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5-10-21 16:40胡培利张晓芳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胡培利 张晓芳

【摘 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证护理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闭塞的现象,从而导致血流中断,是部分心肌由于持续性的缺血造成的心肌坏死[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伴随着时候心率失常的现象。近几年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上逐渐深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研究[2]。本次研究中主要对某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1岁~81岁,平均年龄(69.56±5.68)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9岁~79岁,平均年龄(68.15±5.06)岁。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①无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无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患者;③无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④均符合临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纳入标准,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循证护理:①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定期召开护理意见及护理方式交流;②观察患者的临床心脏情况,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施测量;③选择阶梯康复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心理疏导、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急水平;④对患者的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每天早晨5时给予患者第一次服药,在下午2时给予患者第二次服药;在两次服药期间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

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89分为满意、60分~69分为一般、50分~59分为不满意、<50分为非常不满意。同时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及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进行检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急性心肌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急性心肌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十分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12(40.00) 15(50.00) 2(6.67) 1(3.33) 0(0.00) 29(96.00)

对照组 30 4(13.33) 11(36.67) 9(30.00) 5(16.67) 1(3.33) 24(80.00)

x2 5.4545 1.0859 5.4545 2.9629 1.0169 4.0431

P 0.0195 0.2974 0.195 0.0852 0.3132 <0.0444

2.2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不齐及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心律不齐16例,住院时间为(30.56±3.65)d;观察组患者心律不齐2例,住院时间为(21.68±7.28)d,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不齐及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不齐及住院时间比较

组别 n 心律不齐(%)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0 16(53.33) 30.56±3.65

观察组 30 2(6.67) 21.68±7.28

x2 15.55556 12.65458

P 0.00008 0.00024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循证护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急性心肌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律不齐16例,住院时间为(30.56±3.65)d;观察组患者心律不齐2例,住院时间为(21.68±7.28)d,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不齐及住院时间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心律不齐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过程中通过将科研结论与临床护理经验相结合,从而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过程[3]。通过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与实际护理相结合,从而对临床紧急症状进行治疗和缓解。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玉会.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7(01):118-119.

[2]巴宁.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25(06):256-257.

[3]刘相红,关颖,韩晓红.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4(06):163-164.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