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分析

2015-10-21 16:40马义鸿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策略分析

马义鸿

永平县博南镇水利站

摘要: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仍然存在某些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分析

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灌溉问题,但是受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技术、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遇到了一些阻碍,长期以往将对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在探讨当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之上,进而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1]。

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切实可行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相关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系统不完善,规范性较差。有的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很优秀,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方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农田灌溉水利体系,另一方面造成了对前期规划的浪费。

尤其是在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短缺,导致在管理方面的财力投入较少。虽然国家比较重视这些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在规划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向它们倾斜,可是在许多偏远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依然会遇到资金匮乏的状况,更有甚者因为缺乏连续的财力投入不得不停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资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2]。

(二)科技成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转化率不高

建设现代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真正实现利民惠民目标的必由之路,要建成现代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要有科学技术作为保障,提高科技成果在具体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转化率。据统计,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50%,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若不能用先进的科技有力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国家愈发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完善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科技成果在水利工程中的利用率也愈发要得到关注。

有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没有使用先进的技术,导致人们面对农田自然灾害束手无策,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灾害,不利于提高农业产量,阻碍农业的发展,所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转化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一)改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策略

1、把握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进行整体规划

建成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工程,不能缺少科学的管理,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清楚了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立足整体规划。首先,有关人员应当明确建设方向,明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只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够确定以后的工作重点。其次,规划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过程中的重点工程以及次重点工程。特别是在规划重点工程时,要注意考虑区域环境,尽快确定现阶段应当立即改进的工程项目,从而推动当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宜早不宜迟,所以,有关人员应当尽早进行安排部署,及时了解当地的新形势,调研当地的新情况。时间安排上,每年的冬季有关人员就应该规划好来年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或者高标准的完成未来三年或者五年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对整体规划的可行性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

假如要建设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先建设示范基地,达到探索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目的,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当开展示范性演示,这样做能够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比如目前我国很多省份都有关于节水、动土研究、水保等项目的示范基地,基层单位可以到这些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学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从而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少走弯路[3]。

2、增加资金投入,合理利用建设资金

为了确保科学分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保证不同区域的和谐建设,相关部门应当维修、改造、扩建已经建好的水利工程,从而适应水利发展的需求。此外,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地方财政投入,调动群众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府资金的效用,鼓励农民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从而减少人力资金的花费,保证重点工程不会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出现延误。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很多设备,这些设备的质量会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所以,要有一部分资金投放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更新上。

为了避免发生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被挤占农用的现象,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监察资金的使用情况,定期让财务管理人员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每一笔专项资金都切实用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二)改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1、推广使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长远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当以创新为本,与时俱进,从根本上讲,安全高产高效的农田水利工程要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可以实现高效节水、保护地下水、改善水质。科学技术的运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比如在我国干旱地区,可以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建设“水利湿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关管理部门应不断更新和创新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有效的解决新问题。

与此同时,在推广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切忌闭门造车,发达国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有更加丰富的经验,相关人员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

2、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的素质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尤其是新技术的推广,关键就在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新技术,掌握使用新技术的方法。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专业人才。相关人员正式上岗之前,应当接受全方位的培训,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培养技术骨干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才能。在引进新技术时,要与相关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比如應当定期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深造,根据具体岗位和市场的需求选拔能力高的人才外出学习。当前较为普遍的做法为开设水利工程方面的培训班,对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同时,还应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了拓宽他们的眼界和视野,要不断向他们介绍最新的技术,只有这样,他们在具体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才能更有前瞻性,避免水利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整体规划,保障资金的利用率,开发新技术,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惠农强农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性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3:34-35.

[2]马伟利.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2:161-162.

[3]郭玉寿.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甘肃农业,2013,19:70-72.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策略分析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