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10-21 16:40彭典华
基层建设 2015年3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

彭典华

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治理环境污染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加强环境监测。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且加以解决。要想使环境监测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明确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促进环境监测技术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环境压力;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技术

最近几年,环境和资源对于我国的发展约束越来越大,环境的污染情况正在不断的恶化,新的污染物和持久陛的污染因素造成的危害也在一步一步地体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国内外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我国“十一五”计划里面的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就是放在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完善和加强相关的环境监管系统上的 环境保护的基础所在以及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环境监测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就是了解到现在环境质量的状况以及之后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的诱发因素,对环境污染物的总体排放有一个详细的统计,并且有相关的技术作为支撑,给我国现在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证。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才刚刚起步,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和外国的环保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总体水准比较低,环境污染情况还是非常严重,总体的技术水平还处在一个较差的阶段。

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环境监测参数缺口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逐渐提高,因此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监测要求。当前,一些环境监测方法已经显得比较落后,有些环境监测仍然沿用很久以前的标准就无法满足现实的环境监测需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监测方法的不断研发和更新。在当前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量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对于这些新兴行业来说,如果仍然采用常规监测手段和评定标准,就无法反映污染物的具体排放情况。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兴行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标准方面,一部分环境监测标准的涵盖面比较窄,有一些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不能提供准确度环境污染监测参数。另外,对一些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不足,这也是我国环境监测方面的一个软肋。我国对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开展的比较迟,因此存在监测经验不足和监测手段缺乏等问题,没有掌握先进的监测技术,另外还缺乏相关仪器和设备,因此这方面的监测参数缺乏准确性。

2、环境监测方法缺陷分析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比较落后,废气废水的排放标准与时代发展脱节,缺乏完善的环境监测分析体制,环境标准的欠缺使得环境监测存在很多瓶颈制约。而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监测体系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监测技术也更加科学。先进的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弥补其他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缺陷,利用这种环境监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范围和监测的连续性,而且监测的实时性和灵敏性更高。应用遥感监测技术需要监测人员具备很好的职业技术水平,它对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3、环境监管力度不够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只有严格落实监管措施,才能得到最终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客观分析环境状况提供可靠的依据。以往政府对环境监测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因此在环境监测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以至于环境监测站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评价报表的客观性也不精确。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一些环境监测标准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

4、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滞后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工作发展滞后,缺乏完善的应急监测技术,因此对于一些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难以应付,如果按照标准监测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的环境监测系统尚不完善,无管是在普通

监测设备配置方面,还是在应急监测仪器配备方面都相对欠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非常落后,而且在很多应急监测仪器的使用方面存在限制,部分监测数据只能做半定量使用,不能很好地发挥监测效用。

二、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改善对策

1、加强突发污染事故的快速监测技术研究

要分清应急监测工作重点,在环境污染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及时确定污染物,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来源,并快速分析监测结果,以便及时处理环境污染突发事故。要采取多种方法调查取证事故原因,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要采取应急多种手段,在应急监测方法中,加强现场快速分析能力。对于应急仪器中的流动监测车,应该随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标准的应急监测方法制度,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加强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

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果至关重要,监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监测水平。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环境监测的难度,更加需要环境监测人员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因此,要更加注重环境监测人才的培养。要下大力度对现有的工作体制和相关制度进行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人才竞争意识,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引导环境监测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确保环境监测队伍的职业技术水平。

3、做好立法工作,確立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地位

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已经越来越紧迫了面对着环境监测技术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首先我们应进一步的完善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以法律为基础从而充分的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性。其次崖体人员应真正的认识到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要想保证多项环境保护措施的顺利实行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监测技术所以针对环境监测技术我国的环保部门应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同时应不断的健全环境监测技术的工作制度确保每一项环境监测的技术措施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针对一些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应严格的遵照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为对其进行惩罚和处治。

4、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建设环境监测技术

作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最主要场所环境监测站能够搜集到环境监测工作完成后所得到的数据,并且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因此建设相应的环境监测站是十分有必要的而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环境监测技术的效用那么就必须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站。因此应加大建设环境监测站的资金投入力度应多吸收国内外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先进思想,政府部门应主动的通过各类渠道引入资金从而强化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在我国相关政策规范的指引下在实行市场体制的趋势下我们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的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站从而真正的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总结

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的参数缺口、监测方法缺陷、实际监管工作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并且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人民的环境保护观念逐渐加强,这就对环境监测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应该更加规范化,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则要求,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充分发挥环境监督与保护的作用,切实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发展负起责任,要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确保环境监测结果的权威性,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君.新时期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3(03):l38.

[2]祁春满.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3Zl:150-l51.

[3]张震南.试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137.

[4]李大伟.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析中的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10-12.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探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环境监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