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重载工业建筑桩基施工常见的问题与措施

2015-10-21 17:10陈壮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桩基施工灌注桩类型

陈壮壮

摘 要:建筑施工的第一步就是要确保桩基稳固可靠,桩基是整个建筑的支撑点,是后期建筑施工的前提。由于重载工业建筑的承载问题,为了保证楼体的总承载力符合结构的安全和稳固性标准,就必须加强地基施工中的桩基施工强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受力。鉴于桩基施工在重载工业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就针对重载工业建筑物的桩基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适当的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桩基的总体施工水平。

关键词: 桩基施工;类型;灌注桩;预制桩;解决措施

前言

重载工业建筑在某些程度上对桩基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其关系到企业正常运作以及人生安全。为保证后期工业的运行与安全,施工单位需要承担主体责任。

1、桩基的类型

桩基础是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单桩通过顶部的承台或梁联系起来的一种基础,它的作用是将浅层土层难以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或岩层上,或将上部软弱持力层挤密以提高地基的密实度,进而使地基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桩基础做为一种深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均匀的特点。

1.1根据持力情况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端承桩是穿过软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层,上部荷载主要有桩尖阻力来承受,施工时主要以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和标高可供参考摩擦桩只打入软弱土层一定的深度将软弱土层挤密,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1.2根据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按将桩沉入土中的方法不同分为打入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和水冲桩等灌入桩是先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套管成孔及爆破成孔等几种灌注桩。

2、桩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偏移问题。

解决措施:1)超平放线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桩定出桩基轴线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及每个桩的桩位,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对于预制桩要在打桩现场或附近设水准点,数量不少于2个,用于超平场地和检验桩的入土深度。2)根据桩的密集程度(适用于预制桩)基础的设计标高及桩的规格确定打桩顺序,打桩顺序一般分为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2.2单桩承载力不足。

对于预制桩,单桩承载力不足造成的原因有桩端末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桩断裂、桩弯曲度过大等。

解决措施:1)打桩前应处理地上和地下障碍物,桩机进场及移动范围内的场地应平整坚实,使地面有一定的承载力,并保证桩的垂直度。施工现场周同应保持排水畅通,桩机就位时桩架应垂直平稳,导杆忠心线与打桩方向一致。2)打入后,桩的偏差要在允许范围以内,同时要满足贯入度和设计标高的要求。3)保证打桩的施工质量,使桩按设计要求进入持力。4)打桩要重锤低击,在打桩过程中贯入度突然南小变大,则可能遇到软土层、土洞、或桩

尖破坏或桩身断裂,此时应及时停止作业,会同有关单位处理。

2.3颈缩。

颈缩指在桩身某处桩怪缩小,主要发生在套管成孔灌注桩和导管水下灌注混凝土桩。其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好,抽管过快,以及土质原因造成的。

解决措施:1)对于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抽管速度。并使桩管内保持不少于2m高的混凝土,以保证足够的压力,使混凝土出管后扩散正常;2)对于水下灌注混凝土,一般采用导管法。要先将导管吊入桩孔内,并保证导管垂直,各段间接口平整、严密,不漏水漏浆;导管底部离桩孔底0.5m左右,顶部高出水面3~4m:导管上部连接漏斗。下部设隔水栓(隔水栓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橡胶球或木块),用铁丝悬吊在导管下部管口内;灌注时,先在漏斗及导管内灌满混凝土,混凝土量保证下落后能将导管下端埋人混凝土0.5~0.6m,然后剪断铁丝,隔水栓下落,混凝土冲出导管下口,剪栓后混凝土要连续浇灌。当导管埋入混凝土2~2.5m后,即可提升导管,提升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导管下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

2.4吊脚桩。

吊脚桩是指桩底部混凝土隔空或进人泥沙而形成松软层其形成的原因是预制桩尖质量差,沉管时被破坏。泥沙水挤入桩管或桩尖破坏被挤入桩管内,拔管至一定的高度混凝土落下而形成吊脚桩。加上混凝土塌落度小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灌过程中间隔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先后浇灌的混凝土结合不好而形成吊脚桩。

解决措施:1)加强施工监测,严格检查桩尖的强度,沉管時用吊铂检查桩尖是否有缩人桩管内等现象,发现后应及时采取解决措施。2)保证混凝土浇灌时的塌落度(一般控制在16~22cm)及配合比,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浇灌时,从混凝土拌制到浇灌间隔时间控制在初凝时间之内,最好要连续浇灌。

3、总结

通过对重载工业建筑的桩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提高施工工作的预见性和规范化桩基施工技术来避免或减少相关问题出现的频率的。因此,在实际的重载工业建筑的施工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桩基工程施工前通过对施工环境的客观分析,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明确责任监管制度,并且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流程一步一步的进行,始终以严格的检验标准来进行重载工业建筑桩基工程的验收工作,同时也要对桩基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对于在实际的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不断的加以总结,尽可能的减少影响重载工业建筑桩基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努力建造出安全性强、稳定系数高、实用性较强的重载工业建筑。

参考文献:

[1]邓观仁.地质条件对高层建筑桩基造型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5):43.

[2]孔祥文.高层建筑桩基的处理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8):182.

猜你喜欢
桩基施工灌注桩类型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灌注桩水下扩大桩头施工技术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水下浇筑混凝土旋挖灌注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浅述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处理方法
港口工程桩基设计及施工特点
旋挖钻成孔桩基施工控制的细节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