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利水电项目建筑施工各项技术及管理工作

2015-10-21 16:40王飞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工程建筑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王飞

江西晶太水利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过程中,由于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对于项目本身的要求和标准也相应的提高了许多,无论是施工技术或是工程管理,均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从管理与技术、质量与安全多个方面对工程管理作出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多,虽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着工程整个施工质量的好坏程度,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要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加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加强整个工程的管理和控制,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建筑施工水平。

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1.1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都是为了对河道来水进行控制,掌控水流时段和水流流量。导流方案的选定,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造价和安全渡汛。事先要做出周密的设计,施工导流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工程特性来制定方案,所以在进行施工导流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不仅要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知识,还要对地理知识和气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围堰是导流工程中的临时性挡水建筑物,围堰要占用河床,水流对围堰的冲击力特别大,所以围堰一定要坚固可靠,要全面考虑结构复杂性与稳固性,减少因过水面积狭窄,水流加快,流量加大。土石围堰施工接头处理,通过扩大接触面嵌入岸坡,以延长防渗体的接触,防止集中绕渗破坏。混凝土围堰应建在岩石地基上,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抗冲能力大。

1.2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是现在比较新兴的筑坝技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开始于1979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现利用碾压混凝土做临时工程,效益明显。如今,已完成的碾压混凝土有510万m3。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特点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齐、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混凝土,采用與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及铺筑设备,用振动碾分层压实。碾压混凝土坝既具有混凝土体积小、强度高、防渗性能好等特点,又具有土石坝施工程序简单、快速、经济、可使用大型通用机械的优点。碾压混凝土坝的温控措施和表面防裂,采用低热大坝水泥、多掺粉煤灰、用冷水拌合、对骨料预冷降低浇筑温度,对于浇筑层顶面防裂,通常采用尽量缩短层间间歇的方法,在下层顶面未出现接应力前应及时覆盖新浇混凝土。

1.3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也开始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来提高技术水平比如GOS技术通过测角、测距来进行地面定位,满足测量需要。使用CAD技术来加强构图能力和减轻运算压力。使用GIS和数据库技术帮助工作人员获得精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2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

2.1管理与技术相结合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一般规模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技术措施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在各种条件受制的情况下,工程建设要进行严密的管理和组织,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保障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在工程建设中,技术是核心,管理是手段,需要把这两者充分融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加强技术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很多都是粗放型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的管理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系统的组织管理制度,以相关负责人为首,建立公司、项目、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岗位,实行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每位管理人员要对负责技术或者流程进行技术管理,对事故、故障进行分析和反馈。建立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之后,要有行之有效的运作程序。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重要环或者重要技术举行研讨会,提出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革新技术,总结经验,克服各个技术难关。不断研究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使新工艺、新技术发挥最大效果。在对设备的管理中,要定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随时保证设备能够进行正常运转,及时对故障或者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在资料管理中,让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持,保持文字、数据、图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管理,保证能够随时调出相关资料进行查阅。

2.2质量和安全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质量与安全隐患,关系工程功能、使用寿命。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执行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素质得到提升,运用一定的经济考核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行为。

(1)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其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材料,还要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其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检测。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做好分部、单元、工序工程三检制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单元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单元及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做到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项目部终检,各部门严把质量关,出现问题应立即整改。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质量控制的重点,要与一般的控制项目进行区分。质量控制点主要有两类,一是新技术、新工艺,因是第一次施工,质量无把握,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如模板接缝、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以及混凝土表面裂缝、蜂窝、气泡等质量通病。对这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事关大局,其责任重于泰山。如何确保安全生产,重在抓好基础管理。安全工作着重在于生产现场管理,强化生产现场的施工管理,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工程施工前,一定要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做细。任何分项工程施工方案都有安全技术措施,工作计划要细,防范措施要细,人员分工要细,机械设备准备要细,施工工具安检要细等等,不出现安全事故隐患。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同时落实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报告项目负责人,对违章操作,立即制止。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在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质量和安全,要对技术标准和技术难点进行归纳总结,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实施。再对相关环节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段保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2]张定芳.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体会[J].甘肃农业.2015(22)

[3]刘增杰.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4]刘磊.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在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

[5]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

[6]宋元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猜你喜欢
工程建筑水利水电施工技术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于如何提高工程建筑质量控制的探讨
论工程建筑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
电力工程房屋渗漏破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