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关键土建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 17:10邴绍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邴绍宏

摘要:现如今,我国社会各行业都处于不断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中,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建筑行业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居民对于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逐步提升,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何种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混凝土技术以及施工完成后的防渗漏技术入手,展开对建筑工程关键土建施工技术这一问题的论述,期望可以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要点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深基坑施工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深基坑支护施工由于具有深度大和规模大等特点,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下面就从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和锚杆支护施工技术两方面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1、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专业流程来进行,即平整钻孔场地、测量放线布孔、挖设排水沟、布置泥浆池、桩机就位并制备泥浆、钻机钻孔与清孔、吊放钢筋笼、浇筑潜注桩水下混凝土。其中,在正式钻孔前需要核查轴线定位点与水准点,对存在间题的部分要进行调整,确保其位置准确。将桩机就为后,应在桩位位置埋设孔口护筒,起到定位、储存泥浆以及护孔的作用,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方可钻孔。正式钻孔施工时,需要随时根据钻机状态来调整钻进速度,在达到设计深度后停止并进行清孔处理。清孔后要进行全面检测,合格后将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然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要注意在吊放钢筋笼之前,需要在钢筋笼上安装定位钢筋环,来保证钢筋笼就位的准确性,在确定位置正确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土层锚杆开挖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当达到设计深度后,僻要再次对钻孔的端部进行扩大处理,最终将其设成柱状。在应用锚杆支护技术施工时,需要将后钢筋、钢索或者其他类型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浇筑浆液材料,确保其能够与土层有效结合,形成抗拉力比较强的锚杆结构。这样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支护结构能够具有较大拉力承受性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免出现变形情况,并且还可以节省各种资源的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也相对较为关键,由于其施工工序较为繁杂,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某种程度上建筑物的质量缺陷,列如裂缝、渗漏等,所以下面就重点展开对建筑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1、原料的配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首要的就是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供应商,同时也需要对原材料的运输路程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材料的运输,降低运输过程对材料质量产生的影响。当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准备完成后,要根据工程施工设计的要求,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科学的试验和取值,以此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

2、操作流程。混凝土施工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的要求,不能为了追赶工期而匆匆施工,或者盲目选择施工材料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划与组织,确保每一步骤的操作都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才能开始下一步骤的施工,如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1.2PMa时,不能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施加重力,否则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压力,导致其稳定性受到影响。

3、模板施工。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空洞、不平、拼缝不密实等情况的发横,都与混凝土模板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拆模时间的控制尤为重要。如果拆模过早,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还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拆模后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支撑力受到影响而无法完全与钢筋结构结合。另外,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连续的振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振捣时间不足或者过长,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4、后期养护。施工工艺的有效性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浇筑之前,要根据施工设计的要求对混凝土结构和浇筑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需要检查混凝土模板,确定合格之后再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要保证浇筑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并且进行持续的振捣。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水泥和水会产生水化反应,在这种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刀子和结构表面的温度与内里结构温差较大,所以要预防裂缝的形成,就需要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首先要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进行控制,通过洒水或者铺设保温膜等方法,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和内里的温度差;其次对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位置进行格外注意,避免新旧混凝土接缝位置出现不融合的现象;最后,要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的温度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变化过大的温差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

某些建筑物由于常年受到来自于外界自然条件因素的侵蚀,建筑物表面容易出现腐蚀、风化、破碎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引发建筑物的渗漏问题。渗漏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重则可能造成建筑物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把握好建筑工程土建防渗漏施工技术也是格外重要的。

1、屋面防渗技术。其一,屋面基层处理。墙体基层平整处理,通过添加、削除等方式来处理凸凹墙面,墙面找平后在其表面敷上保温材料,也要使其平整、平复,出现不平整环节需额外处理。其二,清洗处理。如果屋面基层上存留了过多的混凝土,则应进行清理工作,除掉残留的混凝土层,屋面基层添加保温层时,要禁止直接注水,而是要进行湿润处理,也可以在水泥砂浆调配过程中来逐步扩大水量。其三,基层清理过后,则需在屋基层涂抹一层水泥浆,从而确保基层与找平层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2、门窗防渗技术。第一,外墙铝合金。要严格根据建筑施工制度以及国家规定标准来优选铝合金材料,根据施工设计图、技术参数等来科学选型。第二,门窗框架结构形成后,则要实施接缝处理。一般将干硬性材料以1:2的比例来配置成聚合防水砂浆,来将其填在接缝中,再将防水砂浆涂在门窗框架外侧,控制空鼓问题,并派专业人员来检查填缝质量。第三,一般来说,外窗台高度较内窗台低,高差大概在2厘米,从而达到排水的功效。

3、墙体防渗技术。首先,混凝土的砂浆类型非常重要,杜绝利用泥砂、石粉砂等低质砂浆来调配混凝土,通常纯度中砂较为适宜,并注重砂浆比例的科学调配,确保其使用强度,从而达到防渗效果。其次,一些关键部位的混凝土施工,也要注重材料与技术的选择,例如:外墙板筋部分,应该优选短头钢筋作为连接筋,因为其具有一定优势:有效调控混凝土标高,同时也能够控制墙体根部腐烂问题。

结束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运用要的技术还有很多,每一个环节技术把握的良好程度最终将在建筑物的质量上有着直观的反应,为了建设达到质量要求的建筑物,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把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意义重大,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文安.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2015(09):314-316.

[2]周浩荣.浅析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4(19):2268.

[3]朱鸿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J].建材發展导向,2014(26):133-135.

猜你喜欢
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