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造价与管理问题分析

2015-10-21 17:10高爱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法务工程造价建筑

高爱平

【摘要】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在各个阶段控制的重点,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利润已经非常之低,有的建筑企业连年亏损,这些都对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关键字】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问题;分析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认识不统一,规章制度不健全。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规章不健全,政府推动不力,招投标运作不规范等。由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招标代理引入很难实现绝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体制的问题使得法律弹性空间较大,参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造价的思想认识上不够统一,职权责不清晰,职能之间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等现象,使得大家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造价限额设计问题,现行设计费计取方式问题。建筑工程造价设计在招投标时,由于评标仅仅对方案投票,所以会忽略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的综合评价,由此,实际造价可能比投标设计方案增加许多,或者为了满足对业主投资限额的要求,投标单位压低造价,后期施工往往会超过概预算。另外,现行的设计费取费方式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现行设计收费制度之考虑工程的难易程度和规模,没有考虑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另一方面,设计单位为了追求更大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和数量,人为地提高项目造价,或者将单价生搬硬套,对工程的造价管理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显然,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设计收费记取制度不合理,设计人员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造成的。

3、交易中的市场主体问题,招投标中的行政监督问题和竣工验收与项目的后评价问题。在体制不健全的影响下,招标代理人通常只是按照业主的意愿,帮助其完成符合法规程序的招投标运作,因此,挂靠盛行,使得某一挂靠者可以同时挂靠多家单位,编制标书时,刻意将中标价抬高。招投标中的行政监督极易发生越权、越位和缺位,给招投标提供暗箱操作的可乘之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有的单位关于工程造价的索赔,经验非常少,其实竣工验收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情况中,有的项目竣工验收走过场,缺乏必要的项目后评价管理分析,这对项目造价管理的投资经验、工程造价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工程质量的保证、建筑工程的利润是否达到预期等都有很大影响。

二、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1、企业法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做好指导工作。建筑行业法律法务有其特殊性,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法务人员,但是法务部门的重点通常只针对合同审查和诉讼,对工程施工造价与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没有形成有效的指导。我们不应该在问题暴漏和出现时,法律法务部门才介入,而应当是在事前进行控制,将法律法务的时效性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争取主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做好指导的另一个部门就是财务部门,财务指标的实现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最终目标,财务业绩的提升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好坏的最好证明。财务部门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指导,一方面能通过数据分析指出需要重点防范风险的地方,另一方面能发现造价管理与施工实际中出现的偏差,为施工造价管理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2、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進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当前我国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各行各业都在逐步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不例外。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施工组织方式,优化管理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的集成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对于责任分解、目标控制、核算考核、资源配置等,必须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获取更大的利润。当前各省市造价管理规则存在差异,随着信息管理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可以采用统一标准化的管理软件,使信息分类以及清单定额编制更为准确。另外信息化管理给老员工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人力资源部门应调整战略目标,培养大量适应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以老员工指导新员工造价管理实际工作,新员工协助老员工完成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完成新老员工的交替,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及时落实和实施。

3、提高风险的预估能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作业环境恶劣,涉及业务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各潜在的风险因素非常多。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风险控制中,需要注意的一类是项目合同的管理风险,如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合同履行、质量安全管理、设计变更等风险,另一类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政府有有关部门的政策影响、市场材料价格影响、投资方的资金影响、不可预见的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等,这时候就要对风险的防范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在合同中约定条款,将这类风险有效转移。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成果意识,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特有的环境和工作实际,灵活制定和运用绩效考核制度,真正实现员工收入与产值、质量、安全挂钩,可以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鉴于上述关于建筑工程的造价与管理的问题分析,未来工程管理,无论在投资决策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都要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发现薄弱环节,提高项目风险预估能力,完善应急措施预案,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龙 . 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与管理分析探讨 [J]. 广东建材, 2008(7): 255-258.

[2]全厚辉 . 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程序[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5):266-266.

[3]裴贞祥.论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改革举措[J]. 中国科技博览,2011(23):177-177.

[4]张维旭. 浅析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宏观和微观问题[J].时代经贸,2010(14):113-113.

猜你喜欢
法务工程造价建筑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法务会计诉讼支持的思考与完善研究
第九届中国法务(司法)会计学术研讨会召开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法务会计及其在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浅析法务会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