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2015-10-21 16:40何群艺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灌浆水利水电施工

何群艺

珠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浆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入手,重点对其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施工技艺和改进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施工

1.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是必须使用的一项技术,其施工环节比较繁琐,施工管控也相对复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前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尤其要对施工技术人员的选取及施工材料的选购等方面予以高度重视。

2.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浆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涉及面大、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难度高、工程的系统性强是水利工程施工的显著特征。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可以较好的控制水流,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分配利用水资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方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数量也不断增多,随着水利工程发展空间的日益扩大,使得人们对水利工程地基、坝体稳定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具体说来,该技术是对灌浆原料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而使其进入预定位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承载性能、抗漏性能以及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现今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早已大范围的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并且其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它能使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抗漏性能、结构稳定性、抗裂性等都能符合有关施工要求,能够促使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大大提高。

3.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隐患产生的原因

3.1水利工程的填料压实度没有达到施工要求

坝体的填料压实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建设原材料、设施设备、施工条件、人员操作、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所以最终就会使得水利工程坝体的填料压实度难以达到工程项目的标准化要求,这也是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关键因素。除此以外,外界条件与各类承载体的负荷量会发生变化,并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作用,水利工程土基塑性会逐渐弱化,最终让水利工程出现差异性的沉降现象,逐步威胁着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2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工序

软土地基区段会由于地基下降而产生水利工程施工隐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规划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对地基的钻探深度不足,没有实时地察觉到水利工程施工位置存在软土地基,或者没能够精确地测量出软土地基所涉及的范围大小、深度以及其性能等资料,最终就导致部分水利工程施工规划缺乏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或者所选择的加固方式不够完善、合理等问题。除此以外,水利工程项目所选用的软土地基加固处理计算策略在根本上脱离了实际情况,没能很好地反映出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基本性能,因此最后就使得工程落实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更严重时会导致水利工程出现大规模的沉降现象。

4.水利工程中常用的灌浆施工技术及改进措施

4.1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灌浆施工技术

第一,无塞灌浆技术。无塞灌浆方法也可称为孔口封闭灌浆法,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上到下、循环进行灌浆、不待凝的灌浆技术。该种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有一种方法,实践证明,与塞帐幕灌浆技术相比,无塞灌浆技术的应用可缩短50%左右的施工时间,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塞堵质量,避免工程施工返工大大提高了帐幕灌浆质量。

第二,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将该种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不仅可有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裂缝灌浆技术在应用工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如今其已经发展成為混凝土构筑物堵漏和加固的一种重要技术,同时成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诱导灌浆技术。在对水利水电灌浆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的相关要求所存在的差异性,创造条件进行相关设计,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证工程设计既能有效抵挡泥土侧压力,同时又可有效防渗漏的灌浆帐幕工程。此外,还要对浆液流动的具体控制范围进行设计,促进工程基础加固操作可有效进行,提高工程基础牢固性,这便是诱导灌浆技术。诱导灌浆技术在广义上还包含有电渗化学灌浆等技术。

4.2水利工程灌浆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第一,加强对水泥浆质量的控制,适当对水泥浆浓度进行调整。水泥浆是开展水利工程灌浆施工项目的重要原材料,其主要通过粉煤灰、水泥、水等物质的混合而制成,而且水泥浆的配置比例直接对水泥浆的保水性与可泵性、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保证高质量、高效的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实时地对水泥浆浓度进行适当地调整,让水泥浆原料与水的混合比例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当水泥浆灌注总量固定且处于相同正压条件下,某水泥浆的灌注重量超出水利工程既定的工作要求,且水泥浆的灌注压力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时,施工人员则应当对水泥浆的浓度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工作。除此以外,如果水泥浆的灌注吸收率以及灌注泥浆总量处于固定的条件下,当水泥浆的灌注压力普遍超过施工设计方案既定的要求,则应当适当调整水泥浆的浓度。

第二,注重灌浆顺序。正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灌浆顺序主要分为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两种灌浆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较强的灌浆压力来有效地提高灌浆质量,其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地解决某项施工问题,尤其适用于岩层破碎或者岩层发育良好的施工场所。而后者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造价成本,节约不必要的施工时间,从而让水利工程项目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可是由下至上的灌浆方式需要水利工程的成孔能够一次性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要求,并且需要进行分段灌浆工作,即只有在下段区域施工完成之后才能开展上段区域的施工任务。事实上以上两种灌浆顺序均各具优缺点,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做一挑选,一般只有一种灌浆顺序是满足施工单位施工需求的。具体施工流程图如下:

图一 灌浆工艺流程图

第三,严格控制灌浆压力。一般而言,水利工程的灌浆压力可分为一次性升压和递进式的升压两种类型。为此,水利工程作业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来进一步地挑选合适的升压方式,比如面对的岩层缝隙较少、岩石较为坚硬的情况时,则可以选择一次性的升压方式来确定灌浆压力,而如果面对岩层缝隙较大的情况时,则应当选择递进式的升压方式来确定灌浆的压力,通过分段加压来将灌注压强提升到施工要求的规范化范围。

第四,加强对水利工程灌注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在水利工程落实过程中选择灌注施工技术来加固工程质量时,作业人员应当事先准备好工程所需的数据信息与资料文件,对水利工程的全部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地检测工作,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能够完成达标要求。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当在对钻孔落实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对岩心进行一系列必要的质量检查与检测工作,此外还要开展钻孔水压的检测实验,按照实际规定要求来严格进行钻孔水压检测步骤,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质量。

5.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的一项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灌浆施工技术对工程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灌浆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灌浆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及常见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优化工程施工设计,改善和创新施工技术,完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式,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28-29

[2]谭劲.接缝灌浆技术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3(09):48-49

[3]魏庆军.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10):48-49

猜你喜欢
灌浆水利水电施工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研究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探讨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小满过麦畴有感
浅谈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
对完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