。

2.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联系长期合作的企事业单位,让年轻教师可以在没有课的情况下, 参与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熟悉行业的市场化模式,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对有突出表现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不断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道路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之,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需要与职业岗位技能达到一个对接的模式,只有在这样的专业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才会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行业的需要,才能使更多的专业毕业生不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转行,才能保证行业的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才能有利于室内设计行业的规范性发展。

[1]刘宣飞.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几对关系与构建原则[J].江苏高教,2008(4):133-134.

[2]罗小奎.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J].职教论坛,2011,20.

[3]严建中.软装设计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5.

G232.3

A

吕丹,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课程标准岗位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