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控制在建筑中的有效措施

2015-10-21 17:10梁硕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民建裂缝

梁硕

【摘要】在工民建工程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是这个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性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工民建的耐久性以及抗压力。工民建混凝土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工民建工程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工民建;

一、工民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成因

随着工民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工民建筑中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概率相比以前也有了大幅的增加。工民建筑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首先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如果没有想办法进行修补的话,还会钢筋砼内的钢筋提前锈蚀,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工民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出控制措施。导致工民建筑中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原材料问题

原材料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一个重要成因。第一:在水泥的品种和质量方面,有些水泥在出厂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质量不达标,施工方在购买水泥的时候缺乏认真考虑,例如,水泥质量不合格,存在受潮、结块、过期等问题;第二,混凝土的添加剂和掺选材料用量不当,例如,混凝土的添加剂性能不好,沙石、泥土不符合规格,有害物的含量较大等,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增大;第三,骨料粒径过细、用水量较大、用灰量较大等,例如,水量过多,混凝土表层积水导致裂缝;第四,用于制作钢筋砼的钢筋物理性能不达标,降低了钢筋硅的强度。原材料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现象的出现。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水泥、水、泥沙、骨料、添加料等原材料的配合比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不合理,就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操作不当、养护不合理

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方法不正确,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钢筋砼,需要经过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首先,水泥和水的用量比例不符合标准,其他添加材料的用量不合理,都容易使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第二,对于现场浇捣方面,在装模的时候,没有将模板完全湿润,使混凝土中的水分部分被模板吸收,从而是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如果模板变形或者模板装配不合理,都很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造成钢筋硷产生孔洞。钢筋在装模的时候发生移位,没有及时处理,使硷的保护层的厚度不够。往搭建好的模板中注人混凝土的时候,没有处理好次序,浇注的方法不正确,加入了泥块等其他杂物,在对其进行捣拌的时候,使水泥和卵石、水分离,产生了部分气泡,没有正确的操作,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达标,导致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在进行抹面操作的时候,没有两次抹面,容易产生麻面和表面裂缝。在高空浇注混凝土的时候,由于风速较大或者烈日的暴晒,都容易使得混凝土的收缩值加大,产生裂缝。另外,天气温度过高,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使之产生温度裂缝。模板拆除过早、没有合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湿水、外界作用力的影响等,都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和露筋问题。另外,钢筋硅结构在装模的时候如果没有合理的制作模板和进行浇注,后期又役有采取有效办法进行维护,就特别容易导致露筋现象的出现。

二、工民建混凝土工结构性裂缝产生对建筑物的危害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出现结构性裂缝具有非常大的不良影响及危害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结构性裂缝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质量

当前时期下,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而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不论是建筑工程的投资者,还是建筑物的使用者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混凝土结构性裂缝作为影响工民建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成为建筑施工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比较小的混凝土结构性裂缝不会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则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基本生活质量。所以,应该注重加强对工民建结构性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危害性,应该注重加强对其进行预防与控制,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2、结构性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如果混凝土的裂缝在整个混凝土浇筑层产生的时候,将会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这一病害在砖混结构的建筑物中较为常见。当混凝土裂缝占到一定比例的情况下,会造成整个建筑物门窗产生形变,随着裂缝的扩大和深入,有可能导致外墙渗漏问题的产生。裂缝也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室内空间装饰。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较为嚴重混凝土裂缝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可以通过施工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处理,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通常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预控阶段、过程控制阶段和现场施工养护阶段。

1、前期裂缝预控措施

在确定建设项目之后,应当反复的对图纸进行审阅,充分了解设计内容,从施工的角度给设计部分以建议,尽可能完善施工设计图,注意设计中采用混凝土浇捣时容易产生裂缝的地方,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确定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做过充分的考虑并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予以避免。通过对设计图纸的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出对关键环节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处理,结合建筑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裂缝可出现的墙角等处进行特殊施工,并再次确认施工工艺与结构设计的切合程度。

2、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采用的材料进行控制,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坚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安定性不能够达到标准的混凝土坚决不予使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添加其他建筑用料,例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避免失水收缩造成的开裂。在材料配比过程中,要采用低水灰比的方法,特别是不能再混凝土浇筑时不能任意加水,严格配比的精确度。

3、现场养护过程中的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后的养护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养护工作做不好,一方面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在硬化过程中发生失水收缩,引发裂缝。尤其夏季温度较高或湿度较低的施工条件下,更需要经常进行浇水养护,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收缩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少温度裂缝。

综上所述,尽管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但并非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分析了裂缝的成因,可以看出很多人为因素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施工管理质量来实现,认真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设计将会降低很多人为因素导致的裂缝出现的可能。而对于客观因素造成的裂缝,也可以通过精细施工来尽可能的避免或降低。工民建项目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要保证一流的建筑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

[2]黄国兴陈改新.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技术及应用,1999.3

[3]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1999.8

[4]鞠丽艳. 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混凝土,2002. 5.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工民建裂缝
预应力技术在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研究
新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分析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裂缝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