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探讨

2015-10-20 09:12李艳会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8期
关键词:高血糖外伤颅脑

李艳会

长春市中心医院ICU,吉林长春 130000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建筑、体育等事业的飞速发展,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和因其致残致死的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颅脑外伤的发生率约占全身损伤的10%~15%,位居第二,而其死亡率却位居第一[1-2]。颅脑外伤的首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暴力冲突,由于脑是神经中枢,脑组织较脆弱,一旦发生损伤较难再生修复。颅脑外伤导致的应激性高血糖更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和加重致残的原因之一[3],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4%,血糖发生的越早、越高,其预后越差[4],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为了探讨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7例,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7.5±2.4)岁。观察组87例,其中男55例,女32 例;年龄 19~61 岁,平均年龄(38.5±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标准[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

1.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每30~60 min监测一次血糖,一旦发现血糖高,应立即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病情好转、血糖稳定后可以8 h监测一次血糖,密切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对于颅底骨折伴有耳鼻腔液体流出的患者,用消毒纱布覆盖[6],对于昏迷的患者给予插胃管和插尿管处理等,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1.2.2 心理护理 一旦出现颅脑外伤,患者害怕以后生活不能自理,留下后遗症,出现恐惧、焦虑、忧郁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理解、安慰患者,多与其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饮食护理 患者的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易消化、清淡的为主,例如粗粮、香蕉等,香蕉富含钾,对辅助降血糖、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改进肌功能等有重要作用。忌食辛辣刺激、含糖量高的食物。

1.3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好转或死亡。采用姚凤一,陈凡[7]等评定标准,采用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5~79分)和不满意(<65分)。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用SPSS 7.0统计学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9.7%,给予常规护理后,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65.5%,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9%,给予常规护理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5.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损伤,主要是由于外物直接或间接作用造成的伤害,其中交通事故约占31.7%,暴力伤害约占23.8%,高发年龄段为25~50岁和70岁以上[8]。颅脑外伤可分为软组织损伤、颅骨损伤和颅内组织损伤三种类型[9],软组织损伤主要以肿胀、疼痛为主,临床症状相对较轻;颅骨损伤绝大部分不需要特殊处理,主要是观察有无脑脊液漏和相应颅神经损伤症状等;颅内组织损伤最重,后果严重,容易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颅脑外伤后导致组织缺氧,会直接影响到ATP产生和下丘脑-垂体-靶细胞的功能[10],出现胰岛素的缺乏引起应激性高血糖,高血糖环境可以加重脑组织的水肿,出现代谢物酮体增加,红细胞寿命减短,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使伤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应及早进行血糖监测并给予早期处理。

护理干预是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做到了社会-生理-心理一体化,使患者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严密观察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心理护理可以拉近患者和家属的距离,便于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可以做到营养均衡,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为患者早日康复打下基础。从医院的研究发现,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后,护理有效率为89.7%,患者满意度为98.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护理有效率为65.5%,患者满意度为75.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报道相似[11]。

综上所述,在颅脑外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Gornik I,Vujaklija-Brajkovic A,Renar I P.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ritical illness associated hyperglycaemia in medical ICU patients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es[J].Critical Care,2010(4):R130.

[2]何靖敏,周兆兰,陈森彩,等.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气道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21(16):253-254.

[3]Elston MS,Conaglen HM,Hughes C.Duration of cortisol suppression following a single dose of dexamethasone in healthy volunteers: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2013(5):596-601.

[4]向明芳,张萱,徐珊玲,等,皮下动态葡萄糖监测系统在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0(35):157-156.

[5]Malecki R,Fiodorenko-Dumas Z,Jakobsche-Policht U.Altered monocyte calcium-sensing receptor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13(4):521-527.

[6]隗强,李黎明,孟晓静.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1(9):216-217.

[7]杨金旭,石泽亚,蔡益民,等.血糖控制优化方案对肝胆胰外科术后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控制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22(9):195-196.

[8]李俊琦,李阳阳,刘煜.不同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1(27):3284-3286.

[9]罗晶,王爱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9(23):318-319.

[10]朱岩,护理干预在骨科急性创伤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24(5):183-184.

[11]张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科ICU应激性高血糖治疗转归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7):102-103.

猜你喜欢
高血糖外伤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