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

2015-10-21 16:40侯高明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

侯高明

罗定市七和水电站 527200

摘要:机电设备在水电站生产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加强维护和检修管理,因此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水电站设备包括水工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前者包括拦河坝、水闸、引水管道、厂房等静态设备,后者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启闭机、给排水设备、消防设备等含运动部件或与电有关的设备。机电设备由于存在运动磨损或在电磁力作用下发热、变形等问题,所以需要通过维护保养保持设备正常的运行状态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然而设备磨损到一定程度或长期受到发热、变形影响就会产生故障,为了检测并消除设备缺陷或故障所采取的行动称为检修。维护与检修管理是确保水电站机电设备稳定、可靠、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因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

1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1.1 维护策略

维护是指对被维护对象进行维持保护并使之免遭破坏之意,根据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特点,设备维护策略分为定期维护、被动式维护和状态化维护等类型[1]。定期维护就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进行设备维护,这是常见的的一种维护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故障或事故的发生。被动式维护是指故障发生或缺陷发现以后采取维护的一种策略,由于这种做法会打乱正常的水电生产秩序,一般情况下应避免采用这种维护策略。状态化维护通过采集并分析机电设备的信息,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再采取相应的维护手段,由于这种维护策略更有针对性,维护效率和经济效果更好。

1.2 维护制度

水电站机电设备种类多,特点各异,必须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才能确保维护工作有章可循,同时维护制度也是落实岗位责任制、进行奖惩和开展技能培训的依据[2],通过不断健全维护制度使维护工作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完善维护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况的前提下,根据设备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地方或行业编制的技术规程等文件制定相应设备的维护制度;二是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合理确定维护时间间隔;三是科学设计维护方案,根据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合理确定维护资源,因为对于偏远地区的水电站来说常因维护资源不能保证而诱发各种故障,所以要充分计及这些因素;四是建立维护方案审核制度,由于水电站机电设备工作环境复杂,影响因素多,对维护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的审核,才能使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1.3 维护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组的维护为例进行说明。维护工作包括定期巡视、常规记录、停机检查等内容。巡视监测项目包括振动监测、局部放电监测、气隙监测、温度监测、紧固件松紧程度等,并且要求发电机各部分要保持清洁,不得有灰尘、油污、油水残留表面,發现脏污应进行清洗,但清洗时不能把脏污弄进发电机内部。记录并建立档案有利于对发电机状态进行分析判断,记录项目包括负荷、温度、流量、零配件更换、运行中的干扰、故障、修理措施等。日常维护工作中遇到重大异常情况必须立刻停机检查,例如发电机突然发生撞击、发电机振动与摆动突然增大、轴承温度突然升高、油槽液面突然显著变化、冷却器突然停水、发电机突然发出不正常声响等,通过检查明确异常原因并排除故障以后才能继续运行。发电机定子、转子、推力轴承、导轴承、冷却器、集电环、电刷、制动器、灭火装置、冷却水系统等都有各自的维护内容,这里不再详述。

2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

2.1 检修方式

机电设备的检修方式分为事后检修、预防检修和改善检修。事后检修就是发生故障以后或设备性能或精度已降低到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时再进行检修,适用于有备机、开机率较低、备件充足又容易修理的设备,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要零配件的寿命,修理经济性较好。预防检修是有计划的检修方式,当设备性能或精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所进行的检修活动,根据检修实施方法又分为计划检修和状态检修两种类型。计划检修又称为定期检修,是根据预定周期开展的检修活动,例如某发电机每年2次小修,每次2~8d;每隔3~5年进行一次大修,每次10~35d。计划检修虽然可以预防故障,但存在一定盲目性,不可避免地存在“欠修”或“过修”及检修资源浪费等现象[3]。状态检修是基于设备技术状态按需开展的检修活动,这种检修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零件寿命,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是水电站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改善检修是为了消除设备先天缺陷或设备故障频发所采取的改进性检修活动,它与技术改造还是有区别的,改善检修的前提是为了改进检修性,而技术改造的出发点是提高设备性能或精度。

2.2 管理内容

根据《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导则》(DL/T 1066-2007)提出的要求,水电站设备检修管理内容包括明确管理职责、设置管理目标、策划管理、实施与控制、验收与试运行、总结及改进等。机电设备的检修往往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费用、物质、人力等资源,所以要设置科学合理、层次清晰、责权明确的组织机构,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如编制检修计划、检修过程的实施和控制、对检修成果进行验收与试运行以及进行检修总结、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检修管理目标的设置突出了以目标来统一和指导检修行为。在策划管理中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任务高效、规范地推进,导则同时对现场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费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该导则建议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A级检修间隔为4~10年,并在两次A级检修之间安排1次B级检修,以及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并视情况增加1次D级检修;主变压器A级检修间隔为10年,并且每年安排1次C级检修(A级检修是指全面解体检查修理,B级检修是指针对存在的问题部分解体检修,C级检修根据设备老化、磨损规律进行有重点的检查、评估、修理、清扫及更换少量零件,D级检修是对附属设备进行消缺)。水轮发电机组检修停用时间,当转轮直径<1200mm时,混流式或轴流定浆式水轮机A级检修停用30~40d,B级检修停用20~25d,C级检修停用3~5d。

2.3 检修方法

以水轮发电机定子检修为例,检查项目和处理程序如下:(1)定子铁心与通风沟是否有过热痕迹;(2)线棒是否有松动(包括端部帮带和垫块)、损伤、裂纹、电晕形成的白色粉末;(3)线棒接头、极间连接、引线接头是否有过热现象;(4)定子铁心、齿压板、压指是否有松动移位现象;(5)线棒和端箍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或摩擦现象;(6)铜环引线夹固定是否有松动现象;(7)槽楔有无松动,垫条有无脱落;(8)用洁净、柔软的白布擦拭线棒和引线,然后用压缩空气吹扫上、下风洞;(9)若吊出转子检修应清扫通风沟;(10)喷漆并恢复编号。

3 结语

水电站机电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管理在水电站生产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质量与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落实责任制就很难保证质量,不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策略就也很难提高效率,因此水电站应在这两方面下足工夫。

参考文献:

[1] 牟铁江.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2):13-14.

[2] 庞凯.简述如何加强水电厂机械设备检修与维护管理[J].中国机械,2015(24):138-139.

[3] 潘华泉,谭学文,郑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在百龙滩水电厂的实践与探索[J].红水河,2015,34(4):87-89,92.

猜你喜欢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
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
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深化设计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
俄最大水电站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