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2015-10-21 17:10曾慧平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曾慧平

【摘要】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尤为重要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秩序。本文将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出发,分析我国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再研究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其市场也是处在十分活跃的阶段。但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力,建筑项目实施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到处出现,建筑技术含量普遍低下,企业为了片面的追求高利润,采取压缩成本的措施,导致施工质量差。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充分了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深刻意义,把握当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加强质量监督工作这个我国建筑事业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

1. 增加建筑工程建设的合理化

在建筑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的利益重大,所以以次充好的恶劣现象经常发生,有组织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合同的方式,对建筑项目的施工队伍素质、安全防范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范,对他们选用的原材料质量、施工标准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尽量减少质量问题导致地严重后果及损失。

2. 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预警管理

2000年国家出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可见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度,里面条文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是监理单位的监督下,对采取的原材料进行随机的抽样检查,以防止因原材料而导致的建筑工程质量低下。其次还需要对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考核,防止因施工人员素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做好防范措施,有效地杜绝因诸多因素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3. 有效减少质量纷争

建筑项目工程的实施关乎着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双方利益,因此为了减少他们之间的纠纷,必须充分发挥监督管理单位的作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进度,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时了解施工情况,有利于他们对建筑施工工程的有效了解,减少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障碍,高质量地完成建筑工程。

二、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有关法规不完善

纵观目前国家形势,监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有效依据主要是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等,在实施监督管理的工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违规行为,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性,无法找到对其处罚的依据。再加上参照的法律法规缺乏时效性,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所以存在一定的问题。

2. 建筑工程监理机构经费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监理机构都是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经费,有建设单位直接支付到监理公司,而建设单位往往为了节约自身的建设成本,不按照规定给予监理费用,向监理机构争取优惠政策,导致他们无力分配资深的监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有些建设单位还经常拖欠监理经费,造成监理机构资金缺乏,工作无法正常运行,最终使得建筑项目工程质量低下。

3.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仍不够健全,不能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相适应,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监督管理要求更严格,因此,诸多的监督管理人员明显的力不从心,对于工程规模较大的只能进行随机抽查,而大多数因缺乏监督管理体系,只是流于形式的检查,无法达到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最终目的。

4.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不正确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监督机构都是采取定期、定次的工地考察,在这样的监督方式下,他们无法对工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进行了解监督,有时会对工程的相关建设问题产生一定的矛盾及不相适应的见解,因此,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他们可能把重心侧重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时期,只考虑建设工程主体的责任与工程质量进行监督,而忽略在施工前期所进行的地理质量勘察工作,本身所提出的观点也就具有片面性。

三、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1.制定合适的质量监督法律体系

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起步较晚,所以,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法律体系相对不完善。建筑工程项目重点在于建筑本身的工程质量,而相对健全的监督管理法律体系是进行质量监督的根本保障,也是其主要依据。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监督管理法律体系,以此来提高我国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但又得综合考虑国情,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法律体系,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建立相关的处罚条例,来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2.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的监理部门需要对其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因少数及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方式以及认知能力尚不充分,经验缺乏导致他们的质量监督水平普遍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员专业知识不健全,建筑质量可想而知会出现问题。因此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内部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对管理人员的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让他们去影响施工人员,提高整体的工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有效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3. 加强社会监督与监督机构的管理

国家正规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机构是受雇与建筑建设单位,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本着对建设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独立行使自己的质量监督职责。因此监督机构自身的素质及管理需要加强,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培养综合管理人才。而在工程建造过程中,社会监督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力推行建筑工程的诚信体系建设。只有社会监督与监督机构的双重监督才能真正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4. 发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中的应用,推行合适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建筑业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模式已经日趋重要,保证了质量监督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通过计算机录入数据,避免了原有的通过手写的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中纸张的浪费问题,充分符合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新出台的国家法律法规,监督机构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与网站,不断提高自身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机构内部的数据资源共享,加快办事效率,更加有利于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监督。

四、 结论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工程质量既关系着工程项目参与单位的收益,又关系着社会的收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挥社会新技术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充分推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借鉴有利经验,突破创新,全面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的稳定秩序。

参考文献

[1]胡强.有关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4(5):28-29.

[2]杨洪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与管理之我见[J].施工管理,2012(11):117-118.

[3]王雷,李大巍.浅议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卷宗,2013(2):112-113.

[4]徐刚.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9):209-210.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建筑工程中项目分包商管理方略谈
水泥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监督检验及缺陷防治
总包模式下核电厂调试质量监督研究
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