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磨牙区螺旋CT测量方法的规范性研究

2015-10-17 05:56李春山张祥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经管状面颌骨

李春山,张祥林,陈 斌

(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2.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下颌骨磨牙区螺旋CT测量方法的规范性研究

李春山1,张祥林2,陈斌1

(1.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121000;2.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121000)

目的:通过对下颌骨标本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及测量,并与标本的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建立螺旋CT在下颌骨测量方法的规范,进而更精确的指导牙种植手术操作。方法:利用螺旋CT(Siemens Somatom Spirit)对30例下颌骨标本进行编号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在直接获得的矢状面重建图像和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然后对重建指示线做以调整,再在重建指示线调整后矢状面重建图像和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CT测量数据与标本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一致性比较,分析测量方法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30例下颌骨标本CT扫描测量数据与标本实测数据,在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测量时,未做重建指示线调整的图像测量数据误差较大,而调整重建指示线后的测量数据则与颌骨标本实测数据一致性较高。结论:牙种植前利用螺旋CT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测量时,在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和冠状面重建图像上对重建指示线做以调整,能够获得比较准确的测量数据,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观察和避免种植失败和损伤下颌神经提供可靠依据。

磨牙;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牙种植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于传统的修复方法[1],对种植区内下颌管、颏孔、上颌窦等重要解剖结构的了解十分重要,是保证牙种植质量的前提。医学影像学检查是牙种植术术前分析和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术后评估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已经使用口腔锥形束 CT(Conebeancomputedtomography,CBCT)进行牙种植术前检查,CBCT是目前应用于口腔牙种植术较为理想的技术,但其尚未普及至中小型口腔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利用螺旋CT扫描重建技术优势,也可以提供牙种植手术前的精确测量,国内外也有相关研究的报导[2],而且螺旋CT目前已经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但由于下颌磨牙区颌骨多向舌侧有倾角,对具体在多平面重建(MPR)测量时,重建指示线如何使用才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却无人提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口腔生理解剖实验室随机选取30例下颌骨标本,标本上如果下颌第一磨牙存在的,用金钢砂针从牙颈部按牙合平面将牙离断,标本上如果第一磨牙不存在,用口腔垫底的氢氧化钙把第一磨牙的牙槽间隔抹平。

1.2螺旋CT扫描

采用螺旋CT(Siemens Somatom Spirit)扫描。扫描条件:使用齿科螺旋扫描条件,电压130 kV,电流150 mA。扫描方法:将下颌骨标本固定在苯板制作的基托上,使牙合平面与台面垂直,模拟患者仰卧体位,以牙合平面为定位线,扫描层厚1 mm。扫描范围:从乙状切迹到下颌骨下缘。对30例下颌骨标本编号,按顺序进行扫描。

1.3图像处理

将扫描图像数据进行减薄重建处理为层厚0.5mm,分别导入三维卡进行测量。

1.4具体测量方法

由于CT使用操作手册并没有对MPR指示线命名,为了方便表述先将各指示线命名如下:将减薄处理后图像导入三维卡后,在横断定位图上有2条指示线,其中纵向指示线为颌骨矢状面指示线(简称矢线),移动并旋转此线即可获得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横向指示线为颌骨冠状面指示线(简称冠线),移动并旋转此线即可获得颌骨冠状面重建图像;在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有2条指示线,其中纵向指示线决定颌骨冠状面在近远中的倾斜方向(简称牙矢线),旋转此线可改变颌骨冠状面的倾斜程度;横向指示线决定横断定位图的水平,无需处理;在颌骨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有2条指示线,其中纵向指示线决定颌骨矢状面在颊舌向的倾斜方向,旋转此线可改变颌骨矢状面的倾斜程度(简称牙冠线);横向线也是决定横断定位图的水平,无需处理。

测量时首先将矢线和冠线中心移动至下颌第一磨牙远中壁或牙槽间隔,第一步测量为移动并旋转矢线直至下颌神经管清晰显现,旋转冠线与牙邻接面平行,在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到下颌神经管上壁的距离(D1)(图1),在颌骨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到下颌神经管上壁的距离(D2)(图2)。第二步测量为移动并旋转牙冠线使之经过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和下颌神经管的横断面,此时下颌神经管会清晰显现,在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到下颌神经管上壁的距离(D3)(图3)。第三步为旋转矢线使之经过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并与下颌神经管垂直,在冠状面重建图像上测量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到下颌神经管上壁的距离(D4)(图4)。

图1 D1的测量方法。 图2 D2的测量方法。 图3 D3的测量方法。 图4 D4的测量方法。Figure 1.Measuring method of D1. Figure 2.Measuring method of D2. Figure 3.Measuring method of D3. Figure 4.Measuring method of D4.

