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

2015-10-21 17:10曹国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盲道坡道盲人

曹国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在稳步地提升,而我国作为世界级的人口大国,老龄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障碍人口的数量也是有增无减,这些社会性问题在逐步浮出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在全社会掀起一阵阵"尊老爱幼、关爱老弱病残孕人士"的爱心狂潮,社会各大组织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乐于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鼓励无私奉献,给予他人尊重与爱,让阳光洒进他们久布阴翳的心房,温暖他们尘封已久的内心。市政道路作为一个与社会沟通的公共活动空间,自然在建设中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体现浓郁的人文关怀。本文就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展开粗浅的探讨,以完善城市道路现代化的建设,响应时代发展潮流,方便市民的出行。

关键字:市政;道路建设;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的初衷是造福需要关心的人,体现了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仍不完善,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这种想法一直未完全落实于实处,故而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将全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之中,不断改进,优化处理,改善交通,以方便行人出行,保证市政道路中无障碍设计平稳较快发展。

一、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的现代化理念

在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道路上,传统的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已跟不上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达不到当代市民内心的基本诉求,更赶不上全民素质提升的潮流,已逐步被淹没在社会的洪流中。在此种情况下,全新的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奋起直追,取而代之。它以覆盖范围广、考虑内容多等显著特点脱颖而出,迅速占领市场,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全新的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已不单单是针对那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了,而是扩展延伸到了那些对道路交通信息的获取和应急处理能力比较弱的人群,例如:小孩、孕妇、病患,乃至携带重物的身体健全的人。这对那些终日面对高强生活压力,在城市的道路上劳碌奔波,身心疲惫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声福音,亦体现了一种关怀。如此一来,注重心理安慰的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理念在服务老弱病残人士的同时亦方便了他们,让他们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行在茫茫人海之中,减轻心中的烦躁与不安,保持舒畅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热情,迎接生活的挑战。现如今,它已逐渐发展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主流文化设计理念,并指引着我国市政道路的现代化建设。

二、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的注意要点

(一)务必坚持安全性建设原则。安全,一直是我们追求的主题。道路安全,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话题,尤其对那些障碍人士,由于他们本身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要在技术层面上加强创新,设计一些安全的市政道路。因此,不管是在建设前期设备的选材上,还是在建设后期设备的维护上,都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办事,保证切实可靠,有源可寻,加强街道无障碍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全民素质,让无障碍通道和路段不再阻碍重重,切实保证广大障碍人群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可以突破心理防线,安心并放心地使用无障碍设备,踏实地在城市中生活。

(二)坚持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环节中,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对障碍人群进行全方多层次的了解,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而提供一些相应的人力资源辅助支持,呼吁广大身体健全的市民主动帮助他们,适时提供人性化的亲切服务,保障他们能够在任意时刻顺利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

(三)坚持无障碍通道的可达性原则。在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考虑到各方面障碍人群的现实需求,适时为他们提供无障碍通行设备,让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设备的调控,达到自身期待的目的。

三、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的缺陷体现

(一)盲道存在的问题

盲道是体现城市人文关怀的典范,它体现的不是施舍,更不是给予,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但在现实生活中,盲道由于设计不规范、设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系统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其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盲人在行进中频频出错,甚至发生重大事故。首先,有的行进盲道的终点没有设置提示盲道,有的盲道没有避让公共基础设施,还有的没有达到不符合标准,盲道过窄等。其次,对于盲人经常出入的场所,如医院、超市等大型活动场所,鲜有盲道的铺设。而且,对于主干道上的盲道不是被市政设施或商业设施占用,就是停满了小轿车,摆满了自行车。然后,很多盲人因实际遭受的伤害对他们的内心打击很大,一致认为盲道只是政府部门为彰显政治业绩而建设的面子工程,根本无法让盲人群体使用。

(二)坡道存在的问题

坡道,顾名思义,它是为克服台阶的限制,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士准备的应急通道。但在我国,很多道路建设坡道或建筑建设坡道都没有设身处地的为那些残疾人士考虑,可能是出于对建材节省的思量,导致很多坡道的坡度都很大,以至于残疾人士不是无法借助轮椅,依靠自身力量上去,就是下来时无法及时刹车,导致二次伤害。

四、 市政道路建设中的无障碍设计的完善优化

(一)盲道的改进

盲道按照用途可将其分为两种,即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行进盲道是条形状的,用于指引视觉障碍的人群绕过障碍物,顺利到达指定的目的地。而提示盲道是圆点状的,用于提示视觉障碍的人群前方空间环境、路状路况的变化情况,警示盲人要小心慢行。而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精诚协作,设计制造一些形状坑洼明显,易于让盲人准确感知路况的指示说明,以及公共场所的通向和方位信息,让盲人可以平安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二)坡道的优化

在无障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肢体障碍人群的通行困难,从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量科学地设计合理高度的坡度,以方便他们借助轮椅等工具到达想要的高度,克服台阶对他们的限制作用。此外,在这些无障碍坡道的选材上,我们还应该采用一些环保可靠、耐磨抗损的防滑材料,以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三)导盲路牌的设立

对于导盲路牌,我们应该通过在其上标注一些盲文或颜色鲜明的信号标志来准确指示附近的情况,内容必须简洁明了,符号必须鲜明易懂,条棱必须深入易感,让障碍人群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道路情况并适时做出判断,在方便盲人的同时,服务广大民众,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无障碍设计要想做的更好,设计者要从有障碍人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他们在哪方面不方便,对症下药,寻求相应的设计方法,保障他们在合理的设计下可以更好地生活。同时,设计人员必须看到问题的变化性,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让无障碍设计日趋完善。此外,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提升自身素质,将全新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应用于当今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之中,为障碍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切實享受到社会的福利,体验融入社会的欢乐,感受来自政府、社会以及同胞之间的爱,让他们的心不再冰冷,即使身处黑暗之中,也能感受到无限美好的光明。

参考文献:

黄群;《无障碍通用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王卫雷;《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韩松;《面向障碍人群的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0.(26)

猜你喜欢
盲道坡道盲人
夏天的样子
“盲道十八弯”之忧
夏天的样子
盲道
随声附和的盲人
莫干山漂流记
夏天的样子
盲人节
盲人分衣服
盲人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