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研究

2015-10-21 17:10李秋颖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

李秋颖

【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往往会受到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准确度较低,时常出现超预算现象。本文针对目前造价预算中预算编制存在缺陷、忽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等一系列原因,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对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进行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1、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1.1 工程预算编制存在缺陷。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一部分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对工程建筑的施工等一系列问题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其所编制的预算存在缺项、漏项等不准确、不完整的现象,最终致使预算编制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无法直观的反映、科学的预测工程建筑过程中费用使用情况。由于预算编制本身就存在缺陷,失去了应有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使得其原有的指导意义没有充分体现,建筑单位不得不出现超预算行为。

1.2 外界环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工程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大,导致其往往受到市场环境、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的风险预留性,但是市场经济的波动是难易预测的,所以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也是在所难免的。

1.3 忽略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目前,大多数建筑单位仅仅只是对招投标工作以及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预算加以重视,将工程造价预算当做一个独立的、静止的过程。但是工程造价预算是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从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程施工期间到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都需要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由于建筑单位往往忽略了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所以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

2、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

2.1 消除造价预算编制缺陷。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基础。编制合理、科学的预算表对工程造价管理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要消除造价预算编制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增强预算编制人员对施工现场的了解。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预算编制人员应该熟悉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对施工组织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再进行预算编制。另外,预算编制人员除了在充分了解施工情况之外,还应该做足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对施工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与施工环境情况,进而对建筑工程的预算评估、收费标准、材料价格等进行预算。2)提高预算编制人员对相关资料数据的熟悉程度。首先预算编制人员应该对施工图纸进行反复阅读并分析,直到正确理解施工图纸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且在研究图纸的过程中熟悉工程、审核图纸,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预编制的准确程度,细化预算编制的分项,计算施工工程量,最终达到控制预算编制科学性、准确性的目的。3)客观对待价格因素。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与施工设备品种较多、涉及范围较广、价格层次差异较大,而在购买材料与设备的费用在预算造价占有一半以上的比重。基于这种情况,预算编制人员就应该对材料、设备的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客观对待。

2.2 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部分是资金消耗最大的一个环节。其不单单是建筑招投标工作的延续,也是实现合同拟定内容的具体过程。据有关科学调查显示,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较低,只有10%左右,因此在施工阶段是

很难实现资金成本节约的。因此,大多数施工单位往往忽略了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很难在施工阶段节约投入资金,但是增加费用、提高生产成本的可能性较大。在工程实施阶段增加资金的投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1)外界因素。工程造价人员无法控制和预测的外界环境变动,例如自然灾害、社会不稳定等情况;2)内部因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或施工人员的失误、合同变更等。因此,造价预算工作人员要对合同造价内的预算内容切实实施。并且全方位的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合同价格的分项进行控制,严格按照结算程序结算,最大程度的保证施工中所消耗的成本与合同拟定处于同一水平。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预算超支的现象,应该将超支情况及时向有关管理人员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3 降低项目变更的影响程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项目变更。其中包括设计图纸缺陷、业主要求、外界环境因素等等。从某个角度来说,项目变更就意味着工程造价的增加,多以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尽快降低由项目变更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人员应该在充分考虑项目变更带来其他影响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造价审批,强化批准、监督、审查环节,加强工程超量、超价部分的审核。

2.4 加强监理的力度。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投资控制,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开展管理活动,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投资控制目標是随着建设实践不断深入而分段设置的。决策阶段对投资影响最大也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这个阶段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设备选型,新技术的运用,建筑工程结构的形式对投资控制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控制好这个阶段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有关工程造价人员应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秉持着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逐渐完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管理以健康的态势发展,最终使得工程建设目标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朱成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09)

[2]踪勇.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3]蒋美华.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科技风.2012(03)

[4]赵玉霞.试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2(09)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