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不同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分析

2015-10-21 17:10陈永亮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成孔含水层水平井

陈永亮

【摘要】地铁工程在施工期间,水文地质条件对其施工成效影响最为明显,某些工程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需要采用降水的方法,减少受到地下水的干扰。文章将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在了解该工程井点降水方法应用背景概况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该工程不同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地铁工程,井点施工,降水技术

1地铁工程井点降水方法应用案例背景

某地铁工程全长13.5km,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浅部施工时,发现含水层的赋水性比较好,而深部施工时,经常受到偏高地下水的干扰。部分区间基底开挖至20m时,需要在潜水面2m、承压水面3m以下施工,施工效果大打折扣。为减少受到地下水的干扰,工程需要采用合理的降水措施,将承压水位降到最低状态,为工程提供无水施工环境。而合适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要求施工前对工程的水文地质情况展开全方位了解。经勘查,确定工程从东往西,地下水埋深越来越浅,大约在100m深度位置的含水层,含有大量的砂砾石、砾石、中砂、卵石、细砂和砂卵砾石,厚度在60-90m之间,平均渗透系数为50m/d。不同区域的承压水和潜水情况各不相同,某些区域只需要抽降承压水或者潜水,但某些区域需要同时抽降潜水和承压水,需要在施工时因地制宜地根据含水层埋深、厚度和土类情况而定,譬如含水层埋深0~7.8m,土类为填土和粘性土类,且厚度达到7.8m时,仅需抽降承压水;含水层埋深0-9.53m,土类为填土及粘土类,且厚度达到7.53m,需要同时抽降承压水和潜水;含水层埋深0-8.5m,土类为填土及轻亚粘土,且厚度达到8.5m,仅需抽降潜水。由此可见,不同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需要紧密结合所在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方可保证井点降水施工的成效。

2案例地铁工程不同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

基于案例地铁工程井点降水方法应用的背景概况,本工程分别应用管井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水平井点降水等方法,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2.1管井井点降水

本工程用于井点降水的管井,平均管径为300mm,设置于明挖基坑和暗挖结构的外侧,每个管井之间距离至少为2m,以封闭方式布置,并配备抽水泵,抽水时将形成水位降落的漏斗,使得区间隧道两侧2m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得以有效控制。在施工之前,工程现场布置了施工临时围挡及各种警示标志,同时接通施工临时电路和水管,以及查明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测量放线、校核和挖深坑,布置好定位井,然后埋设钢护筒和叠砌泥浆池,再将调整好的钻机,对准井位钻孔,适时要求调整钻机的水平度、垂直度和检查钻头的直径,直至钻到设计孔深,方可换浆、验孔、下井管、填滤料、洗井、补滤料、上部封井,最后在确保不会影响地面交通后,安装水泵开始抽水,否则需要做好地下工作井和地下排水支管。至于具体的施工技术要求,可概括为:

(1)定位井。根据井位图、地下管线分布图和坐标控制点等,布置降水井的井位,期间考虑到地下管线和地面障碍物等的影响,而需要进行井位置调整,适时应将井位偏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同时探明地下管线和地面障碍物情况,进而控制好探坑平面尺寸和钻孔钢护筒深度。

(2)护筒埋设。本工程选用外径1m的钢护筒,埋设的深度,根据不同类型地层而定,钢护筒埋设后在其上设置进水口,同时利用粘土填充护筒与钻孔之间的缝隙,保持钢护筒的平整,方可起到钻进时避免回填土冲塌的预期作用。

(3)泥浆池垒砌。由于降水施工的泥浆容易扰动周围的路面,需在路面垒砌泥浆池,以满足钻进期间水循环和钻孔出渣的需求,其中泥浆池的大小,约为单井体积的1.5倍,垒砌后将塑料布覆盖池底,避免泥浆池出现渗水问题。

(4)其他施工技术,包括钻机调整、钻孔、换浆、下管、填滤料等工序。钻进时,保持钻进的平稳,将对位偏差和钻孔垂直偏差,分别控制在20mm和1%范围内,同时保持孔内泥浆液面的稳定,一旦出现泥浆漏失,可通过泥浆比重的调整,防治塌孔事故发生。至于换浆,需要在钻至设计深度以下0.5m后,在提升钻头的同时,以清水替换泥浆,将泥浆浓度稀释到规定标准,再缓慢往井壁四周添加填料。

