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2015-10-21 16:40李彦平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李彦平

隆尧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河北省 05535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就要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在施工前要组织好施工管理工作,对于施工过程制定出标准的规章制度。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施工中所用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分析总结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本文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在当前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快速的推广,并且在大量的建筑工程中开始应用。其混凝土的体积也从以往最高几百立方米的建设工程量,达到了上千,甚至上万立方米的工程量,这也对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其中的施工技术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施工工程自身的质量。

一、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成因

1、地基因素

地基的变形是产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地基在混凝土整体結构施工完成后,受不同作用力影响,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或是产生横向的位移,这就会对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当应力超出混凝土抗拉强度范围时,就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温度变化因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体积较大,施工过程中内部发生水热化反应产生的大量热量,难以及时传导至混凝土表面并排出,容易导致热量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发生聚集,造成混凝土结构变形,产生裂缝。另外,当外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会受热胀冷缩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形,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体积较大、结构厚实,在外部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表层与内部温度变化的速度出现差异,也会导致变形程度的不同,产生内部约束力,当内部约束力超出混凝土结构承受范围时,就会造成裂缝的出现。

3、施工工艺因素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选择是否合理,工艺设计是否严谨,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以及对工艺的掌握程度高低等,也都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施工工艺设计中存在漏洞、施工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下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4、钢筋因素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对于钢筋的保护与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施工中如没有按照要求对钢筋进行全面的保护,对于钢筋保护层的处理不到位,保护措施的实际操作缺乏规范性,极有可能导致钢筋材料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问题,进而导致锈蚀位置附近的混凝土结构发生涨裂,进而导致裂缝。

二、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与配比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水泥的选择上,应尽量根据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指标来选择低水化的且有较长凝结时间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确保粗细骨料的泥沙含量要少于1.5%。骨料应该占混凝土的80%以上,并且要求表面比较清洁,膨胀系数较小,级配良好。而混凝土中的砂石也应符合含量要求,砂子中的石粉比例一般为15% - 18%,应该根据骨料的粗细选择粒度,细骨料一般选择中砂;采用减水剂、缓凝剂等作为外加剂,采用矿渣粉、粉煤灰等作为掺合料。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在保证混凝土强度,避免其出现坍塌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提高骨料和掺合料的含量,以降低混凝土的含水量;水化热低的水泥往往会出现析水现象,形成了含水多的一层夹层,不利于混凝土整体结构的维护和稳定,因此,要尽量选择渗水性小的水泥,并适当加入减水剂,或者通过在水夹层中添加干型混凝土的措施,来降低析水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总的来说,应该通过严格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配合的材料,并且要经过试验,选择最好的水灰比、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标。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以保障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严格结合结构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程度、混凝土的供应质量情况、管道位置的预设等因素,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注意每一层混凝土在刚开始凝固时就要被新一层的混凝土覆盖住,并捣严实。在浇筑的过程中,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浇筑质量。

第一,利用泵输送混凝土,泵使用之前先用水泥纯浆进行润滑,防止输送过程堵塞,提高输送速度和质量。由于利用泵输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很大,因此应该循序渐进地输送,加快浇筑的速度,尽量减少混凝土暴露在外面的时间。

第二,进行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全面分层是指连续逐层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方法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从短边沿长边推进施工的情况;分段浇筑则是首先将混凝土结构分成几段之后逐段浇筑,这种分层浇筑法适用于混凝土供应较少的情况,且要求结构的厚度、面积较小,长度较大;斜面浇筑法是在结构长度、混凝土的流动性太大的情况下使用的,这样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踏面。应注意斜面的坡度要小于1 /3。依据早期裂缝的形成原理,应该在浇筑时尽量避免裂缝的产生。这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初凝抹压工作,严格控制浇筑质量。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的施工设计和措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容易产生裂缝的现象,可以通过严谨的施工设计和改进施工技术,来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施工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置首先要遵循混凝土良好工作性的原则,然后通过降低混凝土中的含水量,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其次,可以通过增加直径、间距较小的构造钢筋来增强结构的抗裂性,尤其是在容易破裂的边缘部位,应该通过暗梁的设置,来提高配筋率;最后,在结构设计中,应结合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后浇缝尽量保证保留时间不小于两个月。另外,有的结构容易突变而带来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在这些结构上应该采取加强措施。

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掌握施工的各项技术标准,优化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配比,合理控制水灰比,通过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减少混凝土的坍落度;其次,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利用混凝土在凝固后期所具备的强度来减少水的用量和避免收缩现象;最后,利用振捣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程度等。

4、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既要求强度的提高,也要避免裂缝的出现,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该主要通过对温度的控制来达到这两个要求。温度控制实际上就是通过人为控制,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和浇筑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温度控制:第一,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如果混凝土的厚度比较大,则可以通过管径的预留来进行冷水循环,有效促进冷热交换,减少温差;第二,采用保温法。保温法是指在混凝土的表面等地方覆盖一些具有保温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沙子等等,让散热缓慢进行,以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总之,混凝土裂缝对建筑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会促使混凝土碳化,钢筋发生锈蚀等等,降低了建筑的使用期限。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需要不断探讨、改进的,以更好地为土木建筑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寅钢,赵艾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2)

[2] 赵艾婧,张寅钢.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调配技术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5(12)

[3] 陈保国.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

[4] 程宏宇.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3)

猜你喜欢
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浅谈土木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
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养护
浅析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