螺旋CT测量数据完成后,将下颌骨标本颊侧对应第一磨牙的位置,在下颌神经管水平上,用裂钻开一个约1 cm×1 cm的窗口,深度至完全暴露下颌神经管为止。然后用卡尺实际测量磨牙远中壁顶或牙槽间隔顶到下颌神经管上壁的距离(D)。

1.5统计学方法

将每个标本的CT测量数据D1、D2、D3、D4值与标本的实测D值进行比较,对5组数据用SPSS 20.0进行可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各个测值的组间方差分析见表1。相关系数见表2。

在通过螺旋CT重建测量得到的D1、D2、D3、D4 4个数值中,D1和D2值均超过颌骨实际D值很多,而D3和D4值则接近D值。

从表1可见D1和D2均与D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D4测量值与实物测量值D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87),一致性较高。尽管表1显示D3与D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存在如下3种情况:D3与D4没有统计学差异(P=0.062)、D3与D4及D之间的均值差均较小(0.113,0.153)。表2又可见D3和D4与D的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所以可以认为D3测量值与实物测量值D之间也有较好的一致性。

3 讨论

根尖片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对颌骨测量都存在不同缺陷,只能显示骨性结构的二维信息而且影像重叠,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大失真,无法在原有体位重复拍摄,导致缺乏前后影像对照。故根尖片和曲面断层片的平片检查影像对颌骨测量的准确性有限。

表1 组间方差分析

表2 相关系数

CBCT是一种较新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手段,由于它能三维显示骨性组织结构,而且具有低辐射剂量、高空间分辨率以及三维影像成像等特点,其对口腔及颌面部骨性组织解剖结构的成像效果好,并能运用自带软件进行三维测量,测量操作简捷方便,而且测量结果也真实可靠[4]。但CBCT目前尚未得到很好普及。

螺旋CT应用于颌骨测量国内很早就已经有人研究并开展,螺旋CT近年来也得到很好的普及,尤其在种植应用方面研究颇多[5]。螺旋CT重建测量的方法较多,如MPR、曲面重建等,但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未提及如何规范测量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

由于绝大多数人的下颌磨牙区颌骨存在向舌侧的倾角,在进行D1值测量时,虽然也清晰显示了下颌神经管,但此时颌骨矢状面重建图像的矢状面是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也就是没有计算下颌骨倾角所导致的误差,所以D1值远大于颌骨的实际D值,同样此时冠状面重建图像上的冠状面也是与人体的冠状面平行,而下颌骨体及下颌神经管与人体的冠状面常存在倾角,所以D2值也存在一定的误差,若以D1和D2数据为标准进行种植,损伤下颌神经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而D3和D4值是在调整了牙矢线和牙冠线后测量的,考虑了颌骨与人体矢状面和冠状面间的倾角因素,所以D3和D4值较真实地反映了颌骨的实际情况,是牙种植术前应该参照和使用的螺旋CT测量数据。

由于个体差异及发育原因,个别重建图像对下颌神经管显示欠佳,这时可以使用水平线在矢状和冠状面重建图像上进行测量点的比对,以便获得较真实的数据。

螺旋CT扫描重建后测量的确可以为牙种植术前提供精确的数据,但重建及测量方法对数据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通过本研究认为,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重建后再测量,获得的数据会更加接近颌骨的实际数值:①移动矢线及冠线中心至牙缺失待种植中心区,既种植体植入点,旋转矢线与牙列方向一致,旋转冠线与牙邻接面平行。②调整牙冠线经过牙槽嵴顶颊舌径中心和下颌神经管横断面。③调整牙矢线经过种植中心区并与下颌神经管垂直。④在矢状面重建图像和冠状面重建图像上进行测量。

[1]Avet-Loiseau H,Attal M,Campion L,et al.Long-term analysis of the IFM 99 trials for myeloma: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t(4;14),del(17p),1q gains]play a major role in defining long-term survival[J].J Clin Oncol,2012,30(16):1949-1952.

[2]芮建功,庄春燕,詹颖.基于CT影像技术的牙种植实时导航系统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64-66.

[3]吴豪阳,霍蓓蓓,吴东.CBCT三维成像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16(2):125-127.

[4]王艳,李均,陈兆学,等.CBCT在口腔三维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30(2):4008-4011.

[5]韩国嵩,程俊歌,张智玲,等.不同扫描参数下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咬合面龋诊断准确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1):70-74.

Normative research of measuring method on reconstructed CT images of mandible in molar region

LI Chun-shan1,ZHANG Xiang-lin2,CHEN Bin1
(1.The Second Hospital,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 121000,China;2.The First Hospital,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 121000,China)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normative measuring method on reconstructed CT images of mandible for guiding the dental implant surgical procedure more accurately,the mandibular specimens were measured on reconstructed CT imag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ata of the specimens.Methods:Spiral CT(Siemens Somatom Spirit)was performed on 30 cases of mandible specimens which were numbered for scan,the normal coronal and sagittal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for measurement of some set line in molar region.Then the adjusted coronal and sagittal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each specimen,and the same set line was measured again.The two series data obtained on two series of reconstructed CT imag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data of mandibular specimens.Results:The data get from the adjusted coronal and sagittal reconstructed images were more accurate than that get from the normal coronal and sagittal reconstructed images.Conclusions:The adjusted coronal and sagittal reconstructed images were more useful for measurement of the set line on preoperative CT images in molar region to guide the dental implant surgical procedure.

Molar;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R322.71;R814.42

A

1008-1062(2015)06-0424-03

2014-12-20

李春山(1970-),男,辽宁丹东人,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神经管状面颌骨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请您诊断
河南地区成人下颌神经管分支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研究
孕早期妇女患病和用药与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双内听道”畸形CT表现一例*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下颌神经管在下颌磨牙区CBCT横截面的可见性分析
矢状面有限矫形治疗老年退变性脊柱侧凸
青年女性矢状面轮廓曲线提取与拟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