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0朱金山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应用

朱金山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进一步的发展起来,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土地紧张的问题,针对这一因素的出现,高层建筑也随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这种建筑对于技术要点的要求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逆作法施工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保证了高层建筑的安全和实用,本文探讨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逆作法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 应用

前言

与传统的正作法施工工业和方法不同,逆作法作为基坑支护技术的一种新兴手段,逐步成为高层建筑地下室建设较为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在国外建筑行业的广泛运用已经证明了其相对较好的效果。虽然在一些诸如日本美国等的发达国家,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非常成熟,但是在我国逆作法的施工技术仍是作为特殊施工方法而在建筑行业运用的,在理论和工艺方面均不能满足当前的高层建筑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应用加以讨论,以便更好的促进逆作法的施工技术的发展。

一、逆作法的分类及原理

由于施工过程的不同,逆作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全逆作施工法,也就是在对高层建筑的整体施工过程中,首先将整个建筑结构的支撑通过钢筋混凝土来完成,整体性的浇筑完成后再将建筑材料通过预留孔洞进行加入。部分逆作施工,该施工方法首先要构造一个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大都是通过一部分土方而形成的,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围护结构不会由于土方侧向力的不均衡而发生偏移。半逆作施工,该施工方法首先对高层建筑进行浇铸的是其楼板,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所以在其交叉助梁形成后,然后形成对施工过程起到支撑作用的围护结构,土钉墙的围护结构经常应用在半逆作施工的高层建筑施工方法中。分层逆作施工,首先,该施工方法下的建筑施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要分期进行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逆作的施工方式也是要分层进行实施的,而且土钉墙的支护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常使用的。

逆作法的原理及步骤大致为:在运用逆作法的施工方法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的过程中,第一步,要根据施工的图纸,将整个工程的根据设置为地下室的轴线,对地下连续墙的支护施工或是相应的开挖工作都是要沿着建筑物地下室的轴线位置进行的,在一些必要的施工位置,支撑桩的浇筑也应该随着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而完成浇筑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建筑物的地下结构对地上结构的荷载。第二步,在施工进行至地面一层的主体结构的时候,针对这种情况,要从一侧开始,在开挖和浇筑工作沿着向下的方向进行的同时还要将第一次作为基础完成向上的施工建设,这样就会形成建筑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同时施工的紧局面,结束建筑物地下部分工程的施工后,地面上的施工也可以停止。

二、逆作法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1、地下连续墙技术的施工工艺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逆作法技术的恶应用是要求在建筑物地下结构施工中充分考虑其施工要点。通常情况下,地下连续墙主要对地下室结构外墙水土荷载进行承担,并在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实际施工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修筑导墙。在建筑工程导墙施工中,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其关键的技术要点,并能进行多次的重复应用,一般控制导墙深度为1 ~ 2m,且高于地面1m左右即可,厚度控制在15 ~ 20cm 以内,通常情况下,地下室结构外墙主要承担的是水土荷载所产生的水平力,在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中,该环节需重点关注。其次,开挖深槽,在对地下连续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关键技术要点则是挖槽。一般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周期内,有一半的时间是进行挖槽施工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施工工期,同时还应注重挖槽施工的精度温度,特别是土层的稳定度。若当土层出现不稳定问题时,应将单元槽长度缩短,在挖槽施工结束之后应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倒塌问题得产生。

2、土方开挖技术的施工要点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一项环节则是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破碎、松动、挖装和运输出渣等。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地下室的各板、梁等结构支撑基坑周围立体结构,同时箱型结构是地下室结构的表现。当地下室对土体压力进行承受时,结合各部分所占刚度合理确定承受力的分配,通常情况下,正摩擦力、自重、负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上部外荷载等是桩身承受荷载的关键。在所有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出现沉降变形、桩体抬升等问题。当地质结构相同,在土体压力承受方面,与顺作法支护系统相比,逆作法施工压力会相对较小,此时需准确计算出中间支撑柱的抬升和沉降数值。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比警报值,若相邻柱逐渐由较大沉降差,应将上部结构施工停止,并不断使开挖速度加快,同时在部分施工阶段,需要适当放慢开挖、加固及注浆施工的速度。土方开挖施工应重视的是空间效应,特别是对开挖长度、深度及宽度的有效控制,精确计算出影响系数和范围,并注重时间效应。

3、沉降差施工的施工工艺

逆作法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必须对沉降差问题进行关注。在建筑施工中,插入一圈地下连续墙,在基坑开挖应力释放和上部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连续墙会有抬升及沉降情况出现,若沉降较大时,会对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直接影响。一般沉降差应控制在小于20mm,若超过警报值时,必须停止高层建筑上的施工作业,在局部节点位置开展加强压重,也可选用开挖速度放慢或局部加快的方法。一般为了将基坑开挖出现的立柱桩抬升问题得到解决,可运用降低桩上部摩阻力的方法。例如: 运用增设职称或预加压力等方式进行加固,有效降低坑底隆起所产生的沉降问题,立柱桩承载力的加大可以使沉降差有效降低,例如: 增大桩径、桩底注浆以及选用高承载力桩端等。

4、节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节点是位于地下水平支撑和垂直支撑体系的交汇位置。對比其他施工方法,逆作法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与正常施工的节点作业相比,地下室结构节点施工中逆作法的应用较为不同。逆作法施工的施工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在逆作法结构节点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符合结构设计规范,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中荷载条件要求,有效地将水平结构和顺作法施工竖向结构得到处理,将板墙梁柱节点在剪力最小位置留置,处理节点的方式主要包括预埋剪力连接件施工法和预埋连接钢板法两种,预埋剪力连接件施工法具有良好的接头抗剪性及施工便捷的特点,而预埋连接钢板法的特点是较强的接头受力、施工便捷,但要求有较高的电焊质量,焊接量大且技术性较强,施工技术特点会对施工进度造成直接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具体施工状况实施节点进行操作。

结束语

总之,工程施工难度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得到提升。在现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传统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逆作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饿应用能够将该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在该基础上,施工单位必须对逆作法施工的技术要点及施工要求进行重点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献,唐彪. 逆作法中几种支撑柱的调垂方法[J]. 建筑技术. 2004(02)

[2] 蒋晓云. 地下连续墙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 建筑施工. 2003(01)

[3] 宫慧君.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关键工序[J]. 林业科技情报. 2002(03)

[4] 石震东. 逆作法工程中主要施工节点的处理[J]. 建筑施工. 2006(07)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