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

2015-10-21 17:10裴永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灌注桩检验质量控制

裴永明

摘要:钻孔灌注桩(文中简称灌注桩)应用广泛,但施工工序复杂,质量控制点繁多,本来在施工过程中就易发生质量问题,然而,近年来在很多工程项目中趋于出现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掌握模糊、控制不严的现象,导致灌注桩施工有失标准化。本文通过对灌注桩工序控制内容和质量控制要点的说明与分析,将灌注桩质量控制明确化、清晰化,以助于施工与监理加强灌注桩质量控制。

关键词: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检验

1 钻孔灌注桩工序控制内容

灌注桩在市政和公路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施工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尤其在一些特殊规格(大直径、超长和斜桩)和特殊环境(软弱地质、碎石层、嵌岩和海上)的施工中表现较为明显。虽然灌注桩施工队分布较广、钻孔机具类型也很齐全,但在很多灌注桩工程中,几乎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技术准备不充分、质量要点控制不严格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等。这些问题导致施工与监理管控被动、困难和隐患频频发生。为加强灌注桩工程中施工与监理的能动性、促进其标准化并有效地防治质量问题,必须对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实际、准确和严格地把握。

1.1 工艺流程

1.2 工序说明

1.2.1 工前准备

首先组织图纸会审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专项方案)验收;然后施工方和监理方组织各自交底等准备工作;严格、切实对"人、材、机"进行检验。

1.2.2 桩位放样和护筒埋设

桩位放样前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桩位划分、校核和验收,现场桩位放样要复测,护筒埋设须检查,埋设完成后检验桩位与护筒中心的偏差。如果护筒发生扰动,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并复验。

1.2.3 钻进成孔和一次清孔

钻孔过程须对孔位、垂直度、泥浆指标等进行检测,成孔后检验孔深、孔径、泥浆指标和沉渣厚等。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一次清孔或扫孔,检验合格后须对孔位周边进行清理和布置,保证钢筋笼安放平台和排浆通道不影响正常施工。

1.2.4 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包括保护层、预埋件和吊筋设置)验收合格后,其存放、运输和吊放过程不得发生质量问题,否则整改复验。起吊前要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安放过程对对钢筋笼连接进行验收,安放完成后对笼顶标高、钢筋笼位置和沉渣厚度进行检验。

1.2.5导管安装和二次清孔

导管安装过程保持导管与钢筋笼的间距,防止拔管时与钢筋笼接触,导管安装完成后复验沉渣厚、泥浆指标,不符合要求的须进行二次清孔后复验,并且对导管底距孔底的距离和隔水装置的设置检验合格,否则不得灌注混凝土。

1.2.6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前检测混凝土塌落度等,灌注过程必须连续,拔管前要量测混凝土上升高度,保证导管埋深符合要求,灌注完成后须检验混凝土超灌高度符合要求。

1.3 检验要求

过程检查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按要求抽样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验频次;在钢筋加工和成孔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实时进行整改,同时对后续施工形成预控;强化钢筋笼吊放与混凝土灌注工序的全程检查和旁站,对发生问题实时解决。

2 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方案

灌注桩施工必须方案先行,方案内容切合工程实际,工艺技术、检验标准和保证措施等必须明确,关于钢筋笼吊装,结合实际按要求编制专项方案,并严格进行审批。使得交底和施工都有有效的技术指导。

2.2 混凝土质量

2.2.1 混凝土配合比

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氯离子总含量检验、原材见证检测和平行检测,重点检验水泥含量、水胶比、粗细骨料质量指标、掺合料和外加剂的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此外,如果输送距离较远,为保证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灌注,可结合设计添加缓凝剂。

2.2.2 混凝土拌合

对混凝土拌合须按要求检查实际配合比以及原材等是否符合要求;对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塌落度过小须进行调制的情况,必须有可靠的技术进行预控(上报文件经监理审核),否则不得使用,尤其对HPC应加强质量控制和检验。

2.3 钢筋加工

很多项目中存在专门制作钢筋连接试件的问题,这样检测不具有代表性,这不止是施工和监理方责任赤裸裸的缺失,更是质量的严重失控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此应制定有效的试验检验制度,形成互相监督机制,保证试验的实时性、代表性。

2.3.1 钢筋连接

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检验焊接质量,尤其须重点检查搭接焊接头钢筋的同轴受力情况和根据不同条件按规定选择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方法。主筋与加强箍筋连接宜采用电阻点焊,主筋与螺旋箍筋连接宜采用绑扎并间隔点焊固定或直接采用电阻点焊。对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時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并及时消除。

2.4护筒埋设

按规范检验护筒制作和护筒埋设;此外,应重点研究因特殊情况须采用护筒跟进工艺时对护筒垂直度控制的措施;另一方面对护筒长度的确定必须重点结合土质、桩顶标高与护筒底高的关系,防止护筒底局部塌孔等情况引起桩头混凝土夹泥等质量缺陷。

2.5 泥浆循环

对于地质情况较差、成孔时间较长和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施工须设置规范的泥浆循环系统并采用膨润土造浆,对有碎石层、漏浆严重情况的可采用黏土、水泥和纤维等,防止泥浆渗漏。保持泥浆池内泥浆循环、指标调整、及时清理并对劣质泥浆废弃,孔内泥浆循环同"2.7清孔排渣"要求,保证泥浆良好的护壁性能和混凝土灌注质量。

2.6 成孔质量控制

钻孔过程中应结合钻孔机具对垂直度进行控制,观察挖出土质,如与勘察报告不符时须上报设计方,由设计方确定成孔参数;如发生塌孔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合理措施;成孔后按要求自检孔深、孔径、垂直度等、严格验收和进行第三方检测。

2.7钢筋笼安装

除规范要求外,安装过程发生塌孔口塌孔时,须提出钢筋笼,重新进行护筒埋设和成孔工序,如塌孔严重时,按"2.6成孔质量控制"进行。

2.8混凝土灌注

首先灌注前各工序必须检验合格;然后首灌须快速、连续进行,实测混凝土上升高度控制导管埋深和混凝土灌注方量,控制灌注速度和管底标高防止钢筋笼上浮,最后采用测杆触测混凝土超灌高度;此外,应重点控制在初凝前完成灌注。

2.9 桩头凿除

桩头凿除前,应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凿除时对桩顶完整性造成破坏,如果桩顶以下混凝土有结构缺陷或钢筋保护层不足,须采取合理措施进行修补,以保证与上部结构衔接的整体性。

2.10 基桩检测

严格按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和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和检验。

3 结语

本文所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明确并阐述了灌注桩工程施工与监理的主要工序和其中的关键。但对于特种钻孔灌注桩还应结合工程实际和以下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利.浅谈钻孔灌注桩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7期25-27

[2]田辉.近海岸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特征及全过程控制[J].山西建筑.2012年26期32-35

[3]杨海平.周顺.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形成及监控措施[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S1期23-24

[4]史宇宏.冲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控制[J].山西建筑.2008年23期25-26

猜你喜欢
灌注桩检验质量控制
苯中水分的检验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水下浇筑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