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2015-10-21 17:10罗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运用

罗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量先进技术被应用于生活实践,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急剧的变化。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主题。但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尤其是在当前迅猛发展的建筑行业,通过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就能有效地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将对绿化技术和生态建筑进行简单介绍,对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探索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绿化技术;生态建筑设计;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大幅提高。建筑行业作为促进我国将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不仅要带动经济发展,还要在发展的同时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在建筑建设中不仅要提高房屋质量,还要采用各种环保绿化技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 绿化技术和生态建筑

(一)绿化技术

通常来说,绿化技术有两个层次的含义,较低层次的绿化技术是在房屋建筑周围增加绿色植物的种植,利用技术手段改良周边的各种植物,尤其是改良和优化植物的栽培技术,同时还应当丰富植物的种类和品种。此种意义的绿化通常是在建筑室内或建筑物外部扩大植物的覆盖率,在增加植物数量的同时,满足了城市的环保需求。较高层次的绿化技术广泛的包含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在增加建筑室内和建筑周围的植物数量的同时,还要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治理,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此外在建筑主体的供电系统、供水系统、能源系统的利用率和能源的清洁度等相关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良[1]。

(二)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区别与传统建筑的特点在于其将一定数量的人口整合在建筑内,这些人全部居住在该建筑或建筑群内,建筑整体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建筑设计者通过生态设计将建筑的各种物质和供应能源在建筑内部和建筑的外物进行合理的转换循环,创造出更加生态、节能、环保的建筑环境[2]。

二、 生态建筑的设计

(一) 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将建筑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开展设计的前提,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着重将生态环境和建筑进行匹配和协调。并将实现环境保护和保证环境质量作为进行建筑设计的的关键内容和目的。

(二) 设计的目标

建筑设计者进行设计时应使建筑设计首先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建筑的空间需求,只有这样后续的生态建筑设计才能以此为基础,并具有实际意义。对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后,设计者应当对建筑的供电、供水和相关能源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并对有关技术进行优化,满足集约性要求,符合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在建筑居民产生的废物和污水处理设计方面,设计人员也要对进行中重点优化,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坏。生态建筑设计的根部目的就是使建筑建设、使用同环境保护相协调,尽可能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三) 設计的原则

设计者进行设计时应当深入了解建筑施工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情况,在具体设计时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应用,并保证设计建筑的节能、环保、实用。这样设计的生态建筑在满足人们居住环境要求的同时,真正地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由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活环境,保证生活和环境的和谐关系,让人们居住在理想的建筑环境中,实现绿色且舒适的生活[3]。

三、 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一) 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建筑设计人员为实现设计生态建筑的目标通常会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化技术,应用策略包括:设计时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完善和优化;设计建筑环境时尽可能多的使用绿化技术,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和覆盖率;对建筑主体结构的采用节能技术和设计;完善优化建筑物室内环境,有效改善室内环境;在设计时对建筑整体的能源结构进行慎重考虑,选择合理科学的能源系统,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并提高能源利用率,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4]。

(二) 提高建筑的植被覆盖率

设计人员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当将绿色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通常是在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增加建筑内和建筑周围植物种类和覆盖率。例如,在山东某建筑公司对开发的某楼盘进行设计时,为保证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并满足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在设计前对楼盘实际环境进行调研和考察,对盘楼周边的地理环境、能源系统、排水系统进行确切了解,对绿化技术应用和具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优化和完善了相关设计。同时为了保障建筑整体的植物覆盖率,对楼盘内的建筑距离和道路进行了调整,整合了楼盘整体环境设计。

在进行增加植被覆盖率的设计时,应当增加多种绿色植物,在植物的总体数量上也应满足需求,进而科学合理的提高植被覆盖率。在建筑物地阳台、内部衬景中应用绿化技术也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环境的植物覆盖率,并对人们的室内环境起到了净化的作用。最终实现建筑整体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人们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和愉悦。

(三) 乡土的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在中国传统的乡土建筑中,人们利用有效地条件设计出大量技术并且及其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有江西的徽派建筑,徽派建筑设计者利用本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在岸边或土地上设计和建造大量具有乡土特点的传统建筑。这些设计者对本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进行微气候的改善,通常是利用湖泊或者河流对建筑构造进行优化,在整体上实现和生态系统的协调,进而优化建筑环境。建筑设计人员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是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高级应用,不仅有效应用了绿化技术,优化了建筑环境,也让人们的身心回归到传统的生态环境中,有效地改善了居住环境[5]。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绿化技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探讨了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运用,以为为建筑行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绵力,但本文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加强对绿化技术应用的重视,促进建筑建设、使用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王富平,栗德祥.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J].建筑学报,2012,(09):1-6.

[2]陈瑜喆.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集成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21-22.

[3]岳鹏.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教学研究--以校园学生食堂生态建筑设计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1,(08):104-108.

[4]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4.

[5]任征南,马越飞.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J].科技与创新,2014,(08):78-79.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