以上的管井井点降水,要求适用于不同的含水地层,而从本工程现场情况来看,地层中所含的粉土和卵砾石,均能够满足管井降水的方法,但施工时,仍然需要考虑地层井的密度、单井出水能力和井身结构等情况。

2.2轻型井点降水

工程区域内包括粘性土、粉土和粉细砂等含水地层,需要利用轻型井点进行降水,降水深度在6.5m左右。相比于管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效果更好,经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结果,决定在本地铁车站出入口斜通道位置,以及隧道与地面交接过渡区域,利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法进行降水。在应用这种降水方法时,将封闭模式的井点,线形布置于降水施工范围,共布置两排,同时要求严格控制井点之间的距离,以及井点轴线和开挖面的距离等,前者保持1.75m左右的间距,而后者间距应控制在2m左右,至于井点的开挖深度,原则上不小于6m,在场地面积比较大的位置,可利用二级降水模式,适时开挖深度应适当加大。关于轻型井点施工,是在成孔、下管和填料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设置临时围挡和警示标志、接通临时电路和水路、查明地下管线和地面建筑物情况等,然后依次布置定位井、成井、洗井、安装调试和抽水。在此将重点探讨以下几方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①定井位,降水井井位施放的依据,为井位图、坐标控制点、地铁区间控制点、地下管线分布图,原则上的井位偏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但如果遇到地下障碍物等特殊情况,需由技术人员现场观察后,进行灵活调整。②成孔和下管:本工程成孔方式为长螺旋成孔,孔深为10m,成孔期间遇到流砂层,频繁出现塌孔迹象,经现场商榷,决定改为正循环泥浆护壁成孔的方式,将钻孔垂直偏差,控制在1%内容。成孔后将规格φ50mm的钢管置入孔内,置入前,需要检查钢管的密封情况,包括检查焊口是否漏气和管底部是否堵死。③填滤料:沿着钢管壁,均匀填入滤料,杜绝出现孔内架桥问题,并严格控制填料高度;④洗井:以压力注水的方法,将清水通过管口注入到孔底,直至返回的水不会浑浊。

2.3水平井点降水

本工程降水施工,在受到地面条件、地下条件、空中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水平井点降水的方法,即我们常说的辐射井降水。辐射水平井既可以安装抽水设备,还可以改变含水层内地下水径流方向,将地下水引流至竖井内,将进行抽除,这种降水方法,能够提供足够的井水空间和保证降水时的安全。本工程现场所布置的辐射井,在考虑基坑引用半径和水利坡度的基础上,可有效控制范围在80m以内,水平井与隧道外皮、车站结构外皮呈夹角连接,控制外侧地下水补给通道,以及基坑中心点位置的承压含水层降深。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井点降水方法的选用,根据不同的地层情况,可因地制宜选用,其中常见的管井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水平井点降水,在实践施工中,均被证明具有相当的施工成效。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地铁工程不同井点降水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地铁工程降水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以上降水方法在其他工程中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现场的降水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并积极引入更為先进的井点降水技术,作为本文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玉喜.砂卵石地层地铁车站降水施工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3):71-73.

[2]孙晓锋,方忠强.南京长江漫滩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方案研究[J].市政技术,2013,(2):75-78.

[3]柴文可,陈庚.对天津某地铁站基坑降水底部稳定及地面沉降预测分析[J].天津建设科技,2013,(6):35-37.

[4]陈仕阔,杨天鸿,王航等.高富水砂层地铁竖井动态降水优化及固结变形预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1325-1331.

猜你喜欢
成孔含水层水平井
三塘湖油田马中致密油水平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实践
低效水平井防砂治理技术
利用均匀注汽技术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
利用均匀注汽技术提高水平井动用程度
基于地层及水化学特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冲击成孔穿越溶洞施工实例
某小型隧洞施工所遇问题的处理
掘进巷道遇含水层施工方法研究
宁夏某矿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十字冲击钻成孔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