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5-10-21 16:40余枫岗江政凯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浇筑工民建混凝土

余枫岗 江政凯

江西省华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工民建工程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环境对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呼声也在不断增加。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好坏,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浇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 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国内对于各种建筑工程设施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的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制定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大环境下,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凝土的应用方法和施工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时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去,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至关重要,是衡量工程性能质量水平的基础性指标。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研发工作,推动混凝土施工质量整体提升,对于建筑产业及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在多数工民建施工中,普遍将混凝土施工作为首选施工结构类型,一方面是因混凝土结构安全性高、材料成本低、使用性能好,另一方面是因混凝土施工工艺相对简便。由此可见,影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施工技术。目前,随着我国建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受施工技术条件与施工技术人员水平的影响,仍存在许多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裂缝问题、露筋问题以及混凝土麻面问题等,这类问题严重降低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着人们的使用安全。所以,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工作,全方位地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

2 工民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1)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是工民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致裂因素也较多,始终是施工技术人员为之探究的问题。裂缝问题的产生不论面积大小,都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强度,影响施工整体质量,影响着人们的后期使用安全,致使其达不到国家建筑施工规定标准。为此,施工部门必须重视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针对混凝土开裂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可能导致裂缝的影响因素,比如混凝土比例配问题、混凝土搅拌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从而制定详细的混凝土防裂缝计划。当工程出现裂缝问题之后,施工技术人员需及时上报监理方,选择恰当的补救措施,及时修补裂缝,以尽可能地降低裂缝损失,确保工民建施工整体质量安全。

(2)混凝土麻面问题。

混凝土麻面问题多由混凝施工材料不佳、模板拆除时间过早发生粘连及天气因素所致,具体表现为混凝土凹凸不平、表面粗糙或者局部缺浆等。麻面问题虽对工程质量影响不大,但却严重降低了建筑墙体表面的美观性。

(3)混凝土露筋问题。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露筋问题多是混凝土与钢筋结合处的处理不当所致,造成钢筋裸露在外,严重降低了工程施工整体质量。目前,导致混凝土施工露筋问题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① 混凝土材料配置比例失衡,比如混凝土配置后出现离析问题,则浇筑后离模板较近的位置便容易出现缺浆情况,从而造成露筋问题;② 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护钢筋的垫块层出现位移或者漏放情况时,易出现钢筋贴近模板位置出现裸露问题;③ 工民建施工时,所用钢筋密度过大,结构构件截面达不到规定面积,使得所浇筑混凝土不能完全平铺钢筋周围区域,从而出现露筋现象。

3 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1)合理配置混凝土比例

在实施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方需事前考察场地气温条件、土质条件等,再结合混凝土所用材料特点、混凝土强度等合理设计混凝土配置比例。另外,对于混凝土所用原材料也需进行严格的实验检验,严禁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场地。在进行大批量混凝土搅拌之前,需进行必要的抗渗配料试验检验,其中尤以水泥、骨料等材料的选择为主。对于水泥材料,需尽可能地选择硅酸盐水泥,确保其强度不低于32.5M pa,热化指标不超过275KJ/ Kg,且每立方混凝土水泥材料中碱的含量不高于2.25Kg。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受骨料间隙、颗粒大小等的影响最为明显。所以,在选择混凝土所用骨料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直径低于31.5m m、含泥量不超过1% 的机碎石。另外,为防止混凝土后期收缩过大,尽量选择含泥量不超过3% 的中粗砂作为细骨料。

(2)工民建施工中严格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

① 混凝土搅拌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严禁中途停止搅拌情况发生,同时,还需有效控制混凝土拌合速度,以确保水泥、骨料等均匀拌合。另外,搅拌完成后,还需对混凝土的实际含水量、温度、塌落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② 混凝土浇筑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缓慢平稳进行,以避免混凝土对模板产生过大的冲击压,减轻对钢筋骨架造成的影响。若混凝土浇筑高度在2m 以上,需尽量使用溜管或者串桶,同时还要避免运输的间歇性问题,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为防止混凝土结构受冷缝问题影响,可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30~40cm 之间,并且采用不同类型的支架加强搅拌力度,使得上下层之间紧急连接在一起。

③ 混凝土振捣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合理控制振捣器之间的间距,使之维持在40cm 的有效范围内,同时,还需避免振捣不均、漏振问题。

(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① 混凝土搅拌技术要点

在实施混凝土搅拌时,需参照施工设计要求科学配置,尤其将砂石等粗、细骨料的含水量考虑在内,在阴雨天气时,更应该多次测定其含水系数。在使用搅拌机拌制之前,需空车运转一段时间,确定搅拌机正常运转之后依次放入石子、水泥、砂子、水等。

②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浇筑建筑梁、柱等节点位置时,需按照混凝土标号高低顺序依次进行。若浇筑区域钢筋位置较为密实,需选择半径为15m m 的振搗棒实施振捣工作,以防止钢筋密集区域出现蜂窝问题。当使用塔吊运送混凝土材料时,需待塔吊吊头下降到铁盘的55cm 左右时再倾倒混凝土,而后使用铁锹把混凝土倒入模板中。

③ 混凝土浇筑表面处理技术要点

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需及时对混凝土表面作必要的抹平与拉毛处理。在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前,需混制水泥砂浆,并在区其中添加一定剂量的界面处理剂,而后使用拉毛滚筒将水泥砂浆均匀涂抹到混凝土表面毛糙处,以提高工程墙体表面的美观性。

④ 特殊混凝土施工环境下的技术控制要点

在开展工民建混凝土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在特殊天气情况下施工,如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等,因此,在此种条件下施工时,必须有效降低混凝土地凝结温差。若施工时间为寒冷的冬季,则在实施模板拆除时,需尽可能地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实地温度差异最小的时候进行,同时还要防止模板拆除导致的混凝土冷缩裂缝问题;若施工时间为高温天气,则需对施工材料做必要的降温处理,并增加浇水养护次数,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凝结温度的目的。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建设的黄金时期,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整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大好局面。混凝土作为现代社会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混凝土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影响建筑行业顺畅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入开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事业顺畅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当前建筑行业业务要求越来越高的局势下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创造混凝土浇筑新纪录[J].水利水电技术.2010(05)

[2]韩世芳.混凝土浇筑法正误图说[J].建筑工人.1989(02)

[3]韩世芳.混凝土浇筑法正误图说[J].建筑工人.1989(03)

[4]李俊.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

[5]侯瑞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

猜你喜欢
浇筑工民建混凝土
预应力技术在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研究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探讨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