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

2015-10-21 16:40杨钰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杨钰

身份证号码:321282198809290055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城市的正常运转。加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道路质量,是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1、引言

市政道路状况成为了反映一座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施工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工程质量也相对难以控制。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市容市貌和政府形象,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市民的正常生活。

2、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2.1场地流动性大

地质条件复杂、场地流动性大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特点,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施工人员和机械随着工程的进度和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2.2干扰因素多,周密性不足

城市道路工程由政府出资建设,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城市道路工程通常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规模有大小,工期有长短,有单一的项目也有复杂的项目,不同的项目中人员、材料、机械也是有差别的,例如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这其中也夹杂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众多不确定因素的随时出现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

2.3交叉作业多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市政道路工程范围广而且具有地形变化多的特点,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增加了交叉作业难度。此外,一项市政道路工程往往会包含多种工程项目,在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上有较高要求,需要多个工程项目交叉进行,多工种互相配合,工程质量也更加难控制。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3.1开工仓促

不少市政道路工程从提出计划到进行施工只有很短的时间,使得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队伍的选择变得非常紧迫,有些甚至存在着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慌乱自然会出错,最终使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2作业面狭窄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相对比较混乱,并且还要考虑到供水、供热、燃气、通讯、绿化等市政设施,使得本已狭窄的作业面变得更加拥挤,也使得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更为分散、零散,增加了监管难度。

3.3责任不明、管理混乱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由于相互间沟通不畅,责任不明,加之多头管理、施工地点又较为分散,使得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难以进行责任划分,使本来就很难开展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雪上加霜。

3.4工段划分过细

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以及增加施工速度,一般都会将整个道路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工段,分段施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设速度,但也使得工段接合处的质量难以保证。例如某市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居然将不到两公里的路段划分成20多个工段,由20多个管理水平、材料质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施工队共同进行,这样的工程,质量可想而知。

3.5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

(1)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没有做好,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工程的管理前紧后松,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2)管理部门自身的工作没有做好,没能充分发挥自身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的积极作用。

(3)某些管理者自身水平较低,使管理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4.1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

一是优化施工招标评标办法,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回归理性;二是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三是建立中心实验室制度,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专项工程强化质量控制,随时抽检,对于隐蔽工程,监理人员必须旁站监督。

4.2加强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近几年,市政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返工的不在少数,不仅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视质量为生命,将质量放在重要目标位置,编写质量控制指导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政策,为保证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依据。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首先,在施工技术上,要制定与工程性质类型相适应的技术方案和工艺流程,尤其是质量关键点的施工一定要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控制措施。如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在温度的变化下出现冷缩热胀,混凝土板会因为早晚的温差出现变形,这种变形会在板内造成很大的温度翘曲应力,从而造成混凝土板断裂,所以,对路面伸缩缝的设置和切缝时的控制成为路面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所在,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合理设置伸缩缝的距离和切缝的时间。其次,人作为施工的主体,应该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充分调动人控制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质量是企业的形象和生命的意识,只有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才能有保证。再次,材料是构成建筑物实体质量的基础,一个再好的施工队伍,如果原材料质量得不到保证,那用它建成的工程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因道路工程往往要将原材料运到施工现场后再进行二次加工(熟化、拌合等),露天施工环境对材料质量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尤其是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同样,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也不容小觑,配置齐全、性能良好的機械设备对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进度至关重要。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和施工环境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对于规模大的工程,大型机械的配备数量要满足机械化施工的工艺和工程进度要求,规模小的工程,配备的侧重点是适用。

4.3提高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作为市政道路施工整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工程质量的决定者。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均为施工人员自身失误所造成的,主要是其安全意识薄弱和工作技能缺乏引发的。所以,在施工的整个过程,必须要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让施工人员头脑里存在安全意识。首先要进行安全意识的传播,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可以采取大字报和宣传栏的方式;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施工人员技能的高也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最后,要适当进行实战演练的培训,施工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战技能,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差错,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牵涉到很多方面,管理得当,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给人民带来福利;相反,管理不当,会浪费国家资源,损坏政府形象。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应该明白自己担当的责任,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推动市政道路建设管理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03).

[2]李程,罗永峰。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2(12).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