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1 17:10姚俊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GPS技术测量水利工程

姚俊

摘 要: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工程项目,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工程质量成为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做好前期测量工作是关键环节。GP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工程测量中,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全天候工作,且实现了高精度测量,不仅降低了测量成本,而且还对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中所存在的不足予以了补充。本论文着重于探究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GPS技术;测量;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到国计民生,要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而顺利地展开,就要重视工程测量。GPS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测量中,根据工程测量需要对软件测量技术和硬件测量技术不断地研发,由此而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一、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现状

现代水利工程对测量技术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在特殊地区测量,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难以获得高精度数据。应用GPS技术,对传统测量方式以改变,使得测量工作从控制、碎部、施工放样到监测,都构建了系统化模式。从目前的水利工程监测情况来看,采用GPS技术对于水坝的坝体进行变形监测,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监测环节。采用GPS技术对水下的地形进行监测,由于GPS可以做到实时监测,针对河床平面的变化、高程变化等等都可以准确监测,以为制定防洪资料提供基础资料[1]。

二、运用GPS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GPS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测量的程序

水利工程测量中,运用GPS技术需要经过4个步骤,即GPS测量仪器的选择、静态测量方法、快速静态测量方法和动态测量方法。

GPS技术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接收机,虽然接收机分为单频和双频两种,而且测量的准确性差异不大,但是单频接收机的信息接受效果会更好些。同时,还要根据检测要求选择高质量的检测机,以确保数据信息能够得到有效处理,获得正确的结果。

静态测量法是通过布网将所有的测量点都建立连接,形成环状,同时还要对基准点和流动点之间的距离把握好度,最好是能够控制在20公里以内,以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测数据。

与静态测量法有所不同,快速静态测量法要在实现设置的基准站上确定放置接收机的位置,以使其能够有效地实施卫星跟踪工作。所有通过卫星跟踪所获得的信息,都要传送到移动站,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得出所需要的结果[3]。

(二)影响GPS技术准确测量的因素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虽然GPS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通过卫星运行和信号传送进行定位观测,就会受到一些不可抗拒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包括天空的能见度、气压、电离层、对流层等等。

GPS 接收机通过接受卫星信号传输导航信息,信息传输的速度会受到天空能见度的影响。如果天空的能见度低,导航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就需要延时判断,由此而影响传输效率。当导航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比如高山、森林以及高层建筑物等等,信号接受效率就会相应地有所下降。

气压水平对GPS 接收机的信号接受具有一定的影响。虽然GPS气压测高的精度相对较高,但是会由于测高水平不够而影响测量数据的精确性。(下图1为水利工程测量中GPS 接收机的信号传输图)

由于GPS信号是在空间传播,大气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会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质量,特别会对信号传输的路径以改变,以至改变信号传输速度。

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对GPS技术的应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规则区域的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以不规则区域居多,为了获得精准的测量结果,可以应用GPS 技术,而不需要多级布网就可以完成。GPS 技术是以跟踪的方式进行动态测量,可以将信号接收机放置在待测量不规则区域的一个基准点上,通过传输GPS信号以不间断跟踪,达到跟踪时间段之后,将运动载体所在位置确定下来[4]。各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位置确定下来。将所有的点连接,就可以绘制出运动载体的运动轨迹。轨迹范围即为需要测量的区域范围,由此而计算出所在区域的面积。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灌区地形图的测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灌区地形图的测绘,可以采用布网的方式,即将测量控制网建立起来,对所测量位置的平面坐标确定下来,获得测量结果。对测绘水利水电工程的灌区地形图,应用这种测量方式,测量精度跟高,且避免数据转换的问题存在。由于测量过程中不会缺乏中立数据,运用GPS高程拟合法就能够获得测量结果。GPS高程拟合法用于灌区地形图的测绘,是采用灌区布网的方式将高程点确定确定下来,一般会采用量WGS84坐标系,运用GPS技术进行大地高程测量[5]。应用数学拟合法计算测量点的正常高度,将平面坐标建立起来,并计算出高程异常值,即可构造出大地布网。将待求点插入到高程异常值,就可以获得待求点的坐标,由此而实现正常高数据转换。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动态与静态的测量

RTK技术是实时动态技术,作为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新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采用RTK技术,可以提高GPS测量的工作效率。从RTK系统的构成上来看,包括三个部分,即基准站、流动站、数据链,可以实现实时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所在施工场地如果为一般地形,采用RTK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将5公里半径内测量完毕。操作也非常快捷,只需要1秒钟至2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测量人物。对地形的测量,每个测量小组每天就可以完成1.0-1.5平方公里的地形测绘,而且精度高、效率高。RTK系统具有极高的自动化程度,而且集成化程度较高,特别是RTK系统可以胜任测绘外业,且能够保证作业精度。通常情况下,RTK系统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而且不会存在误差积累的问题,只要流动站配备有高效的手持操作手簿,配置相应的软件,就能够对水利工程实现多种测绘而不会出现误差。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技术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GPS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测量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而且还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由于GPS技术为动态测量技术,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地跟踪测量,并对观测点动态定位,因此會提高水利工程测量工作质量,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建江,李冬梅,严新军.GPS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高精度变形监测网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1(02):79-83.

[2]王俊艳.GPS 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1(91):179-179.

[3]余学祥,徐绍锉,吕伟才.GPS 变形监测信息的单历元解方法研究[J].测绘学报,2012,31(02):123-127.

[4]吴斌.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体现[J].低碳世界,2015(03):79-80.

[5]张华海,金继读. GPS 定位技术在地面形变测量中的应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124-131.

猜你喜欢
GPS技术测量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析路桥设计中新技术的运用
浅析道路工程中运用的GPS技术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