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探讨

2015-10-21 17:10周亚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小户型高层设计

周亚亮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小户型住宅的设计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户型设计和造型设计两大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层;小户型;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几代同堂式的主干家庭向核心小家庭发展。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实现舒适生活,保证生活品质,最大化利用小户型空间,成为了室内设计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小户型住宅的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总体概况

依照规划部门要求,场地中央设置了绿化通廊(各功能建筑单体围绕此布置),宽度为40米。绿化通廊西侧为一号办公楼及其裙房;东侧为二号楼写字楼及其街区式商业裙房。北侧围绕通廊为两栋超高层住宅(1#,4#住宅)和两栋(2#,3#住宅)公寓式住宅。地下室埋深11m,为3层整体开挖(图1)。

1#住宅位于项目西北角,42层,建筑高度128.9m。为1梯4户单套套内建筑面积90m2左右的小户型。套内(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1374.22m2,总建筑面积15946.91m2。地下1夹层、地下1层及地下2层为自行车库、机房、地下车库,首层为架空层,2~42层为标准层,屋顶为电梯机房、水泵房和消防水泵房。

2 户型设计

2.1 建筑设计

设计思路为:将建筑南向面宽最大程度利用,将主要使用空间置于南侧,核心筒较长置于北侧。单套建筑面积90m2的小户型一般包括客厅、主卧、次卧、餐厅、厨房以及卫生间,在本设计中还增加了一个小的书房空间,必要的时候可以改造成小卧室,方便一些四世同堂的家庭居住。

A户型客厅、主卧、次卧均朝南。客厅面宽3600mm,保证较为宽敞的室内空间,有非常方正的南向生活阳台,阳台与其他户型的窗、阳台无视线干扰。主卧为3200mm面宽,放置床、电视机柜后刚好留出人通行的宽度,带南向飘窗,紧凑舒适。次卧室为南向,可设计为书房,若将书房与主卧打通则变成套间,增加住户选择性。餐厅位于入口空间左侧,入口右侧为鞋柜及衣柜。厨房为L形布置,净宽大于1500mm,符合住宅设计相关规范,同时考虑电冰箱位置,水、燃气管线与灶台、水槽的布置,设计有足够长的操作面。为充分利用使用面积,将电热水器、洗衣机置于厨房外的生活阳台上。厕所有外窗,洗手台、马桶、淋浴间所占面宽分别为800mm、700mm、800mm,确保使用舒适。客厅、主卧、次卧均考虑空调室外机机位布置。

B户型客厅主卧朝南。客厅面宽同样也为3600mm,有南向生活阳台。主卧为3200mm面宽,带南向飘窗。次卧室为北向,面宽3000带飘窗。书房、餐厅也均为北向,餐厅外有生活阳台布置洗衣机。入口一侧有鞋柜以及挂衣服的空间。厨房台面采用U字形布置,保证操作面长度。同样设置排气道,B户型燃气热水器设在厨房内,对外直排废气。卫生间马桶、淋浴间面宽分别为850mm、800mm。客厅、主卧、次卧均考虑空调室外机布置。虽然次卧朝北,但是南北通透,户型设置具有均好性。

1#住宅核心筒需要设置3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兼做担架梯),井道深2600mm。剪刀楼梯分别设置前室,普通前室面积大于4.5m2,消防前室面积大于6m2。两部楼梯及合用前室有正压送风,公共区域有喷淋,户门为甲级防火门。整个核心筒设计紧凑合理,节约公摊面积。

2.2 节能设计

在设计中,应尽量使主要使用空间南向接受日照,根据《建设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稿)》,设计应保证大寒日8时~16时建筑有效日照大于等于2h,同时需要保证窗墙比不能过大。根据该地区《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标准》(DB42T559-2013),大于等于4层的住宅建筑南向窗墙比小于等于0.35,东西北3个朝向窗墙比小于等于0.30。此外还需控制体型系数,根据该地区《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标准》(DB42T559-2013),属于气候A区,建筑体形系数小于等于0.45。

1#住宅体型系数为0.37。根据湖北地方规定,体型系数0.45的要求一般较为容易达到,只要控制整栋楼中间两个A户型之间的凹进部分不要过深即可。窗墙比要求相对较困难。由于所有起居室及主卧均朝南,南向窗墙比非常紧张,最终设计选取了标准层向上2.3m高度作为控制线,飘窗高1.8m,门高2.3m,控制整个南立面。最终A户型南向窗墙比为0.345,B户型南向窗墙比为0.328,北向窗墙比为0.295。

2.3 结构设计

本项目业主为了保证工期要求,结构不应超限(避免超限审查)。需要保证建筑平面短边楼板宽度最短处长度不小于长边的40%(具体要求详见结构规范)。这就要求户型更加规整,建筑平面凹进不能太大。在方案完成后,又因为结构需要进行了多轮调整。

此外,超高层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形式,由于1#住宅的建筑高度达到了接近130m,剪力墙采取了分段收分、下宽上窄的方式,从下至上分别为:地下室、首层、2~5层、6~42层4段,剪力墻逐渐由X向Y向300~400厚,收至X向250厚,Y向200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标准层面积相同(方便面积计算及销售等工作),设计确定原则使标准层外轮廓相同,2~5层加厚的剪力墙向内收进。同时为了保证楼梯电梯井道不受影响,核心筒部分剪力墙上下厚度一致。

3 造型设计

根据业主的要求,建筑风格为简欧式。住宅部分采用三段式划分,1~5层采用褐色面砖饰面,6层以上主要喷涂浅黄色真石漆,部分区域喷涂深色真石漆。在5~6层、36~37层之间的层线上及屋顶设置褐色GRC线脚,丰富整体形态。

在南立面上,所有竖向线条上下贯通,建筑造型挺拔。在面对城市道路的南立面,卧室飘窗两侧的墙以及空调机隔板旁立的构造柱,形成有韵律的三条一组的竖向线条。这组竖线条在建筑两侧与客厅阳台的构造柱齐平,形成完整的形态;在中间略突出客厅阳台大体量的控制线,形成较为活泼的外立面。

设计突出了顶部的重要性,将A户型突出部分女儿墙抬高,并用深色金属板装饰,形成主立面视觉焦点。核心筒升出大屋面的体量、女儿墙抬高部分、正常女儿墙部分分别从高至低用3条GRC线脚收头,形成错落的顶部造型,突出了塔楼高耸的形象。

建筑底部1~5层用较为沉稳的深色面砖,暗示内部剪力墙厚度的变化。南向所有竖向线条直接落地。北立面为了强调入口门厅,在北立面首层核心筒两侧做了特殊处理。形成两个对称的深色石材饰面的突出入口体量,用横向线条将所有竖向线条收住,构成一个稳定的视觉形象。同时为了强调与上部的关系,竖向线条在入口空间的相同位置用石材做壁柱处理,统一而富有变化。采用轻巧的玻璃雨棚避免喧宾夺主。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小户型逐渐成为了如今居民居住的主要住房形式,因此,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小户型空间,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设计素养和专业知识,以做好小户型的设计,从而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为麒.高层小户型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2007(06).

[2]刘娜.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探讨[J].设计.2013(11).

猜你喜欢
小户型高层设计
一种家用紧急避难高层逃生装置的创新设计
BUBA台灯设计
高层雅座
拾荒者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高层住宅小户型设计理念
小户型居室家具设计的策略研究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小户型的精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