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传奇

2015-10-21 07:50时国彩
云南林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鸟凤凰山候鸟

□时国彩

凤凰山传奇

□时国彩

凤凰山候鸟迁徙通道

凤凰山位于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北端,是我国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由于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自古以来就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的秋冬之际,数百万只候鸟从遥远的北半球飞来,经过凤凰山再向南半球飞去,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数万只候鸟结伴而飞,形成宽一千多米,长数十公里的“鸟潮”壮观,演绎着千年不变的规律--迁徙。

“百鸟朝凤”的美丽传说

金庸先生笔下《天龙八部》中所描述:在无量山的最北端有一个神秘的地方,从远古时代起,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候鸟从地球的北半球经过这里向南半球飞去,在数千英里长途飞行中,以不断付出的生命代价显示着一种神奇的自然规律——这就是南涧凤凰山候鸟迁徙通道。据《蒙化府志》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有今山名凤凰,秋冬之际,百鸟夜朝,惟鸦雀不至,夷人燃火罗之,应宜厉禁”的禁止打鸟令。更有凤凰山“百鸟朝凤”的美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南飞的凤凰,飞了十万八千里都没有找到满意的栖身之地,当凤凰飞到无量山上空,突然眼睛一亮,前面山峰层峦叠嶂,古树苍天,抬眼看见一棵美丽的“仙草”,认为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于是,凤凰落户此地与“仙草”为伴,在这里休养生息,不再远走高飞。这一消息传到了兽中之王——老虎耳朵里,老虎便下山与凤凰争夺“仙草”抢占地盘,从而发生了“虎凤之战”,兽中王和鸟中王针锋相对,奋力撕杀,互不相让,共五百五十个回合,凤凰利用空中优势,越战越勇,把老虎啄得遍体鳞伤,老虎只好离开,为了今后很好的相处,凤凰从自己身上拔下两根羽毛,赠给老虎以遮挡身上的伤痕,老虎愉快地接受了馈赠,含羞返回深山老林里去了,不再与凤凰争夺“仙草”抢地盘。听说凤凰大战老虎,保住了“仙草”固守领地,百鸟为了庆祝凤凰大王的壮举,纷纷前来朝贺,并把每年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定为“朝凤节”,凤凰山后来便成了飞禽走兽的共同乐园,这就是“百鸟朝凤”的由来。

彝族先辈们目睹“百鸟朝凤”的壮观场面,把“草王山”更名为“凤凰山”,把此地视为风水宝地,许多村庄都以凤为名:如凤凰、凤岭、龙凤、凤仙、凤花等,寓意为龙门雨洒,凤岭云飞,人杰地灵,万物生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开展鸟类环志 共创人鸟和谐

南涧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彝族自治县,保护区周边群众对自然保护区资源依赖程度高,靠山吃山观念重。每年在候鸟迁徙的秋冬季节,当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在无月光、起西风雾的气候条件下(当地人称风水好),村民就上山找到雀塘点燃火堆,候鸟便趋光扑向火塘,于是村民们就用竹杆狂打扑向火塘的鸟类,每年都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候鸟被猎杀,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千百年来,凤凰山一带村民都存在着打“雾露鸟”的不良恶习。

1996年,无量山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后,为了保护候鸟和研究候鸟迁徙规律,全体干部职工加大宣传和管护力度,逐渐杜绝村民打“雾露鸟”的恶习。在候鸟迁徙期间,大家白天深入周边自然村、学校、大街,通过发放宣传画、宣传册、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爱鸟护鸟宣传教育;夜晚分组开展鸟类环志,有捕鸟组、环志组、巡逻组、后勤组,他们在夜间顶着风雨,冒着严寒,在崎岖的山路上摸黑行走,追赶非法捕鸟的不法分子,对打“雾露鸟”的不良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对汽灯、竹杆等猎捕工具进行销毁、没收。

1999年,原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教授和云南大学生物系王紫红教授首次进入凤凰山开展鸟类环志研究工作,同年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在凤凰山建立了鸟类环志监测站,并开展了鸟类环志监测工作。环志工作人员利用候鸟的趋光性,采取粘网捕鸟的方式捕鸟,被捕的候鸟解网后装入布袋逐一环志,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录,然后给候鸟戴上刻有我国国名、机构、编码等标记的金属脚环,最后将鸟放归自然,通过再捕获、野外观察、无线电跟踪等方法来获得鸟类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

放飞候鸟

据统计,在近17年的环志工作中,凤凰山共环志放飞候鸟56625只,隶属14目,30科,239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5种;在云南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鸟类4种;云南省新记录3种;昼间很难发现稀有或罕见的1种。2001年9月13日由凤凰山环志放飞的1只红尾伯劳历时49天在印度被回收,这是云南夜间鸟类环志首次在国外被回收的鸟,也是大理州迄今为止唯一被回收的环志鸟,成为大理州的明星鸟。环志鸟类行动不仅还上千飞鸟以生命和自由,更让群众改变了以鸟雀为食的陋习,懂得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凤凰山环志放飞后在印度被回收的物种—红尾伯劳

打鸟人变身护鸟使者

现年63岁的李毕祥大叔是拥翠乡信伯大村人,李大叔粗壮的手、刀刻般的皱纹、黝黑的皮肤加上憨厚的微笑,刻画出了这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庄稼汉。10年前,李大叔是凤凰山一带有名的打鸟能手。然而,这一切在2000年彻底改变了。

2000年,李大叔受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之邀,成为一名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员,开始了他平淡而多彩的护鸟生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儿,李大叔老两口在凤凰山环志站周围承包了一片茶园,白天,李大叔在看管好凤凰山鸟儿的同时,有空可以到茶地里帮助老伴干干活,他们吃住在山上,以山为家、与鸟为伴。

李大叔说:“他年轻时就喜欢鸟,所以买了整套打鸟工具上山打鸟。打了有好多年的鸟,结果鸟儿少了,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村民自身也造成了伤害。”说起如何从打鸟人变身为护鸟使者,李大叔说:“他并非被生拉硬扯拉进护林队,而是心甘情愿。自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鸟类环志工作以来,保护区全体人员就日夜工作,每天都能亲眼所见他们工作的艰辛。”

李大叔还说:“现在,最让我欣慰的是部分村民如果碰到受伤的鸟儿还会主动送到保护区来,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就给鸟儿进行消毒和疫情监测,对受伤的鸟儿进行手术包扎、喂食、救护,无异常后再放回大自然。原先想都想不到,大多数村民爱鸟护鸟觉悟提高了,大家都希望管理好身边的一草一木。”

如今,在凤凰山一带有不少珍贵的鸟类与村民和谐共处,一些庄稼地里、核桃树上、村民房屋外檐下都有鸟筑巢栖息,群众爱护野生动物、爱鸟护鸟意识明显增强,群众救护野生动物、鸟类事件逐年递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在凤凰山悄然形成。

(栏目编辑/王佳纯)

猜你喜欢
护鸟凤凰山候鸟
在凤凰山上
山中护鸟人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凤凰山
曹大宇和他的护鸟团队
凤凰山歌
从皇家猎鹰者传人到护鸟志愿者
“洋候鸟”回闽过年
“0”与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