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2015-10-21 16:40金琨鹏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治疗临床效果

金琨鹏

【摘 要】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用在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9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组49例,对照组选用单侧支架法实施治疗;观察组选用带锁髓内钉实施治疗;记录患者手术、住院及康复时间,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向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的治疗,该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长骨恢复天数都优于实施单侧支架法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有22例治愈,2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有11例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总有效率65.31%,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引入四肢长骨干新鲜骨折的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四肢长骨干;新鲜骨折;治疗;临床效果

四肢长骨干是人体中的重要骨干部分,该骨干的骨折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在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治疗运用带锁髓内钉法,可使患者的骨折病状得到明显缓解,并且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式能以较小的手术创伤达到控制病症的目的,这对骨折病症的治疗,无疑具有突出的优势[1]。本文对四肢长骨干发生新鲜骨折的98例患者展开治疗观察,分析带锁髓内钉在该病症治疗中的实际疗效,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四肢长骨干发生新鲜骨折的98例患者,平均将其分作观察、对照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21-75岁,平均(45±5.28)岁,病程1-18天,平均病程(5±0.25)天,观察组选用带锁髓内钉实施治疗;对照组:26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22-76岁,平均(46±4.27)岁,病程1-19天,平均病程(6±0.14)天,对照组选用单侧支架法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以上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选择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方式,包括:①股骨干骨折:在患者患处切开一小口,观察下复位的骨折情况,如果髓腔比较窄小,可实施扩髓术。具体方法:

将患者的下肢屈髋向内侧收,接近骨折处时逆向扩髓,继而于骨折端的髓腔实施

顺向扩髓。导针穿入钉内后,用1枚针锁定最远一端,在导针处做上记号,成功插入导钆并完成锁定处理后撤针。另1枚针以同样方法进行锁定,同时做上记号。2个记号的间隔距离要接近于髓内钉的内部距离。骨折近端处的处理参照以上方法。术后1-2天,患者可适度活动髋关节、膝关节。②胫骨干骨折:对患者患处采取手法进行复位,复位结束再进行扩髓和髓内带锁钉的固定处理。具体方法:用1枚针锁定最远一端,然后打进较少的髓内钉,以起到隔离骨折端的作用。实施分离复位后,嵌进碎骨片,最后依次锁定其余锁钉。③肱骨干骨折:按顺序插进髓内钉,固定结束后,以手法进行复位,然后进行扩髓和髓内带锁钉的固定处理。术后1-2天,患者可适度活动肩关节、肘关节。

对照组则向骨折患者实施单侧支架的固定治疗。术后,两组对患者进行4-6天的抗生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选患者的手术时间、康复时间、骨折患处疗效情况,对比两组的临床情况。

1.4疗效判定

治愈:骨折病状(肿痛、活动不便等)彻底消失,患者患肢恢复原有功能;好转:骨折病状(肿痛、活动不便等)显著缓解,患者患肢基本恢复原有功能;

无效:骨折病状(肿痛、活动不便等)并未好转,患者患肢功能依然受限。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采用 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术后住院及长骨复常时间对比

观察组: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时间合计(95.28±14.27)min;治疗后,患者住院时间合计(11.03±2.02)d,治疗(78.45±15.28)d内患者长骨恢复正常功能。观察组: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时间合计(121.37±17.52)min;治療后,患者住院时间合计(17.42±3.57)d,治疗(116.47±17.52)天内患者长骨恢复正常功能。对比两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骨折病状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49例患者中,22例治愈,2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5.92%(47/49);对照组49例患者中,11例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总有效率65.31%(32/49),对比发现,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骨折病状疗效对比[n(%)]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9 22(44.90) 25(51.02) 2(4.08) 47(95.92)

对照组 49 11(22.45) 21(42.86) 17(34.69) 32(65.31)

3.讨论

临床上对四肢长骨干发生骨折的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可有效防止骨折患处出现异位问题,以便更好地固定患处[3]。该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骨膜防护作用,减轻患处血运损伤,促使长骨干尽快长出新骨。此外,利用此方法仅需切开较小的口子进行操作,减少骨折患处受到过多创伤,避免患处接受非必要植骨,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4]。

本研究中,观察组向49例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的治疗,该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长骨恢复天数都优于实施单侧支架法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有22例治愈,25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有11例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总有效率65.31%,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由此表明,带锁髓内钉引入四肢长骨干新鲜骨折的治疗中,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大力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奇峰.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无菌性骨不连

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3):54-55.

[2]谢建发,唐永生,彭济河,黄诗军.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21-22.

[3]林浩元.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患者经黄芪消肿汤治疗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53-54.

[4]尹贵华.黄芪消肿汤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肿胀伴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45-46.

猜你喜欢
治疗临床效果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