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算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5-10-21 17:10刘红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预算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刘红

【摘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统一预决算的编制办法和标准,提高预决算编制质量,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科学确定与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建立一个高效的建筑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日趋紧迫。因此,只有重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造价问题,才能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及工程建设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预算;措施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根据国家有关的工程建设定额标准、工程建设成本定额以及工程设计图纸预先确定整个工程项目总体造价的财务处理过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1、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预算管理缺乏专业意识

目前有些企业还将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以为只要将各个时期的经营计划安排好,就是做好了预算管理,其实这是误区。国内实行预算管理较好的企业以实践经验证明,经营计划与预算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一些企业则把预算仅仅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把预算仅当作是控制费用的一种手段。这些片面的认识不可避免导致预算管理功效的削落,甚至会流于形式。預算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而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这样的预算往往与实际有很大差异,使预算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2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动态性

目前,国内各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多年来,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初步做到了自成体系,管理有序,控制造价,促进效益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工程预算在价格方面更多体现其动态性,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

1.3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预算管理包含内容丰富,技术性也十分高,对于预算人员来说,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以及科学的道德观,不仅需要其熟练掌握预算专业的知识,而且对于法律政策都要熟悉了解。对于预算审计人员来讲,其更需要多年的经验。然而,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仍有相当一部分预算人员对于业务的了解不深,甚至有些单位并不配备专门的预算人员,这样来讲,其工程预算的管理必然陷入一个无人控制的局面,大大制约了工程成本的控制。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概预算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笔者认为,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要重点把握几个方面。

一是预算编制人员应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二是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出现。

三是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约占60%~70%),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设备材料的价格水平是依市场价格确定的,还要对其进行差价调整和动态管理。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以适时调整差价。

2.2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它既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同时也是合同的具体化过程。经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10%,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少建设单位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其实,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影响(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二是受施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人为因素影响(此类造价上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比如某建筑工程项目,就曾经因为对现场施工的造价监控安排失当,导致不合理的开支费用得以通过审核,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可见,建筑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

2.3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我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作为代价,因此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同时,在考虑项目变更对其它造价因素(如工期、工程质量等)影响的基础上,将项目变更朝向有利于节约造价的方向引导,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2.4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集专门性、知识性、政策性于一体的工作,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的工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对造预算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要了解设计、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工艺、工程基本结构、投资控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经常要深入工程第一线,从事资料收集(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等)工作,因此,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單位非常重视造价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在职培训等再教育机会,为本单位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同时关心造价预算管理人才的生活,为其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以情感留人才,通过各种措施,成功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队伍,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因此,建筑单位应该重视对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其专业技术和思想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必须秉承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编制,从事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理解其重要地位及影响,进而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工程造价问题,从而确保预算结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任峰.浅析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2]盛晓伟,镡铁春.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19).

[3]雷小玲.对建筑工程预算及编制方法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1).

[4]方爱女.浅析整治工程的造价控制要点[J].浙江建筑,2007(04).

[5]任峰.浅析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猜你喜欢
预算造价管理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