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2015-10-21 17:10杨旭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

杨旭来

【摘要】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质量是施工建设的重点。因此,我们要重视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特点强化系统防护措施的制定。

中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产生因素

(一)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水泥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蜂窝、麻点。摸板拼缝不严,水泥浆流失,或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模扳隔离析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出现蜂窝、麻面.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二)孔洞、露筋产生的原因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造成孔洞、露筋或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E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或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孔洞。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二、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解决对策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水泥强度和体积安定性对混凝土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水泥强度如果上下波动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样如果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性的裂缝,进而影响建筑质量。在选择水泥时应选择大型水泥生产厂家,其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可靠。其次,控制好石子的级配、压碎值等。目前能做到石子级配连续不间断的厂家不多,在生产工艺方面值得进一步改进。此外还应注意控制砂子含泥量和细度模数,砂石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导致混凝土抗冻能力。抗渗透能力和耐久性受到影响;砂子太细会使混凝土干缩裂缝加大。因此选择中粗砂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并且砂子含泥量和有机物质含量应符合相关要求才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第三,注意选用合适的水来拌和混凝土。水中不应有影响水泥水化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物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除通过提高检测频率来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外,还需要质量控制人员准确掌握各材料物质含量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水泥、砂石等材料性能指标符合要求规范。

(二) 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因为若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得到控制,称量准确,则坍落度变化大的原因必然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这样则水灰比变化大,必然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试验室人员一定要经常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坍落度符合要求才能入仓。

(三) 和易性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四)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三、混凝土后期养护管理

(一)制定合理的養护技术措施

混凝土养护对保证混凝土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脱皮、松散、产生干缩裂缝等现象的发生,必要的养护措施尤为关键。对应混凝土结构形式的不同,通常实施的养护方式也不尽相同。受施工环境温湿度、日照、风速、地理位置、施工人员管理水平和手段的影响,实际采取的养护措施和养护效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实际采取的养护措施和养护效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合理安排养护开始时间和养护持续时间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7.4.7条规定: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这里所规定的养护时间只是保湿养护的最迟开始时间,并没有涉及养护的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事实上混凝土自身收缩从其初凝前就已经开始,12小时显然已经滞后于混凝土开裂的危险期,故而在不人为破坏混凝土表面的前提下,尽早保湿养护确有必要。

该规范还规定: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这里所规定的时间是保湿养护的最少时间,并没有指出持续时间或结束时间,有关研究和实践证明,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盲目延长浇水养护时间加强养护的做法并不可取。

四、结束语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工程项目的每一位参与者。从设计人员到施工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需时刻注意预防工程质量缺陷的发生,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操作欠规范的地方,应及时处理并采取补救措施尽快改进完善施工工艺。

参考文献:

[1] 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2(08)

[2] 王春华.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方法[J].科技资讯,2009(29)

猜你喜欢
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
高速公路路面沥青上面层首件工程施工探讨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及验收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浅谈电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