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2015-10-21 17:10王勇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预防措施

王勇

内容提要: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最主要形式,本文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一些最常见质量缺陷提出可操作性的预防处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 现浇混凝土 质量缺陷 预防措施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不断创新,其应用技术也逐渐成熟。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最主要形式,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对结构的安全耐久性不言而喻。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实践过程中一些最常见质量缺陷,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处理措施。

1. 现浇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

1). 在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质量缺陷通常表现为: 混凝土露筋,夹芯,外观尺寸偏差大,结构件缺棱少角,干燥裂缝等几个主要质量问题。

2). 常见质量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

a. 混凝土露筋的主要原因,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 过少或漏放. 脱落,钢筋局部紧贴模板无保护层而露筋; 结构截面尺寸过小. 钢筋过密,当大在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浆被阻拦到不了下郜,钢筋密集处则产生露筋; 因选择的施工配合比不适宜,拌和料分层离析,浇筑部位或模板严重漏浆,拆模后蜂窝孔隙无浆露筋; 振动棒碰撞钢筋使钢筋位移形成露筋; 模板未提前湿润,保护层部位漏振或失水过多,拆摸过早粘附表面混凝土,拆除时敲打造成缺棱少角而露筋缺陷。

b. 混凝土夹芯的主要原因,在浇筑混凝土前未能按程序对原施工缝表面进行界面处理,浇筑时又未认真振实; 浇筑大面积混凝土要进行分块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有杂物进入积聚在搓面,重新浇筑时也未清理,则夹在两次的施工缝中,形成夹层夹渣烂根现象;

c. 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大的主要原因: 模板加固支撑不紧产生的自身变形; 模板本身拼装不严有孔洞不平整; 模板系统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稳定性变形移位; 振动中振动棒碰撞模板过振; 放线误差超标,结构构件支模因未认真检查核对,使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大;

d.混凝土结构件缺棱少角主要原因: 木模板过干未充分浇水湿润,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早期失水,强度偏低; 也可能因模板湿润膨胀将边角挤裂,拆除模板敲打棱角粘摸掉落; 气温低浇筑混凝土侧模拆除过早,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挤压而损伤; 模板涂刷隔离剂边缘角未刷到,粘模掉角;

e. 混凝土干燥裂缝现象的一般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及时湿润不到位,局部存水或未浇到水,气温较高风吹太阳直射水分蒸发快,表面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温度变化极小收缩量也小,表面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限制,出现较大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也是由于构件水分的蒸发产生体积收缩受底部或垫层及周围约束,出现干燥裂缝; 混凝土构件长期在露天堆放,表面湿度变化无常; 混凝土经振捣表面形成水膜,而骨料下沉,表面水膜中无骨料且较厚则干燥裂缝。

2.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预防处理

1). 混凝土结构露筋的预防和处理:

a. 混凝土结构露筋的预防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对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进行逐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调整,受力钢筋梁柱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 而墙板为15mm; 基础无腐蚀水时为35mm; 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切实处理垫块的质量和绑扎位置的牢固,一般情况每1m之内应有一个垫块,尤其是保证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钢筋较密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粗骨料粒径,最大颗粒不要超过结构截面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 结构截面较小而钢筋较密集,应当使用豆粒石子作骨料; 为了预防钢筋位移,不允许振动棒振动钢筋,在钢筋密集处用片状振动,重视保护层部位振捣的密实; 要重视提前对模板内的清理和湿润; 控制入模混凝土的高度,当超过2m时必须用串筒入摸; 浇筑过程中不要踩踏表面钢筋,由于表面负弯矩筋较细容易变形,当有变形及时调整恢复。

b.混凝土露筋的一般处理,将外露钢筋上粘的混凝土清除干净,并用水冲洗浮土,用1:2左右的水泥砂浆压实补平; 如露筋深必须将薄弱处混凝土凿除,冲洗干净湿润,用高于原混凝土等级细石混凝土捣实压抹,覆盖认真养护。

2).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大的预防及处理,

a. 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大的预防措施: 模板安装时应当挑选,对存在缺陷的整改修补,拼缝严密不漏浆。主要结构件的模板支撑系统要专门计算及安装支设方案,其刚度,强度及整体稳定性必须得到可靠保证。拌和料入模高度不要超过2m,有专人负责观察浇筑过程中模板的受力变化,当出现异常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防止产生不良后果。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所有截面尺寸进行复查,防止误差超标或安装错误。

b. 混凝土外观尺寸偏差大的处理方法: 无抹面要求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以增加一层同强度的砂浆抹面; 整体结构不正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不进行处理; 而结构不正轴线位移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值时,要经过质量监督部门认定,共同制定其处理措施。

3).混凝土结构件缺棱少角的预防措施及处理:

a.混凝土结构件缺棱少角的预防措施: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充分湿润,而混凝土浇筑之后认真养护非常重要,拆除侧面非承重构件模板时,混凝土应有1.2N/mm2以上强度; 在拆除侧面模板时由于混凝土强度很低,避免用力过大而损坏边角,而预制构件在运输及吊装时更需要保护边角。

b.混凝土缺棱少角的处理措施: 应当将缺陷处松散颗粒凿除,清洗干净充分湿润,对破损处用1:2左右水泥砂浆进行修补,较大时必须支模用高原來强度1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振捣浇筑原状,并认真养护。

4).混凝土干燥收缩裂缝的预防处理措施:

a.混凝土干燥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级配弃避免使用粉砂; 施工振捣密实防止过振和漏振; 加强对表面的抹压收光,在混凝土初凝后及终凝前如果能进行二次抹压,会使一些裂缝闭合而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条件允许可延长养护时间,表面重视覆盖,防止太阳光直射; 浇筑混凝土前对基层或模板充分湿润非常必要。

b. 混凝土干燥收缩裂缝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的干燥裂缝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明显,但任其友展会造成钢筋的锈蚀膨胀损坏,并且影响外观感质量,处理多数是对表面抹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对于结构件可以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封闭处置。

5).混凝土夹芯现象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混凝土夹芯现象的预防措施: 在施工缝处当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的是: 浇筑梁.柱. 板结构件时,其间歇时间超过3h时,要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应在混凝土强度低于1.2kg/cm2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对混凝土采取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隙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接缝时间一般会超过规定时间,也可以采取待上层混凝土在4h左右再次振捣,然后在其上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再重新浇筑新混凝土之前,要对原表面进行处置,清除表层浮浆及软弱层,并凿毛用压力力冲洗干净,充分湿润,表面刷一层1:0.5水泥素浆,再洒一层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并覆盖认真养护。

b. 混凝土夹芯现象的处理措施: 当出现的裂缝较细时,冲洗干净并湿润,抹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 夹层的处理应慎重,对梁柱修补应加临时支撑,再凿除夹层处,当彻底清除干净再冲洗湿润,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捣实修补,加强养护。

参考文献: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8。

作者简介:王 勇1981.10生1998.9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建筑(函授)专业,现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现浇混凝土质量缺陷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中山市某医院电子护理文书环节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后插钢筋笼工艺在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水电站厂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电子计量技术存在的缺陷与对策解析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现浇混凝土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经济性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