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措施在电气控制装置安装方面的应用

2015-10-21 16:40陈群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干扰源触点屏蔽

陈群

泰州创业水电安装服务有限公司 225300

为保证电气控制装置可靠运行,使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正确地达到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在安装方面必须采取抗干扰措施,克服来自柜外的各种干扰,根据实际经验,安装方面的技术措施主要有8点。

1、柜体正确接地

一般所说的接地是指一点接地。如不同电位的两点以上的位置同时接地时,将形成干扰源。接地电位的大小,除了与电流的幅值和波形有关外,还与接地极的大小、形状及接地极附近大地的电导率有关,应该按照有关要求深埋接地极,接地电阻一般在4~108以下,越小越好。每个柜体应分别引线至接地铜母线上。不能用串接方式,防止不同电路的地电流流经公共地线。接地线和接地母线的截面积应足够大,尽量减少接地电阻。有些柜体的接地螺钉孔已喷上油漆或涂上凡士林,应除去并擦亮,保证接地良好。

2、采用合适的屏蔽方式

屏蔽是用铜或铝等低电阻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容器,将空间电力线和磁力线的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止电磁干扰。一般分为两种:干扰源在屏蔽体的外部,称为被动屏蔽;干扰源在屏蔽体的内部,称为主动屏蔽,按屏蔽范围又分为整体屏蔽和局部屏蔽。前者将整个电气室屏蔽起来;后者指柜体屏蔽或弱电插件屏蔽。无论何种屏蔽,都要注意屏蔽体的良好接地,才能达到抗干扰的目的。大容量装置一般至于电气室,环境较好,但引至操作台的导线较长。重要的控制线采用屏蔽线,屏蔽体的一个端点接到控制电路的公共零线上,避免多个端点同时接公共零线共阻抗耦合干扰。对于共地式电路,此公共零线与地线相连。对于功浮式电路,此公共零线不与地线相连。

3、增大两根导线间的距离

两根靠近的平行导线,存在分布电容C和互感 M,其大小与平行导线的长度、距离和线径等参数有关。当感性负载突变时,电源将产生瞬变的高频振荡电压。如果交直流动力线与信号线互相平行,该瞬变电压通过两线间的分布电容传输到信号线上,产生干扰电压。为此必须减少两根导线的分布电容,既要增大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或者将两根导线垂直交叉。容量不大的单项电源线及长距离传输的信号线宜用双绞线。因双绞线相邻的绞合方向相反,局部的感应电压相互抵消而接近于零,故得到广泛应用。布线时,注意将低电平信号线与交直流动力线分开穿管或分层不线,并有足够的距离。

4、重视外引导线的转接方法

每个柜体之间或控制柜与操作台之间的连线大多采用接线座。如果有些控制线需用拔插方便的插头插座转接,最好将插头插座两边对应的两个触电并联起来,作为一个接点使用;焊接时特别要避免虚焊现象,保证接触良好。有的引线很长,低频信号衰减较严重,可考虑加接控制信号放大器,即应用变电平传输方式,起隔离和恢复信号幅度的作用,对防干扰大有好处。

5、采用稳定的直流控制电源

直流电源布线的杂散电感会形成干扰源,如果操作台远离控制柜,则操作台所需的直流控制电源应取自专设在操作台内的直流电源。对直流电源的

要求:(1)容量足够大,一般要达到实际需要的1.5倍左右;(2)电源进线应接上交流电容;(3)电源变压器一、二次绕组之间加入屏蔽层,吸收dV/dt,该屏蔽体与铁心同时接地,达到静电屏蔽目的;(4)增大输出端直流滤波电容,尽量减小直流电源的输出阻抗;(5)调节器与脉冲行负载不能共用一个直流电源,以免受干扰;(6)共用直流电源时,接至每个负载的导线应分别从直流电源输出端引出,不能采用串接连线形式,避免共阻抗干扰;(7)适当增加引线横截面积,降低导线电阻,尽量远离控制电路布线,最好采用双绞线;(8)直流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较高频旁路电容(陶瓷电容0.01~0.1μF)和低频去耦阻容网络(R=10~27Ω,C=47~200μF)。

6、克服现场各种电磁干扰

接通或切断大电感线圈时,会产生高电压及较高的dV/dt值。因此,现場各种交直流接触器和继电器分合时,会产生各种电磁干扰。在电机接触器主触头的负载侧应并按适当参数的阻容网络:在直流接触器、继电器或电磁阀的线圈上反向并接二极管;在交流接触器或继电器的线圈上并接阻容缓冲器(R=10~20Ω,C=0.22~1μF)。其作用都是吸收接通或分断时所产生的过电压。

7、正确安装附加设备

附加设备安装不当也会产生干扰。如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包含两种干扰频率:一种是整流子齿槽感应和换向产生的谐波干扰频率约300~400Hz,可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T”型网络滤掉;另一种是由于各段传动轴中心线有偏差,高速运转时会发生机械振动而产生的几个至几十赫的低频干扰信号,可用有原滤波器来消除。此外,还要注意机械设备安装的正确性,防止产生共振现象。

8、减少联锁触点

继电器触点开闭时产生的火花放电,也会形成噪声干扰源。故要尽量减少联锁触点,必要时可在触点上并接RC网络,防止触点机械颤动噪声对控制电路的干扰。

上接第469页

3.5 加强故障抢修施工管理,配置专业施工机具,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受故障性质、大小、天气、地理环境及客户配合等因素的影响,排除故障的现场施工耗费时间不确定性较大,本身提升的空间也不大。根据2015年全年的抢修记录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某供电所低压故障现场施工的平均时间为23.5分钟,中压故障现场施工的平均时间为183.22分钟。由此可见,抢修物资储备、抢修人员技能水平、抢修机具、天气因素等是影响这一环节的主要原因。

为提高故障抢修现场施工效率,我们将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一是配置通讯设备,对抢修过程统一指挥,提高抢修的效率和质量;二是配置常用的大型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量较大的故障抢修需要;三是配置专业的配网抢修车,车内配备满足常见低压故障及小型中压故障抢修的工器具和设备,以及定位设备、通讯设备、车载应急指挥系统等;四是配备类型、数量齐全的抢修备品备件,提高故障抢修的专业化程度,缩短故障抢修的时间,提高故障抢修的效率;五是配置专业的施工现场3G无线传输系统,由视频信息采集压缩系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和监控管理中心三部分组成。施工人员可以实时的将电力施工现场的视频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传送回的视频信息同时对多个施工现场实施远程指挥。

4 结语

通过对配网抢修过程的细化研究,我们制定了一套提高配网抢修效率的策略。研究应用智能配电网管理技术,将使配电网抢修的效率明显提高,从而实现了供电可靠性的明显提高和停电时间的显著减少。从而,从整体上有效提高了故障停电处理工作的水准,以更有效的工作模式,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曾伟坚.配电网故障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03(8).

[2]邬才斌.县级供电企业智能配网故障抢修管控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9).

[3]刘永奇.面向未来的智能电网[J].中国电力.2008(6).

猜你喜欢
干扰源触点屏蔽
三千2号切丝机操作面板安全指示灯显示功能优化
地铁列车继电器触点可靠性及对策研究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屏蔽
如何屏蔽
变频器运用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影响及干扰
屏蔽
民航VHF地空通信干扰问题研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