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技术改进方法剖析

2015-10-21 17:10邱祥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技术改进水利施工影响因素

邱祥龙

摘要: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地域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气候也各不相同。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降雨较多的省区之一,年均降水量在1340毫米以上,降水相对充沛,但是总体分配不均且年际变化大,相比之下,南部与东部相对较多,北部与西部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浪费与污染十分严重,可用水源非常紧张,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越發凸显出来。本文对影响水利施工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处理建议。

关键词:水利施工;技术改进;影响因素;处理建议

1前言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水利工程目前在建设规模和质量上均有显著提升[1]。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关技术的应用或操作不合理,还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显眼,但是,对于水利工程来讲,任何细微的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严重缺陷。因此,水利施工丝毫不能马虎,对于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重视加强改进。

2水利施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对水利施工的影响是最大也最明显的[2]。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工序都需要人去完成,工程管理也是人在负责进行。所以,人在水利施工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对施工效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是直接操作者,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水利施工一般均会要求知识储备完善、职业素质高的技术人员负责项目的具体施工作业,这样是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在具体人员确定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技术人员的科学选择。首先要明确的是,水利施工是一项质量要求严格且施工难度较高的复杂工程,所以,技术过关是人员选择的首要条件。技术人员不仅要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明确原理,还要具有实践经验,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其次,技术并不代表着一切。在技术合格的基础上,还要对施工人员的道德情况、职业素质与责任心进行考察,对于可能会影响其施工操作行为的相关因素都要进行一定的考虑。总而言之,水利施工人员必须德才兼备,不仅要服从管理规章的要求,还要有原则、纪律性强。

2.2机械因素

机械是水利施工的辅助工具,应用得当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在设备、机械选择的过程中,除了要保障其性能与工程要求相符之外,还要关注设备的实用性和成本情况。同时,考虑到设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损坏等情况,水利施工应尽量选用一些维护方便、故障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的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重视加强对于施工设备的科学养护,确保设备性能正常,可以在施工中使用。

2.3施工因素

施工采取的策略不同,施工效果自然会存在差异。施工方案、组织设计形式、技术应用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如果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水利工程的具体要求不相符或工艺滞后,均有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过高,甚至超出预算的情况。成本增加代表水利施工的流程或环节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水利工程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并且,成本过高也会影响工程效益。

2.4材料因素

水利施工中,材料也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应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在现实中,对于材料必须实行严格的进场把关,将不合格材料、伪劣材料拒之门外。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度性与合理性,防止浪费。

3当前水利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建议

3.1地基方面

地基处理的是否合理、得当,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施工质量。特别是大坝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大坝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与作用发挥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防洪。因此,对其的施工必须要设立硬性指标。地基的科学处理是大坝顺利施工的保障。对于岩石地基来讲,最基本的施工要求是将岩石基础清理掉,清理标准是能够看到坚硬岩石。清理施工的目的和任务,是确保岩石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能够维持一个有效的湿度,可以实现与混凝土的顺利结合,确保二者结合的牢固性。通常来讲,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应注意预留保护层,并将其用湿度适宜的砂石覆盖起来,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加压处理,以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符合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

3.2截流问题

截流施工属于水利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的施工与其他环节相比,风险性较高,因此,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全面的计划,做好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减少安全隐患。截流施工过程中需要实行统一指挥,确保协调施工,维持施工秩序,保障安全。在截流方面,目前多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采取的都是这两种方法:一、立堵截流。二、平堵截流。立堵截流的优势在于施工简便,但缺陷在于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平堵截流的优势在于料物轻、场面宽阔,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高的投入,并且准备工作也比较多,相对比较麻烦。但无论是立堵截流还是平堵截流,最终目的都是保证水流下泻秩序。

3.3导流问题

导流的基本目标是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是保障水利施工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导流方案确定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如期完工,对水利施工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因此,在方案确定前必须进行综合考虑。依照河床位置的不同,施工导流可以分为内、外两种导流方式。与截流通常实行围堰筑坝的情况不同,水利施工中可供选择的导流方式相对比较灵活。就技术应用来讲,导流需满足下述要求:一、确保施工能够在湿度适宜的地面上开展。二、导流不能对附近水环境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在导流过程中,要想保证满足上述要求,就必须对部分河道实行改道处理,实现对河道流向的有效控制,使其与施工计划相符,避免其影响施工作业。

3.4排水问题

水利施工过程中,排水的目的与导流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为了确保施工能够在干地上进行。排水通常在筑坝围堰之后进行,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即明示和暗示。如果水利施工地基坑比地下水位低,水利施工中就需要开展排水作业,以降低施工位置的湿度,确保施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4结语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不仅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率,还实现了水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三峡大坝是我国水利工程的典范,代表着我国的水利施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水利施工的质量要求也在稳步提高,施工技术的改进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现实中,影响水利施工质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为因素,还包括材料质量与机械性能等客观因素。所以,要想保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工程质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就必须重视不断改进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张学强.水利工程施工中有效的安全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255.

[2]李志明.浅谈如何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04):72.

猜你喜欢
技术改进水利施工影响因素
语音业务多系统融合技术研究与实现
电气试验设备现状及技术改进分析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