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脚手架事故与预防对策

2015-10-21 17:10姬帅陈亚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安全事故脚手架分析

姬帅 陈亚沛

【摘要】建筑行业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让脚手架的使用形成一定规模,也形成一个专业化的租赁市场,并在建筑施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高空作业,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高空作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及工程造价。为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如何预防和控制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事故;分析;措施

1 引言

目前,搭建高层脚手架的材料主要采用钢管、钢管扣件、毛竹脚手片、密目式塑料安全网等,随着高层建筑工程量加大,材耗增多,施工人员素质和安全意识参差不齐,高层脚手架施工事故也相应增加。脚手架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为此,对脚手架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2在脚手架上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员工的违章作业。脚手架的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嫌麻烦,未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有些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在作业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3)脚手架用的材料不符合强度刚度要求。在部分作业现场,有些脚手架使用劣质的材料制造,刚度达不到要求,使用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从而引起重大伤亡事故。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不符合规范要求。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凭个人经验操作,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引起事故的发生。

(5)安全管理、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过程中,施工人员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工作负责人、技术员、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和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6)在使用脚手架时违反《脚手架安全管理办法》,使用脚手架前没有认真验收;每日使用前没有全面检查脚手架是否有改动,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当脚手架有安全隐患时,没有及时通知架子工进行加固,擅自进行处理;超载使用脚手架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7)脚手架火灾发生。高层建筑中的框骨架施工和设备安装及工程装修过程中的电焊作业往往火花四溅、散落,且电焊施工时一旦操作持续时间长,加之不注意隔火挡板和接火斗等避火装置的使用,电焊火花极易引燃施工现场周围的可燃物,致使火灾酿成。

从以上分析的事故原因中可以看出,事故的发生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人为,针对这些事故原因,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从以下几点对策进行预防。

3脚手架事故预防对策

(1)脚手架安全防范应引起政府部门和高层领导重视。

政府部门加强出台安全管理政策,强制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工地上很多工人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实行考试也仅仅是应付式的走过场,不把"安全第一"放到头等大事来实行,特别是在赶工期间,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也不能把安全责任落实,从而间接的培养施工人员侥幸心里,淡薄安全意识。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班组每天的班前班后会,每周的安全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教育。

(2)组织脚手架工程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小组的成立和实施是及时发现脚手架作业中危险和隐患的有效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脚手架作业中的人身伤害事故,小组组长由领导层人员担任指挥,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防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設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种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要进行计算。

(4)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严把脚手架材料进货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5)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其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1)落地式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2)对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单排允许高度≤24m),采用规范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构造规定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

3)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从构造上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进行加强: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件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6)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1)充分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有关的单位,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依法承担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且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合同中与施工单位明确双方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并签订责任书。

2)建立完善的现场保卫方案。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障方案,并将其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障方案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审核。

3)保障充足的水源。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消防安全标准和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保障方案,设置临时的室外消防水源、室内消防供水设施,充分保证楼层建到多高,水源就供到多高,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

4)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合理规范动火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电气焊割等需要明火作业时,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1

猜你喜欢
安全事故脚手架分析
建筑工
攀爬脚手架
分析:是谁要过节
五叔
脚手架楼(大家拍世界)
回头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