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2015-10-21 16:40李勇祥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问题策略

李勇祥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325027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通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正逐步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由于勘察行业的发展日益壮大,在岩土勘察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时有发生。本文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策略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

1 取样与勘探

勘探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是根据岩土地区的具体地貌而言,现实工作中最常见的手段有坑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以及触探等等。而触探又被分为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这也是由于岩土地区的具体地质特征决定的。静力触探主要作用于探测连续的测试土层以及土层内部性质变化,对于土层内部被难以探测的沙土以及粘性较强的土层都能起到较好的勘探结果。一般情况下,静力勘探不能单独使用,因为静力勘探无法精准判断地质结构。温州地区为典型的滨海软土地基,浅部为巨厚层的淤积软土,勘探孔深度一般较大,温州地区的勘察单位往往采用钻探为主、与静力触探相结合的勘察方式,以提高勘探的效率和质量。

2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是岩土地质勘察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确保房屋地基岩土性质符合施工的需要,全面掌握工程所在地的土质条件,判断地质条件是否达到合格的施工要求,一般地质测量需要遵循严格的工程进展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将其分为三个阶段:选址、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以上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全面勘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环境,并保证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在初次勘察结束,需要进行多次核对和检验,确保工程地质勘查质量,并切实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3 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

由于岩土工程质量勘察检验相对困难,因此要求在综合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各项岩土技术参与,在获取技术参数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这两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弥补。例如原位测试指的是在不破坏土体结构的基础上,模拟真实的土层结构,但是原位测试难以测量路径以及边界,试验不经济。而室内测试指的则是在获得岩石物理学性质以及地下水质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设计参数,在实际工作中被大量使用。

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勘察管理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勘察单位主要由地矿、水文单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而随国家的经济建设脚步相对较快,大量的新生的资质尚浅的勘察单位进入勘察行业,勘察行业的资质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且部分中小勘察单位缺乏必要的勘察经验的现状,这也是建筑行业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近年来大量的新生勘察单位进入,导致勘察行业出现“僧多肉少”的局面,恶性低价竞争事件频发,勘察质量难以确保。以温州勘察市场为例,现在温州地区开展勘察业务的单位就有近四十多家,部分私人及中小单位在业务开展中,为弥补技术优势的不足,提高业务竞争能力,以低价进行竞争,严重扰乱正常的勘察市场。以温州滨海某交通樞纽工程为例,按2002年勘察收费标准计算,勘察费用在100万元以上,进过多家勘察单位的“激烈竞争”,最后委托的勘察金额不足20万。恶性的低价竞争,严重降低了勘察成果的品质、制约了一些优质勘察单位的创新及发展空间,对整个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存在毁灭性的打击。

2 建设单位操作不规范

建设单位是建筑领域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很多业主单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勘察工作认识不足,忽视勘察质量要求,肆意压缩勘察单位的工期,甚至个别业主单位法律意识淡漠,操作混乱,这就使得部分勘察项目在资金短缺、时间不足情况下开展,严重制约勘察质量。以我院完成的某住宅小区为例:某建筑面积十几万平米的大型住宅小区,按正常工期最少需要30天,业主单位工期仅20天,整个施工过程都在加班加点中完成,留给工程负责人数据分析、报告编写的时间仅2天,严重违背了精心分析、精心设计的原则。

3 勘察报告编制不规范

按照规定,地质勘察的最终结果需要以报告的形式呈报,并且报告中的各项数据是作为整个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的依据,而且需要综合分析勘察的原位测试结果数据和室内试验的测试结果,以及搜集到的地质地区的直接和间接资料进行整合、检查和校对。在全面探讨的基础上,提供设计施工所需参数,针对项目特征进行岩土工程评价,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并提供地质平面图以及工程地质剖面图等图件。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部分勘察单位的勘察报告内容不全,报告内容缺乏针对性,提供的设计参数依据不足等,且责任人意识不强,勘察报告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业主审批手续、上级检查使用,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不能够为实际的建筑项目提供可靠依据,勘察项目报告作用大打折扣。

三、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相关对策

1 提高勘察领域的准入门槛

上文提到由于勘察单位的资质良莠不齐,很多资质较浅的勘察单位进入勘察领域,承接开展勘察工作,导致勘察市场混乱不堪,勘察报告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提高勘察领域的准入门槛是提高勘察单位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需要主管单位制定完善的质量要求以及入行要求。淘汰现存的不合格的勘察公司,提高勘察单位的整体素质。

以温州地区为例,主管单位要求在温州地区开展勘察业务的单位须在温州地区设立土工实验室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根据此项规定能有效的避免土样的长途运输及搬运的扰动及破坏,对土工试验数据的真实性有了有效的保证,对个别技术实力不足的勘察单位进行了有效淘汰。

2015年开始运行的勘察项目网上信息注册制度,对进场施工的勘察项目信息进行实时登记,包括勘察方案、工作量、勘察费用、业主信息、工期等进行网上公开,供各勘察单位进行监督,由勘察协会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进行不定期突查,对于不规范的勘察单位作出严厉惩罚,通过对勘察质量的监管,倒逼勘察市场价格的提升,通过对勘察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整体提高了勘察质量的品质,使勘察行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2 引进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1世纪,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而且只有先进的勘察技术才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而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对于建筑勘察的速度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勘察技术显然不能够满足建筑的施工要求。

勘察单位除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剔除不达标的勘察单位之外,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投入,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建筑管理部门应该大力鼓励建筑勘察单位引进新的技术的工艺,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是勘察单位的唯一出路。

3 提高勘察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行业只有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质量才能够普遍提高,因为人才是万事根本。且地质勘探工作是项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工种,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工艺操作技术。增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岩土勘察工作可持续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地质勘察工作中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周期长,这就要求建筑勘察单位尽可能的采取激励制度,确保单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4 提高整个行业的信誉指标

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企业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诚信水平,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单位的诚信建设,不仅需要单位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符合单位自身发展需要的制度,而且还需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外部监督职能,促使单位在其的监督管理之下,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委会企业的利益,实现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四、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提升是整个行业各个环节的整体质量提升,而非其中某一个部分的质量提升。因此,岩土工程的质量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参考文献:

[1]胥勋剑.刍议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1(11).

[2]叶明.刍议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1(09).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问题策略
岩土工程特点与专项监理技术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